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的姑娘喜好琵琶倒是真的。”凤娇娘轻轻地点头,“只因为大成开国初年,皇帝南下经过陈郡,在陈郡听了一曲琵琶,赞叹陈郡女子的手适合弹琵琶,并称赞那曲只因天上有。故而自那之后,陈郡的姑娘便以会弹琵琶为荣。陈郡的人也以会欣赏琵琶而风雅。”
“原来如此。”木梓衿点点头,“想来那孙婉姑娘,也是因为而学琵琶?”
凤娇娘精致的脸微微的沉了沉,略微伤感地勾了勾唇,说道:“倒也不是。是孙婉的娘亲会弹琵琶。她便耳濡目染的学会了些。她娘亲也是个艺女,也不知该如何教育一个女儿家。想着若是让她学会一门技艺也是不错的。何况,在陈郡会弹琵琶的女子也受欢迎些。孙婉也是个争气的孩子,而且她天资聪颖,学得很快而且很好。”
她目光充满欣慰和追忆,“她十六岁时,曾在教坊之中一曲成名,那曲子,怕是让很多陈郡听过的人都很难忘呢。”
“哦?”木梓衿又问道,“不知当时是个什么情形。”
一位红颜轶事,众人倒是听出几分滋味来,也没出言打扰。
凤娇娘娓娓道来。
原来,孙婉十六岁生辰过后,她母亲便认为她可以在教坊中为人献技了,所以便让她在教坊之中为人弹奏琵琶。只是,教坊为了生意兴隆惹人注意,特意卖了个关子。只说,又为佳人能演奏天上之曲,若是有人的琴声能与这位佳人协奏和鸣,方可见佳人一面。
一时间,陈郡的权贵富豪纷纷被这位佳人所吸引。除了被佳人的琴声所吸引之外,便是那佳人的音容相貌。
因为那佳人来了教坊之后,只隔着帘子演奏,并不直接示众,众人被她的琴声所惊叹吸引,却不能见到她的真实模样,一时间,便引得人更加的好奇,更加想要见她的真容。甚至有人出价千金,只为见佳人一面。
但是教坊早就说了,佳人只为寻找知音,只求与人协奏和鸣,若是不找到知音,便一直不见人。
直到有一天,有个男子抱了一台古琴,自称是能够与佳人共奏。
那日,许多人集聚在教坊,只为看笑话。
那男子一袭落魄青衫,连古琴都是破败陈旧的,那几根细细的弦,仿佛旧得都要断了一般,怕是轻轻一剥就会断。但是那男子依旧不卑不亢,神色飞扬自信,仿佛志在必得,并不将众人的奚落和嘲讽放在眼中,只是对帘中的佳人说道,只为寻求知音,不关风月。
帘中的佳人竟然欣然答应了,听那佳人的声音,甚至还能听得出强烈的期待和欣慰。仿佛早就在等着那位男子到来一般。
佳人在帘中抚琴,铮然之声含情脉脉,款款如蝶舞,仿佛夜中有女子轻吟,翩翩然只等着帘外的人与她共奏。
接着,男子席地而坐,十七八岁的清姿端坐如钟,虽然一身褴褛,可那气质却很雅贵。加之放在他腿上的古琴,更是显得仙才卓荦。
很快,他修长却有些粗糙的手指抚上古琴,琴声悠然,倚筝而和,琵琶之声与古琴之声如丝如缕,丝丝入扣,水乳交融,竟契合无比。仿佛一对相恋许久的眷侣,心意相通,心有灵犀。
教坊之中余音绕梁,满场寂静。
琴声落下之后,众人依旧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而再看时,却发现有的人满脸欣喜,有的人却泪湿衣衫,有的人恍然如梦,有的人兴奋鼓舞。
一曲罢了,竟让人心生百态,感受万千。
那一曲,名动陈郡,斐然一时。而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那男子竟然是那佳人的青梅竹马,只因一直爱慕那帘中的女子,平时又不敢当面对她表明心意,所以才有这样的举动。
“那佳人想必就是孙婉了。”宁浚听完,急急忙忙好奇地问道。
“正是。”凤娇娘说道。
“那,那与她青梅竹马的男子是谁?”宁浚十分的好奇。
木梓衿也立即看向凤娇娘。
凤娇娘微微叹息一声,“那男子后来入了京,许久不回陈郡。孙婉母亲去世,所以来找他。”
“那找到了吗?”宁浚问道。
“没找到。”凤娇娘摇头,“那日我带她进贤王府献艺,她回来哭了一场,说是,她寻找的那人已经死了。很早很早,就死在京城了。”
“死了?”宁浚觉得很是惋惜,“孙婉倒是个苦命的人啊。”他感叹了一句,又想到孙婉的死还连累了自己,甚至还有不知死活的人弹劾他,尤其是刑部的人还时不时来烦他,那点残存的惋惜和同情就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