关灯
护眼
字体:

七上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我发出了表示可以接受这种设想的声音。

    白素继续道:“第二种情形,和外星人有关,设想就可以更多,例如外星人的飞行器上发出了吸引力,把人吸上去等等,这种设想,你可以在一分钟做出超过十个来。”

    我心中苦笑,一时之间也难以分出白素这样说对我是褒还是贬!

    我想了一想,道:“单凭有一个记号留在一块凸出的大石上,很难达成留记号的人快速上升的结论。”

    白素立刻有回答:“对,还有另外的证据,可以达成这样的结论。在最高的那个箭嘴符号上,这个证据尤其明显。”

    那时候我就在那个最高的箭嘴符号旁边,听得白素这样说,我注视这个符号,可是却看不出究竟来。

    我没有出声,只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白素知道我不明白,她道:“第一个令我想到这样结论的原因是箭嘴符号的那一条直线很直──如果是一面在山崖上向上攀,一面喷出一条直线来,要超过一公尺而维持这样直,十分困难。”

    白素一路说,我一路想,果然觉得白素所说很有道理。由于直线很直,所以设想人是在笔直上升的情形下留下直线的──在这样情形下,只要按下罐头的喷嘴,随著人上升,就会留下一条很直的直线了。

    想到了这一点,我明白了许多,所以又发现箭嘴和直线这两部份之间,有相当的距离,这一点,用文字说明会很罗嗦,用图解比较容易明白。

    正常的情形下,箭嘴符号应该这样子:(略)

    而现在,最高的那个和我看到过的其余各个,都是这样子:(略)

    在箭嘴和直线的衔接处,并不接触,有相当的距离。而且箭嘴的两边也是一边长,一边短很多。

    这种情形,当然更符合留下记号的人是在迅速上升的推测。正因为人在上升,所以在直线和箭嘴之间出现了距离,而在喷了一边的斜线之后,再喷另一边,由于人已升高了,所以另一边就变得很短。

    等我弄清楚了这些的时候,我对于白素这种细微的观察力十分佩服。同时我不认为张泰丰也有同样的观察力,虽然白素一提出人迅速高升他就表示同意。

    果然在我想通了白素何以会有这样结论之后,张泰丰反而问:“箭嘴符号有甚么特别之处?”

    我就把我观察到的说了出来。

    张泰丰“啊”地一声:“这样看来,她是在一开始上升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会越过山崖上天了!”

    张泰丰的心中只有典希微一个人,所以他说起话来,也只是针对典希微一个人,而不是整个探险队。而事实应该是典希微的行动和整个探险队一致的。也就是说整个探险队在山崖脚下开始上升的时候,就知道会上天。

    在那时候,天上有甚么奇异的现象?

    是有一架飞行器?还是别的怪现象?

    探险队是自愿向上升,还是被迫向上升的?

    向上升并不是探险队原来行进的方向,必然有有力的原因使他们上升。

    一时之间我想到了许多问题,都没有答案。

    我期望白素会有解答,可是白素却投张泰丰之所好,道:“不错,她应该一开始上升,就知道自己会上天──正是由于事情太不平凡,她知道自己上天之后,行径就不可预测,她知道会有人来找她,所以才在急速上升,相当困难的情形下,留下了一连串的记号,告诉他人她不平凡的遭遇。”

    我忍不住补充了一句:“不是典希微一个人的不平凡遭遇,而是整个探险队的不平凡遭遇。可惜留下的记号无法令人知道,他们上了天之后,到哪里去了。”

    白素停了一停:“留下的记号可以使我们知道他们上了天,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哼了一声:“你不觉得有了这些记号,问题更多、更复杂了么?”

    事实确然如此──没有这些记号,探险队只不过是简单的失踪,而现在却是探险队上了天之后,才不知所终。单是他们如何会上天,已经叫人无法想像了。

    白素道:“虽然复杂,可是却可以知道他们安全。”

    张泰丰显然对白素有无条件的信服,所以一听得白素这样说,就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我则大表怀疑:“何以见得?”

    白素道:“探险队带著很多物资,据资料,每人负重平均达到四十公斤,这许多物资都是探险队行程中必须使用的东西。如今探险队失踪,这些物资一点也没有留下来──”

    白素说到这里,我已经忍不住打断了她的话头,因为我感到她所说的和探险队失踪之后是不是安全一点关系都没有。我道:“请说重点。”

    白素语调很平静:“探险队既然还能带著大量的物资,就可以推断他们的处境很好,安全没有问题。”

    我有些啼笑皆非:“这算是甚么逻辑!”

    白素道:“很简单──如果遇上暴力对待,他们的随身物资必然不能保持,会散落得到处都是。”

    白素所作出的推论,其实并没有实质的根据,只不过是一种“想当然耳”的结果。

    然而却也很难将她的这种说法完全推翻。

    我问道:“我们的推测是探险队上了天,他们是把所有的装备也都带上天了?”

