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精良的湖州军不占地利,此战颇为凶险。刘林知道王妃这是留下燕儿与双儿,目的不会那样单纯。
他知道王妃应该是代表李阳来找他的,这都是因为在王府里的这些日子,他和燕儿双儿表面上的亲密。夜夜三人同眠,在谁的眼里,那燕儿与双儿在刘林心中的分量也应该不轻了。刘林打心眼里瞧不起李阳的这种手法,这种手段太低级。尽管刘林认为这样的一招太低级,可他又不得不承认,这一招也是最为管用的一招。
“多谢王妃,她俩长云本就没有打算带着同行,那就有劳您多照应了。”刘林说。
王妃满意的点了点头。
次日,天刚蒙蒙亮,湖州王在湖州大营校场点兵,李阳与正六品怀化司阶以上的将官们站在点兵台上,刘林也在台上,不过他自己找了个最不惹眼的地方。
李阳身着一套金色铠甲,站在点兵台的最前面。校场之上密布着整齐的军士,四千骑弩手、两千轻骑兵、两万五千名步兵,另湖州王亲卫军五百人、加上先行出发的辎重粮草后勤部一千余人。总计人马近三万三千人。
湖州王站在点兵台上誓师之后,将三军分成六部,由六名将领指挥,全军听令于李阳。
李阳亲任主将,明威将军司马卫为湖州军副将。定远将军庚京与游击将军葛洪各统领一万步兵,分为左右军。归德朗将袁志所率四千骑弩手、昭武校尉于和所率两千轻骑兵加上三千步营人马,归于中军,由李阳亲自节制。怀化司阶谢义隆为粮草督运。
李阳没有明确安排刘林的职务,刘林刚被朝廷平反,现在他还不能明目张胆的公布刘林的身份。
湖州三府仅留下不足五百步营人马,三军开拔之后,骑兵先行,一路绵延近十里。急行军六日,方才进驻石城府。
湖州军以防御阵形在石城府西七十里处扎营,等待粮草辎重的到达。
一边,昭武校尉于和已经派出五人一队的探马五十队,前往前方探查南蛮军与蜀军状况。甚至连宜州府、静江府、贵阳府都派出了探马,以得到周边相邻府县驻军的详细情况。
又过两日后,部分探马回报,已经大致探明,南诏超过八万大军的三个大营已经从西阚方向往沧河边靠近。湖州军现在所驻扎的位置正是距离沧河以东不足四十公里处。
而派往成都府的五队探马,往宜州府的两队探马,没有一队送回消息。较远的静江与贵阳府,却收到了回报。静江与贵阳似乎很平静。李阳让探马带给静江府与贵阳府府军的请求援助的信件,被原件带回。他们给出的是同样一个理由:没有兵部的调令,不敢轻易出兵。
*
*
刚刚准备上传,看了一眼书评,删了一些广告(本书上传一个多月来,第一次删广告贴。)汗,看来我得非得学别人弄一个广告贴了。招架不住了。嘿嘿。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本文送审签约上传之前,大纲就已经完善。对于人物性格的转变,和大环境的变化都是有了线索的。
还有我认为主角的性格多元一点好,没必要天天都是一种形态,哪有天天冷冷酷酷或色色的那种?偶尔做一下柳下惠有什么不好,再说他也不是柳下某某,他不是有正常的反映吗。一个人随着场景和环境不同,做出不同的事,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对谁都是一种姿态,有个朋友提起,刘林这个人是不是应该更有文人的一种傲骨,不要对权贵过于顺从,傲骨是好,可他要是总不分场合的傲一下骨头,也许小命就没了。很遗憾,这种迂腐的事,刘林不会去做。
我对儒将的定义是腹有文墨、胸有韬略、并有显著成功战例,通观中国历史,做到这样的人并不多。这根有没有文人的那股不合时宜的傲骨没有半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