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当然刘宏推行马耕和庄园制的农牧轮作经济,也不单单只是为了粮食,这同时关系到帝国的马政,因为不管怎么说农业用马至少也能部分弥补马匹不足,有马和没马是两个不同概念。在农牧轮作国家都能培育出优良的军马和马种。另外以宋朝为例,一年两熟的水稻开始大规模推广,但是事实上,其亩产量在三四年后便极快衰退,而这个就是缺乏轮作导致地力消耗太甚。轮作的话,豆科和牧草不但可以作为饲喂牲畜的草料,也可以肥田,同时牲畜粪便也一样可以肥田。
而农牧轮作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吃肉乳制品更多,使得国民身体素质更好。另外吃肉的同时也是会节省粮食的。在没有肉吃时,一顿饭即使吃上一斤,也不会觉得怎么饱,而吃肉食后,明显少吃很多粮食,一顿饭四两足够了。
只不过农牧轮作不能是中国式的小农作业,而是庄园式的农牧轮作,只有这样对牲畜改良培育才有好处。就刘宏所知而言,后世的西藏就是一个例子,59前都是庄园,牦牛质量很好,也没有退化的现象,可分地分畜后,牦牛素质急剧蜕化,到后来不得不引进野牦牛来进行改良。其实这就是小农经济体制的恶果。北宋时期,虽然经济高度发达,可马匹中合格军马不多也是这个道理,因为小农农业对牲畜培育是极为不利的。而实行庄园农业的话,则更加专业化,牲畜种畜交流比小农更有效率。
马政不管怎么实行,都离不开农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调整,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古代中国农业结构不足于支持大规模饲养马匹,这个是农业结构的恶果。农牧轮作、重钉马蹄铁和新式扼腕、庄园牲畜培育等等,没有一系列变革,只能在小农走向工业革命的门口徘徊。农牧轮作、重钉马蹄铁和新式扼腕都是中国的发明,可是最后却在西方开出鲜艳的花朵。
而所谓的工业革命,究其根本还是在从土地上解脱大批劳动力后才会萌芽进而发生,至于某些技术的推动只不过起到了加速作用而已,工业革命发生于西欧,便是因为西欧国家能够从东欧甚至中欧地区购买粮食,从而发展工商业,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大一统的帝国周边都是些不毛之地,所以要想发生工业革命,首先就要解决粮食问题。
而刘宏正拥有着推行庄园农业最好的条件,因为现在整个帝国的豪强阶层全都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庄园主,正适合推行专业化的庄园农业,刘宏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去侵犯这些豪强庄园主的根本利益,土地兼并这个问题可以从多种角度去看待,而刘宏恰恰就不认为打豪强分田地就能解决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他要做得应该是争取整个豪强阶层的支持,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图来改变,从而加速整个帝国的蜕变,至于那些不愿意合作的豪强才是清除的对象。
所以在将流民迁徙到尚未开发的南北两端,缓解了土地兼并的矛盾以后,刘宏并没有使用后世的均田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他只是控制土地兼并的速度,并且限制那些不合法的土地兼并,因为对他来说,土地兼并所产生的庄园地主是他对帝国的农业和经济结构做出调整的基础。
利用军队以强硬手段来对抗整个地主阶级成功,刘宏可不认为自己有这个本事,事实上支撑起这个帝国的恰恰是以豪强为代表的地主阶级,至少现阶段绝对是,刘宏能做的也就是引导和利诱,同时外加武力震慑,而现在一切就在按照他计划那样发展着。
第一批参观皇家庄园的豪强全都是各地的头面人物,因此才有司马防这位天子身边的近臣陪同,当三天的参观结束后,这些豪强们都是学会了不少新词,虽然他们不太明白那些什么新方法和技术,可是他们知道的是,如果自己的庄园按照皇家庄园的农牧轮作方式,无疑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当第一批的豪强们回到雒阳后,在皇家庄园里的见闻自然成了他们炫耀的谈资,然后刘宏适时下达了开放皇家庄园的命令,只不过那些其余的众多豪强自然不会有司马防这种级别的帝国官僚全程陪同,取而代之的是太学里专攻农业的太学生和皇家庄园里的人员,整个四月,云集帝国的豪强们全都去了一趟皇家庄园,见识了真正专业的农牧生产方式。而被刘宏操纵的帝国舆论则开始将农业炮制成了炙手可热的话题,借着报纸,几乎整个雒阳的人都在讨论皇家庄园里的农业生产方式,然后一个月里蔓延到了整个帝国,只要是驿站所能到达的地方,当地的豪强地主和知识分子也都讨论起了这个话题。(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