    白素回答:“是,这种情形,更可以推测令他们上天的力量没有恶意,不然要杀人何必还要顾及装备?”

    对于白素这种乐观的说法,我始终不能完全同意,可是一时之间也难以反驳,所以我不再说下去,改变了话题:“你那面的情形怎么样?”

    出乎意料之外,白素道:“我这里的事情,我想已经告一段落。我和红绫会尽快与你会合──我已经和回来加油的直升机联络过,他们会载我们来。”

    由于很意外,我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张泰丰倒已经发出了一下欢呼声。

    当然我对于白素和红绫可以来和我会合,感到很高兴。我顺口问了一句:“我们对话很久了,红绫居然没有插口。”

    白素道:“现在她不在身边,很快会来。”

    我又心急想知道白素那边有甚么发现,所以提议:“你们等直升机来,直升机飞行,都需要很多时间,何不就利用这个时间把你们的发现告诉我。我一个人在山崖顶上,除了胡思乱想之外,无聊之至。”

    白素笑道:“那恐怕要令你继续无聊了,因为我们这里发生的事情相当简单,很快就会说完。”

    我也笑道:“不妨学学以前的说书先生,把事情拉长来说。听说有说书的高手,说到拚命三郎石秀劫法场,从酒楼上大叫一声向下跳,从开始跳到落地,就说了一个月,而听众仍然听得津津有味。”

    白素道:“我可没有这样的本事,尽量试试。”

    于是白素就开始说她那里发生的事情。在她说之前,我提醒张泰丰和那两人,仔细听白素的叙述。我相信白素的叙述一定有相当的吸引力,可以适当减少他们攀山崖的疲劳。

    而我自己,则在山崖顶上,找了一处背风的地方,靠著一块大石,坐了下来。极目望去,风光美丽,又可以听白素的叙述,山风习习,若不是心中有太多的疑问盘旋不去,可以说是赏心乐事。

    白素在我上了直升机离去之后,第一件事情,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她并不是到银行劫案的现场去勘查,而是和费南度一起去找乔安婶婶!

    我才听到这里,就忍不住道:“找这种乡下女巫有甚么用处!”

    我一多口,白素就停止不再往下说。张泰丰和那两人一起叫:“别打断话头!”

    我停了一声,不再说甚么,白素这才继续叙述,她说明了她去找那个乔安婶婶的原因。

    白素第一行动就去找乔安婶婶,原因之一,是因为当时这位老妇人在现场,目睹一切经过,如果需要再一次知道事情的经过,乔安婶婶就能够提供第一手资料。

    虽然我还是认为没有必要,因为一切经过都有录影带纪录下来,再真实不过。如果听一个乡下女巫来叙述经过,就算她记忆力好,在叙述的时候也必然加油添醋,绝不如录影带纪录的真实。

    我只是这样想,并没有再出声。而白素解释她第二个原因,是为了乔安婶婶所说的“果报之神”

    她感到在银行中发生的事情,可以和所谓果报之神联系起来。她的根据是“报应”这回事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发生,而在银行中发生的事情,是很典型的一种“现眼报”

    所谓“现眼报”的意思是,报应立刻实现──匪徒要杀人,结果变成杀死自己。

    既然提到了所谓“报应”就当然一切都依照所谓报应的逻辑来推断,其间不存在普通的合理或不合理,只存在在报应的逻辑之中是不是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报应的最高原则是“恶有恶报,好有好报”匪徒要杀人,是恶,所以应该有恶报。而匪徒就在要开枪杀人的那一刹间,变成了向自己开枪,报应立刻发生,这就是“现眼报”

    又根据报应的逻辑,是有一种力量在主持报应的运行。这种力量神秘莫测──凡是莫测高深的现象,就可以归之于神的力量。

    所以有“果报之神”这样的神,掌握报应的运行,也是必然的事情。

    白素循报应这个方向,去了解银行中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实在是完全没有其他设想可以成立的情形之下,才会这样做。

    因为大家虽然常常把“报应”挂在口上,可是在实际上,恶有恶报、好有好报的情形,非常非常少见,少见到了可以凭此推断“报应”这回事并不存在的地步。

    所以白素把整件事定性为报应事件,实在是虚无飘渺之至,没有实际可供追寻的线索。

    事实也确然如此──白素的唯一线索就是乡下女巫口中的“果报之神”而已。

    然而白素不但将银行中发生的事定性为报应事件,她进一步把探险队遇上匪徒的事件,也纳入了报应的范围,而且也是“现眼报”

    白素的进一步说明是:两件事情虽然发生的时间地点不同,是性质却完全一样,都是穷凶极恶的匪徒要杀人抢劫,结果枪口却对准了自己,完全合乎恶有恶报的原则。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