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88章敌我态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紧急集合,并不是有紧急军情,而是上官们决定将装备发放到每个士兵的手上。换了军装,还得换武装嘛。

    装备问题,在战斗小组这一级没有变动。战斗班需要增加2人(原来为10人)作为机枪手,同时装备chj-q1型(仿麦德森)轻机枪1挺。

    步兵排的主要变化是增加1个火力支援班12人,新配6挺轻机枪,一个排50个步兵,其轻机枪竟然达到了9挺,可以说,华夏民族独立军是此时世界上火力最为凶猛的排级战斗单位,如果与新军比,至少相当于其一个营的战力。

    步兵连要增加1个60迫击炮班12人,1个重机枪班12人,1个侦察班12人,1个狙击班6人,一个炊事班6人,电台通讯员2人,警卫小组3人,卫生员1人;而连长、副连长要么是新来的,要么是提拔起来的。主要新增装备60mm迫击炮3门,重机枪4挺,狙击步枪6支。

    西元1911年6月4日下午,除猎豹特战队外的所有部门,都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整合练兵及协同作战演练。此前,虽然也有过步炮协同等演练,但那时的炮兵是单列的,并没装备到连级部队,即便原民团也没有炮。这次成军整编,除了华军直属炮兵营外,每个营、连均分配有火炮,包括擅长特种作战的狙击手。这些,都需要部队主官加以合成训练,以便发挥其特长。

    而且,时间很紧!华军司令部的要求是两天时间内形成战力。

    西元1911年6月5日下午5时,王庸在两个士兵的护送下,经过两天时间的艰苦行军,动用了汽车、马车、步行等行军方式,终于遇见了新军17镇34协的前锋部队,王庸将有凯江民团团长陈华签名和凯江知县刘原签名的信件递交给34协前锋部队的一名营长。

    西元1911年6月6日下午5时,王庸被朱庆澜的部队抓了起来。在得到两名民团士兵的报告后,下午6时,跟踪而来的猎豹特战队立即利用电台将消息发回了凯江总部。

    此时,新军17镇34协距凯江县城还有48公里。正常情况下,6月7日晚,17镇将兵临城下,而8日极有可能开展对凯江的进攻。

    陈华的防卫重点并不在凯江城,而是位于南渡口外的华夏工业园,华夏工业园的围墙虽然不足以抵抗大炮的轰击,但如果清军的旧式火炮想要轰塌工业园区的围墙,也要颇费一番手脚。

    距南渡口码头约一里外,有一座相对高度约四十余米的小山,这座山四周方圆,被凯江人称为龟山,山上有一座佛塔,名曰南塔。在华夏工业园兴起不久,陈华就将这儿给占领了,现在,更是炮兵营在凯江城外的主要基地(名义上是民团的训练基地)。

    关于凯江城的防御,在林沐到达凯江之后,陈华就与其在1:1000的沙盘上反复推演,并多次走出城外进行实地考察。

    因为凯江城的特殊地位,陈华在任何时候都绝不允许敌对势力进入可能给凯江城和华夏工业园带来损害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在凯江,陈华是坚决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