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国宴的主人那一定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齐王,但宴会的主人是王宫里主管膳食的官员。因为宴会的主人和客人在地位上是平起平坐,没有什么本性的高下之分,如果主人是齐王那就有点屈尊降贵了;而且国宴的礼节很繁琐,让国君当主人难以尽兴畅饮。于是就要找一个人来代替他主持这个国宴,于是膳食官就成了宴会上的傀儡。
我们所要遵从的礼节就是“一献之礼”宴会的主人先向大王敬酒,然后是我们这些使节,然后是群臣。我们在接受敬酒的时候要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然后称赞酒的甘美。主人对进行感谢,我们要进行答谢。
这一轮完了之后还要从齐王开始回敬主人,排在第二的就是我们,只不过作为宴会的主人喝完酒之后是不能称赞自己准备的酒味道甘美的。这样第一阶段结束了紧接着就是第二阶段。
齐王会自上而下地为臣下进酒劝饮,因为我们的身份特殊,齐王第一个进行劝饮的就是我们,然后按照身份和官职的大小排序依次进行。由于与礼的人数很多,身份等级彼此不同,而且每人都要被轮到,程序相当漫长而繁复。整个过程如同接力赛,一环扣一环,紧凑而又热烈。
其间堂下还要奏乐,等音乐完结,国君想乐工敬酒表示感谢之后正式的礼仪到此结束。此时每人的席前都摆上了佐酒的肴馔,此时饮酒,相互劝酒,可以随意酌饮、相劝,至醉而休。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在这时,也绝对不允许因醉失礼,为此而专门指定了监酒者对与礼者进行督责。
想起现在一帮人拿喝醉了当借口,干平时不敢干之事。比如调戏妇女,甚至干出更过分的事;骂人打架,甚至干出更过分的事。然后说句:“对不起,我喝多了!”这是逃避责任的借口吗?在那些人享受千年积淀所孕育出的酒文化的同时,那些与之伴随千年所有的酒礼仪和道德底线却成了擦腚纸一样弃之不顾。
话题在转回来,礼官所讲的这些让我听得头大,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礼节。我左右一看,所有军事将领都听得不自在。御史大夫平静地对我们说到:“等你们有资格参加燕国国宴的时候多去几回就适应了。”
第三天,我们在齐军的护送下进入到了临淄城。装穆洋的棺材早就被拖烂了,是又在临淄城外的一个小镇上买的好棺材重新装殓的。一个人被三番五次地折腾死了都不得安宁,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他好,我按照国相他们说的,护着穆洋的棺材往里边走。
一个齐国兵对问我:“穆洋真是你杀的?”
我扬起眉毛看着他,说道:“怎么?在这个地方不会想找我报仇吧?”
“俺哪有那么大本事啊,俺从小就佩服英雄。俺听说啊穆洋在这地界特出名,是穆宫主的侄子,你知道吗?俺听说你杀了他,就特崇拜你,什么时候俺才能有你那样的本事啊?”
“我也就是凑巧而已,没多新鲜的。你也知道我的事儿?”
“你都不知道你有多出名,俺们伍长听说你杀了穆洋恨得牙根痒痒,俺们军营里有好多人都想呵呵。”那个小兵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我知道他后半句是什么意思,无奈地笑了笑。这有什么办法你不杀他,他就杀你。和穆洋的比试成了燕、齐之间又一个话题,这可以视为独孤一城和穆槐决斗的后续。人为什么非要争得你死我活?
走着走着,我路过了一大户人家,只见这户人家门前搭起了一个擂台,擂台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