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八章位极人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马嘶人沸声中,五万得胜兵马浩浩荡荡地开到了禁宫外停驻。

    以王允为首的朝中大臣已经急步而出,立于宫门前向马上将士道:“圣上有旨,皇甫嵩将军及各位将军进宫见驾,随行甲士免朝。”

    皇甫嵩等援军将领急翻身下马,跪倒尘埃、毕恭毕敬地应道:“臣等领旨谢恩。”

    三呼万岁、谢过圣恩后,皇甫嵩等人翻身爬起,在王允等朝中大臣的引路下直奔未央宫正殿面见天子。

    来到未央宫正殿之上,皇甫嵩等人再次三跪九叩、三呼万岁。

    董卓伏诛、叛军平定,堂上一片喜气洋洋。汉献帝的小脸上也充满了兴奋感,做了三年多傀儡皇帝的他总算感到了扬眉吐气,忘乎所以起来,差点忘了还跪在堂下的众人。

    帘后听政的何太后见状,知道小皇帝高兴得走神了,在后面轻轻“咳”了一声。

    得何太后提醒,汉献帝顿时清醒过来,想起了皇甫嵩等人还跪在堂上呢,立刻朝下望去,只见跪着数人,连忙让众人免礼起身。

    此刻,汉献帝才发现,除了站在最前一人乃熟人皇甫嵩外,紧跟其身后的三人自己从未见过,其中二人一身铠甲,甚是雄壮威武,另一人则作士林文人装扮,面貌清奇不凡。

    汉献帝不由心下好奇,朝皇甫嵩问道:“皇甫将军,你身后三位乃何人?为何朕此前从未见过?”

    皇甫嵩上前一礼,恭声回答道:“陛下,此三人乃征北将军萧言帐下大将颜良、文丑及军师荀彧。萧将军忠心圣上,恐京师有变,于数日前遣三万大军前来,与微臣一起驻守潼关,以防京师不测。怎料没数日,便收到司徒大人飞鸽传书。托陛下鸿福,臣等方能及时赶至,一举歼灭叛军,真乃汉室江山之大幸,天下苍生之大幸矣。”

    皇甫嵩越说越激动,热泪满面,重重地又跪了下去。身后的荀彧三人见状,也忙不迭地跟着跪下了。

    汉献帝虽说是聪慧过人,但毕竟是年纪尚幼,立时慌了手脚,马上从龙椅上起身,便欲下来扶起跪地众人。

    皇甫嵩对汉室忠心耿耿,视圣上若君父,见状忙站了起来,嘴上连说有罪有罪。荀彧三人也就顺势站了起来,静立一旁。

    这时,王允朝孔融使了一记眼色。孔融会意,出班奏道:“启奏陛下,启奏太后,臣以为此次诛杀董贼、平定叛军,汉室江山尚未完全稳固,需尽快推举一人担当大将军,驻守长安稳定天下民心,遂携雄兵一扫天下逆贼。”

    孔融话音一落,便听到垂帘听政的何太后问道:“卿家以为何人堪为当朝大将军?”

    孔融想也没想,顺口道:“臣认为,征北将军萧言可担当此任。”他与萧言多年交好,自然是不加考虑便脱口而出。

    皇甫嵩对萧言印象也是极佳,但是大将军一职,名义上执掌全国兵权,权势尚在三公之上,不可轻易于人。而萧言虽然忠于汉室,战功彪炳,但始终从未上得朝堂,不由得犹豫了起来。

    此时,只见荀彧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上前禀奏道:“启禀陛下。彧等三人出征前,萧将军曾书信一封与彧,转呈陛下。”

    汉献帝对萧言的种种事迹早有耳闻,心中还是相当地崇拜的,听荀彧说萧言有信转交自己,连忙命太监将荀彧手中书信拿了上来。

    汉献帝仔细地看着萧言书信中的内容,神情不禁动容,看完书信后过了许久,才慢慢将信合拢,深思了起来。

    汉献帝虽然年纪尚幼,但自小聪颖早熟,加之出身帝王之家,见识自是不浅,又经历了诸多磨难历练,无形中自有一股威严。殿中众臣见汉献帝不说话,也不敢发问,但皆好奇萧言的信中内容,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望着汉献帝。

    原来,萧言给汉献帝的书信大意:汉朝天下,积弱已久,各地诸侯纷纷拥兵自重,乱民四起,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唯今之计,一方面对内平定诸侯,安抚百姓,另一方面寻找时机震慑异地蛮夷,开疆扩土,扬威大汉天威于外。臣萧言乃布衣白丁出身,论才能论功勋自然无法于朝堂众位元老相比,但亦愿毛遂自荐,担负振兴大汉之重任,臣麾下数十万将士皆为陛下效死命。然目前形势,陛下尚需隐忍一时,有皇甫老将军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