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望从袖子里掏出一件图纸,摊开在谷永宁的桌前。谷永宁真的很羡慕古代的人虽然没有口袋,但是袖子就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口袋,如果算是变魔术的话他也不觉的奇怪了。但是这一变真的让他大吃一惊。
这张图纸上面画着的正是一艘漕船。对于古代人的画图有这样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对于事物的比例问题并不是很严格的控制,就连这样重要的图纸也是。这不能怪陈耆卿,中国古代就没有对于精确科学的概念,大多都是靠着个人的经验在做事。虽说这上面的图画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在谷永宁看来这正是他所要看到的那个样子。
“我来台湾之前,曾拜见了陈耆卿。他叫我把这图纸带过来,还说明只要大人看了这图纸就一定会明白的。”林云望见谷永宁看的这样的痴迷就解释道。
“不错,果然是耆卿的笔法”谷永宁忙让他两人来到桌前指给他看“你们看这里,船头上面增加了一个箱形物体你知道干什么吗?这是给我专门准备的。要是换了别人还真的不晓得是做何用的。”谷永宁非常的开心,这下又可以宽心些了。
“那看来我们这一次是来对了。”林云望若有所思。
“这个当然。林先生,我现在就任命你为基隆船舶司提举,负责制造漕船。”
“是,大人。可是大人要知道我们现在是白手起家,请问经费在哪里啊?”林云望问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这个也是谷永宁忘记考虑的问题了,因为原先造船用的是温州的税银,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了自己的税收体系了,但台湾虽大但毕竟只是一块孤悬海外的蛮荒之地,要想有什么大的财源是不可能了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找出一种东西能够快速的提升官府的财源才是最好的选择。
“近希所言正是我的心头之痛。我台湾人丁稀少物产贫乏要想真正的制造战船真的是困难重重。但是为了大宋的安危我不得不造船。对于经费的问题,先由台湾府支付,我会向朝廷再要经费的。先生只管造船就行了。”谷永宁在安慰他们两个,更多的是为自己在安慰。
“是,大人”两人就先行的退下了。下去之后忧心的事情就只有让谷永宁自己来承担了。那财源在哪里?
宋代田制分为民田与官田两类,沿用两税法,一般按每亩年纳一斗,江南等地每亩年纳三斗。两税之外,复有丁钱与徭役,还有名目繁多的田赋附加税,主要的有头子钱、义仓税、农器税、牛革筋角税、进际税、蚕盐钱、曲引钱、市例钱等等。征税物品来说,有谷、帛、金银铁、物产等四类二七品。还有盐、茶、酒、矿产税课或专卖,对内有关市之税,对海外商业有市舶课。
但台湾却没有这么幸运,首先一点,这里的居民也不过三十万户,再加上原著民也不过百万人。虽然土地资源肥沃并且可以一年三熟,但是毕竟才刚刚起步,连供应军队的粮食都要东拼西凑的哪里还有的粮税可以征收? 再加上各类的盐、茶、酒、矿产税课或专卖更无从谈起。在于台湾真的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了。
突然之间,谷永宁想起了宋朝的特殊的一件东西——会子。
说到会子,不得不说宋朝的经济真的好的不行啊,南宋守着半边的疆土居然能耗上180年真的是历史上的奇迹了。这个会子就是现在纸币的原形,是国家发行的一种债券。初为便钱会子,即汇票、支票之类的票据。大约在绍兴二十年前后,它才发展成兼有流通手段职能的铜钱兑换券。它不立兑界,不定界额,本钱才10万缗,面值为一千、二千、三千。但是会子就是会贬值的。从庆元元年开始就不断的贬值。到了嘉定二年一共发行了11560万贯,也就是说会子都快成了整个大宋朝的基本货币了,再加上连年征战,会子不贬值才怪呢。我不想用这个东西来害人了,毕竟都是大宋的子民,这样的圈钱也太黑了吧。
“大人,我 可以进来吗?”
正当谷永宁正在为了财源的事情苦恼的时候,外面进来一个人,一看居然是宋慈。
“是惠父啊。进来吧。有什么事吗?”对于宋慈的到来有些惊奇,毕竟他现在是在县府里做事,也不是经常能来的。
“大人,我今天带来一样原住民的特产,这是邵族的族长要我带来献给大人的。”
“是嘛,快拿过来给我看看。”宋慈走向前来,将一包东西放在谷永宁的面前打开来。谷永宁一看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