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人的惨败,再一次让西域各国震动,尤其是阵斩乌孙王,坑杀两万降卒的吕布更是成了在西域能止小儿夜啼的魔王,乌孙人中不知有多少人在家中扎了草人,上书吕布名讳,以箭射之泄愤。
西域都护府治所,乌垒城内,接到荀攸送来的捷报,早已是群情振奋,若不是物资跟不上,段颎甚至打算再发动一次对乌孙人的长距离奔袭,彻底灭了乌孙人,乌孙北接草原,鲜卑人被帝国军击垮以后,草原上便进入了群雄并起的时代,而其中乌孙人则有机会成为新的霸主,就算没有西域的事情,帝国军也迟早会对他们动手。
由于同时要顾及帝国在西域的建设,段颎只能放弃了这个大好机会,让乌孙人内部解决乌孙王死后的权力继承问题,让他们得以在混乱时没有受到帝国军的打击。不过饶是如此,原本在西域势力堪称最强的乌孙人也就此一蹶不振,新任的乌孙王倒是个明白人,一上台便立刻送了一封言辞卑让谦恭的乞降书,同时准备了大批的牛羊畜牲一同送到了乌垒城。
段颎虽然一向主张强硬,可这并不代表他是那种只知道打仗的武夫,至少乌孙人现在服软,对帝国来说也是一个机会,目前对帝国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把西域的控制区经营得固若金汤,同时全面向西域迁徙汉民,就地囤积物资,等到时机成熟再一举把剩下的其他几个小国灭了。所以他很大方地收下了乌孙王送来的牛羊马匹,然后把乌孙王的降书送去了雒阳,然后让帝国军在边境线上暂时不要主动进攻。
乌孙人失败得如此之快,是一心想要挑起战争的昆提良所始料不及的,不仅是他,西域的其他国家也都没想到一向号称西域豪强的乌孙人居然就这么给汉军打得连半点颜面都不剩,于是一时间人人自危,没人再有继续抵抗汉军的勇气,当新任乌孙王向汉军乞降后,其余的国家也都是纷纷送上降书,没人再想和汉军打下去,现在的汉军以骑兵为主,兵利马快不说,更重要的是已经在西域扎下了根,他们国小民寡,如何经得起消耗,尤其是吕布一千破十万,更是吓得他们破了胆。
昭武五年夏末,西域的平叛战争随着乌孙人在石头堡一役的惨败而落幕,帝国军因为后续物资的补给不足而暂时停止了攻势,而乞降的西域各国则是焦急地等待着大汉天子的决定,汉军虽然现在安静了下来,可是只要他们的天子一声令下,这些可怕的汉军会随时向他们开战,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秋初,刘宏得到了段颎派人送过来的西域各国乞降书,当时他正在内阁省和帝国的官僚们商量着黄河改道的工程,被他派出去两年多的司马防和杨彪等一干少壮派幕僚和帝国大学的水利学者几乎走遍了半个帝国,对涉及到黄河改道以后的益州,凉州,并州,幽州都做了详实而细致的考察,确立了整个工程的改道路线,只不过这个工程所涉及的经费实在过于庞大,保守估算在大运河造价的三倍以上。
对于内阁省的宰相和其他的帝国官僚们来说,他们虽然知道黄河改道是利在千秋的工程,不过对于目前的帝国而言,黄河改道工程并没有太大的收益,尤其是目前帝国正在西域进行一场战争的情况下,要花如此高昂的代价去进行黄河改道工程实在是让他们有些难以接受,所以对刘宏来说,西域各国的主动乞降,也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文若,你怎么看?”御书房内,刘宏将最后一封乞降书交给荀彧以后,关于吕布坑杀降卒的事情,对他来说,死去的那些乌孙人只不过是数字而已,而且现在帝国国内对于这种杀降行为也不再抵触,至少不少儒生也开始高声叫着要对那些西域蛮夷不教而诛,便是连教化也不提了。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荀彧倒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放下手里西域各国的乞降书后,讲了一段刘宏所著文集上六国论开篇的一段话,当初刘宏为了控制帝国的学术界,没有少把后世大儒的一些著述归于自己名下,通过这种手段刘宏在帝国那些知名学者里声望极高,但是他的这些文章却极少印刷出版,主要是在帝国学术界的高层传播,然后通过郑玄,陈嵳等人再辐射到帝国各地。
“西域各国比之六国,可是差得多了,现在既然他们要贿赂帝国,这种饮鸩止渴之举,陛下自该允许。”荀彧侃侃而道,全没有少年的浮躁,反倒是透着一股沉稳。
“饮鸩止渴,倒是形容得贴切。”刘宏笑了起来,西域各国要乞降,自然要付出些代价,只要不涉及到他们的底线,他们就会心甘情愿地来换取虚假的和平。
“文若,你去查下,当年匈奴人在西域各国所收的税赋,便按照那个税赋,作为西域各国日后岁币的定额。”和前代帝国天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来自后世的刘宏根本不在乎什么虚名,当年帝国和北匈奴争霸西域的时候,帮西域各国赶走了横征暴敛的北匈奴,却因为什么天朝上国的礼仪,而只是象征性地收些西域各国的土产,倒是把这些养不熟的白眼狼给惯坏了,现在换了他做主,自然是要连本带利地逃回来。
听到刘宏口中的岁币之语,荀彧只是一愣之后,便立刻明白过来,当即记了下来,打算好好查询一番档案,要把这岁币的定额弄得让西域各国人人难受却又不致于反抗。
荀彧走后,刘宏看着御书房内挂着那幅世界地图,目光落在了和帝国东北接壤的高句丽,三韩等国,既然要征收岁币,那这些地方就一起征收,没道理厚此薄彼,积少成多,对帝国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刘宏并不喜欢旧有的朝贡制度,因为帝国太过慷慨,赏赐远远超过了朝贡,这是种很不好的习惯,他决定改掉,用征收来的岁币充作军费,这才是帝国要建立的新秩序。
三天后,刘宏召开了大朝会,向帝国的官僚们象征性地征询是否要接受西域各国的乞降,对于有着利益在西域的官僚集团来说,虽然都很想一次性解决那些西域蛮夷的问题,不过他们也知道刘宏是不打算继续打下去了,而且从形势上来说,帝国军在西域的军力仍旧不足,再加上他们也需要从丝绸之路上赚取贸易利润,于是在一番形式上的争论以后,同意了接受西域各国的乞降,当然放在过去会被认为是有损天子颜面的岁币也被通过了。
实际上一直以来,刘宏眼中不平衡的朝贡制度其实都是过去那些慷慨大方的皇帝造成的,就好比光武皇帝的时候,倭人遣使觐见,因为国家穷僻,送上的贡品是本国的国人,以作为奴隶进献,当时的光武皇帝便回赐了大笔的赏赐,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当刘宏提出要对帝国朝贡体系内的国家征收岁币时,帝国的官僚们都没有反对,十余年的统治,不但树立了刘宏绝对的权威,也让他早就把中枢政权改造成了他想要的局面,现在既然他本人都不在意,那些帝国的官僚自然不会自讨没趣。
在冬季之前,刘宏的旨意被送到了西域,对于段颎和帝国军的军人们来说,每年能够得到岁币的五成充作军费实在是件很好的事情,而剩余的五成岁币则将用来招揽帝国国内的穷人来西域落户。
很显然,西域各国并没有作战的勇气,面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