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0.岭南打广告了。 一更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送去陈家,喂给陈行珀。

    陈行珀已经是重症,整个人严重贫血,精神萎靡,唯有腹部鼓成个气球,是最适合的人选。况且他求生意愿强烈,被忽悠两句,便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夺过这些实验的青蒿素就喝。

    半个月间,几十种不同的试验药剂被陈行珀喝下,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只有这最后一次,陈行珀喝了都督府的仆役们误打误撞弄出来的一种药剂,不仅退烧之后不畏寒,神智清明,其间甚至未曾呕吐过。

    七娘使劲儿拍着罗泽,兴奋嘀咕“今日这最后一种药剂是谁弄出来的”

    罗泽瞧过一眼,面色复杂。

    那是都督府仆役们误打误撞,火烧的过猛,提前浸取出的一种药剂。难道真是瞎猫撞上死耗子

    七娘听过回禀,摸着下巴分析。这应当是运气好,试出了一种半吊子药剂,它不足以杀死染病之人脑内的疟原虫,却能暂时遏制住。

    罗泽低声询问“七娘子,要不要我先回去,命有经验的仆役继续弄这种药”

    七娘点头应了一声,旋即又改口“算啦,我跟你一起回去。我有个用药的主意得赶紧跟张阿翁商议一下。”

    七娘呼啸而来,呼啸而去。

    殿内,只剩被遗弃的工具人陈行珀。迷迷糊糊间,他又开始脑子发昏高热,趴在床边呕吐起来。

    大都督府内。

    七娘匆忙奔回来,到张九龄面前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阿翁,我们找到办法了”

    她向张九龄描述过陈行珀的症状变化,提议用这半吊子药剂先压制住疟原虫,再配合青蒿煎水,常山涂抹患处,来共同克制时疫。

    博士与众医师都在跟前,闻言眼前一亮,觉得此计或许可行。

    余下的事情便不归七娘管了。

    张九龄一声令下,制药、采药之事很快紧锣密鼓地安排下去,三日之内,第一批药材药剂就送到了合浦县内。

    城中的老妇幼已经去了不少。

    县尹命胥吏核对户籍人数时,才发觉没能熬到药材来的死者,竟然已经占了合浦城的两成有余。

    若这药再晚来几日,只怕还能更高。

    好在,今日这些药用下去,大部分重症都得到了减轻,效果十分明显。合浦县令长吁一口气,觉得自己这项上人头,总算是能保住了。

    岭南道这一波疟疾褪去,已经入了秋末。

    七娘在广州城逗留了将近两个月,再不回潮阳,等河面上开始结冰,水路就没法走了。况且,许久没被李十二白揪耳朵,她还有些怪惦记的。

    谭娘子舍不得这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忍不住叹道“都督府住了两个月,七娘脸上都长肉了,可见潮阳是个苦地方。大人能吃得了苦,怎么能叫孩子跟着吃苦呢。还是叫你阿翁知会一声,先别过去了。”

    张九龄笑吟吟坐在一边“只怕你我愿意,李太白可不乐意。七娘是他一手带大的,长到今年,才头一次离开身边这么久,得叫孩子回去,安抚安抚阿耶的心呐。”

    七娘闻言咯咯笑起来。

    张九龄吹了吹茶汤,继而话音一转“况且,近日陛下过问起了岭南事宜,只怕要有的忙活了。七娘还是远离这是非之地的好。”

    七娘原本晃着脚听闲话,这时忽然瞪圆眸子,问“陛下这会儿又有空搭理岭南了”

    张九龄轻轻拍了拍七娘的脸颊“慎言你这张嘴跟你阿耶一样,是个天生的谏官。”

    谭娘子在旁笑笑“你们啊。银杏,这时节愈发冷了,将殿中的门窗都给阖上,带他们都退出去吧。”

    婢子们依话退了出去,只剩三人在座。

    张九龄便叹息“今年漕运入京的担子重,100万余石江淮米从黄河与汴渠交汇处过时,因为风大水急,江南船夫不习惯这种河槽,穿汴口时翻船漏了许多粮食。加上雇佣河师水手打捞漕船,朝廷的耗费甚大。”

    “陛下有意改去这种旷年长运法,避免每年只能转运一次的状况,好利用漕运往后更好地救济全大唐的灾民。”

    七娘琢磨半晌,闷头“哦”了一声。

    这是天子甩锅呢。

    意思是先前没管岭南不是朕不想管,只是离得远,漕运又没法开,鞭长莫及啊。

    七娘已经对当今陛下的本性有了很清楚的认知,索性直奔主题“阿翁,陛下平白跟您说这个,想要岭南做什么”

    张九龄便苦笑“临近年末,少府监将岭南发掘几十座新矿的事儿呈报给了陛下”

    “陛下竟然想拿岭南的金银矿去给他填篓子,改漕运”

    这太离谱了。生民需要帝王时,帝王置之不问;如今缺钱了就想跑来空手套白狼

    “那倒也不至于。”张九龄连忙安抚炸毛的小女郎,叫她坐下喝口热茶,“朝廷近日缺钱,所以陛下是想先预支了明年的两成课税。”

    岭南本就是盛唐时期缴纳贡金、贡银的大户。张九龄这一开凿,更是将上缴年额课金的州增加到了29州。七娘粗略计算下来,西南各州年产金合计八百七十两,产银四万八千两,如果预支给他们,就得划给陛下金一百八十两,银九千六百两。3

    这数目可不算小。

    七娘仰头皱着眉,问张九龄“阿翁怎么看”

    张九龄见她半晌没说话,便知道是去计算那两成课税了,便有意考校她。

    遂抚了抚美须“陛下话说的虽然隐晦,但是为着朝廷所求,阿翁断没有拒绝的道理。只是,预支的是岭南未来一年的部分周转钱,不能白白吃了亏。”

    七娘眼前一亮,反应很迅速“漕运”

    “陛下要改漕运,又逢江南船商不适用河槽出了岔子,定然会再征船户。咱们岭南道通了水路,完全可以顶上做船商而且,江南民间用的小解底船到了汴河也有弊端,我们可以造更好的”

    张九龄见七娘一语中的,还能发散思路延伸到造船,乐得眼都笑弯了。

    “你啊,比你阿耶更适合此道。”

    长安城,兴庆宫南熏殿。

    高力士双手托举着一顶纯金打造的笼子,快步进来。见李隆基哼着小曲儿,心情不错,便笑道“三郎,张都督不远万里从岭南进贡了此鸟,您瞧一眼”

    李隆基刚得了岭南道的贡金贡银,还在思索替换江南船商的事情,也愿意给张九龄这个面子。便起身上前。

    笼中是一只通体雪白的鸟儿,眼神很是机警。

    李隆基来了兴致“这是何鸟从前没见过。”

    “三郎,这是岭南道特有的白鹦鹉,善通人性,知晓人语,教导之后便能说话呢。”4

    李隆基大喜,伸手打开笼门,逗着鸟儿“来,叫朕瞧瞧你的本事。”

    笼中的白鹦鹉探出脑袋,左歪歪,右歪歪,而后拍着翅膀跃出笼子,落在李隆基面前。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李隆基大喜“真是个神鸟,高力士,就留它在南熏殿内,许它在屛帷之间自由来去”

    高力士躬身应下。

    那白鹦鹉忽然又开口“岭南好,岭南妙,岭南船户呱呱叫。”

    “岭南出品,漕运精品。”

    “陛下,贡金一百八十两,贡银九千六百两,收到了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