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猛然响起了激烈的雨声,击打的大地都在震动。
原来,在他们吃晚饭的当口,天空再次形成了降雨云。
林化一将窗帘拉严,尽量将干扰降到最低,然后在一张炕桌边盘腿而坐,开始摆弄那些骨头。
马无尘教授将那些牛腿骨翻弄了一阵后发现,这些骨头竟然还排了顺序号。
于是,他们先按顺序将牛骨作了排列,马无尘教授激动地说:“这可是一部完整的书呀,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
马无尘教授从包里拿出了放大镜,又准备好了纸笔,从第一支牛腿骨开始,尝试着释读起来。
这些用刀刻在牛骨上的字迹,尽管时间久远,字迹还是比较清晰的。
林化一第一次看到这种独特的文字,加上自己古文字基础薄弱,竟然连一个字都释读不出来。
马无尘教授一边释读,一边为林化一解释夏篆的特点。
林化一则不时为教授的杯中续水,整理他释读出的文字,又将他释读过的牛骨上的文字与他已经写在纸上的文字相比较,竟然也熟悉了不少牛骨上的文字。
窗外的雷声不知何时已经停止,而哗啦啦的雨声却并没有因为没了雷声而终止,仍然时紧时缓地落着,敲击着屋顶,或而轰轰隆隆如万马奔腾,或而又清脆如马驹离群放蹄。
认读这些古文字也如少儿识字,开始的时候很难,当掌握到一定数量以后,每遇到生字就会牵强附会顺着文意胡猜,猜的次数多了,生字也就成熟字了。
起初,马无尘教授释读出的字并不多,也远不成文。午夜后,马无尘教授的释读速度突然加快了,还将开始读出的字照着牛腿骨重新写了一遍。
林化一是有幸最早读到马无尘教授释文的人,荣幸。
释文为中国最古老的文言文,实在难懂。
这里,为便于阅读,林化一还是直接将文中内容翻译给读者吧。
释文说,大夏朝太史令终古书史于此,北地无竹,只能修书于骨上。
终古?终古可是史籍中有记载的不多的几个夏朝人物中的一个,难道牛骨上的字迹出自终古之手?
林化一更加激动,心里像有一只小老鼠在跳撞。
释文大致说,大禹治水之时,天下有三支最强大的部落联盟,分别为华夏、东夷和苗蛮。
大禹向南赶走了苗蛮,向东征服了东夷,使华夏国土一下子增加了几倍。
大禹将国土分为九州,将自己的宗室夏后氏成员分封为诸侯国国王,规定这些诸侯国每年要给华夏中央王室朝贡。
大夏朝在孔甲时期,华夏王国遇到了罕见的大旱灾,雨该下的时候不下,不该下的时候又暴雨连连洪水肆虐。
孔甲认为,这是由于他们没将敬天放在第一位的原因,是上天在对他们的不敬进行惩罚。
天即龙,龙乃天之化身,下雨时躲在云里狂呼乱舞时隐时现,来无踪去无影,神秘莫测。
于是,孔甲取其形为字取其声为音,将敬龙放在了首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