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能选拔出一批心向自己的年青官员,可皇帝同样有皇帝的难处。
以往的科举考试完全由礼部主持,最后得中的考生只知道录取他们的朝中大员,却和皇帝没任何关系。虽然在太宗时期增加了殿试,皇帝拿回了用人的部分权力,可这远远不够,殿试之中皇帝也只能决定前三名的顺序,而且也只能在大臣们挑选过的人员中选。
真宗皇帝想要将官员作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想着借这次科举进行一些改革,剥夺大臣们随意录取进士的权力。
对皇帝十分忠心的王旦被叫到了皇宫,皇帝问他这科举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王旦当宰相这么多年当然知道皇帝的想法。可他回答起来却十分为难。做为臣子食君之禄,为君解忧是应该的,可按照皇帝的意思改革科举就会将天下所有的大臣都得罪光了。这让王旦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对真宗皇帝说容他再想想。满怀心事的王旦回家之后左思右想也下不了决心,弄得他心情很是郁闷。于是他换上了便服到这大街上转转散心。同时也想听听街巷之间对今年的科举是怎么议论的,最好能够接触一下今年参加考试的举子,看看今年的考生质量如何。正巧看到包拯在那里表演蹴鞠,王旦深知丁明启的为人,所以好心的出言提醒包拯。
包拯可不知道这里边还有这么多的事情,他正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在他看来这次的开封要白来了,想要多位得中真的是不可能了。因为包拯知道这大宋朝的科举制度还不完善,有许多漏洞可能被人利用。
现在科举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考生得中与否完全由主考官一人说了算,虽然考试的试题量很大,但在主考阅卷时考生的名字却是明明白白的写在考卷之上,主考想让自己人得中看名字就行了。
包拯相信以丁谓的势力只要跟主考说一声,包拯的试卷答的再好也会被淘汰掉。不过看着王旦,包拯心中又有了一丝新的希望。包拯虽不知王旦的身份,可看王旦的衣着举止和说话的口气可以断定这是个大人物,如果能与这老者交好,事情没准还有转机。
“王先生,我看时到正午,是否可以请老先生一起共进晚餐,我还有许多事情向你请教。”包拯下了决心要和王旦套套近乎。
“那好,我们就找个清静的地方边吃边聊。”王旦并没有拒绝,他觉得这是了解这些举子想法的好机会。大不了到时自己付账。
二人都是爽快人在街上找了一个小饭馆,叫了几个简单的菜边吃边聊。这王旦难得有如此轻闲的时光,虽然饭菜不怎么样,他在那里慢慢饮着酒心中却十分愉快。
包拯想要结交这老者,自是不断的找一些话题与王旦闲聊。
王旦做为一个文人见到包拯这样将要参加科举的考生自然习惯性的要问包拯一些问题,来考查包拯的学识。包拯的回答令王旦很是满意。
边吃边聊谈的还很投机,王旦不由想起来自己正发愁的事情,随口问道:“你对科举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