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这天下,在朕手中,必须统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隋朝之后的皇帝全都在看着乐子。

    要说二世而亡的朝代,除了秦始皇,那就是杨广了!

    李世民更嘲讽地看他们了,但还是有些生气在里面。

    二世而亡的朝代都能上榜?还真是什么鸡鸭猪狗都能上榜了。

    “@杨广,表叔,你是不是给林仙人打赏了什么走后门了啊!”

    杨广:“你才走后门,你全家都走后门!”

    ……

    就在弹幕互相乱哄哄的时候,盘点这才算正式开始!

    【隋朝·开皇之治!】

    【入榜原因一:一统华夏!】

    【隋文帝在位期间,逐步统一了经历数百年分裂的华夏!】

    【曾经,铁板一块的华夏被分裂成数个国家。】

    【战争不断,民不聊生。】

    【黎民苍生,渴望和平!】

    【曾经,在西魏的统治下,华夏百姓,逐渐被鲜卑化!】

    【不论从文化还是思想上,大汉没落!鲜卑思想却逐渐崛起。】

    【更要命的是,华夏百姓,自己的姓氏也要被剥夺!】

    【在华夏人千百年的传承中,姓氏,就是魂,就是根!】

    【就是一脉相承的证明!】

    【然而鲜卑化将华夏百姓最后的坚守,都连根拔起!】

    【从此汉人只能叫鲜卑姓氏,被迫向外族低头!】

    【而就是在这么一个屈辱又分裂的环境下,这样的局面持续了数百年的情况下,终于,有一人站了出来!】

    【他就是隋文帝杨坚!】

    【“这天下,在朕手中,必须统一!!!”】

    【从此,杨坚走在了天下一统的道路上,并且费尽千辛万苦,终于完成统一大业!】

    【和秦始皇不同的是,隋文帝的统一,是多民族的统一!】

    【同年,琉球群岛也正式归降于隋朝。】

    【突厥可汗尊杨坚为“圣人天可汗”!】

    【并且表示愿为藩属,永世归顺!】

    【千万世,为圣朝典牛马。】

    【从此,隋文帝结束了华夏长期混乱的局面,征服了各族蛮夷,使华夏又回到了和平盛世!】

    ……

    看到这,祖龙眼神一凝,盘点中,竟然将他的统一也提到了。

    而且这个杨坚做到的统一大业,跟他相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杨坚,你这么牛,为什么不经常说话?朕今天还是第一次听你说话。”

    汉武帝也同样愣了一下:“@杨坚,原来高人就在我身边?”

    杨广:“父皇威武没的说!”

    李世民则开始有些沉默了。

    怎么朕都已经修改过历史内容了,结果不是白改了吗?

    要知道,大唐仅接隋朝之后。

    如果不诋毁前朝,那还怎么说自己的大唐是名正言顺,顺应天意改朝换代的?

    天下臣民就该不信了。

    所以不论前朝再多么好,李世民也必须将一些锅都扣在隋朝的头上。

    这也就导致了,给隋文帝杨坚留下个“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的帽子。

    通俗点将,就是这个人生性多疑,不好接近。

    而且这还没完,李世民可是在黑杨坚的这条路上,一条道走到底。

    称杨坚是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才得的天下。

    所以害怕群臣也跟着效仿,则不信任任何大臣,多疑。

    事事都要事无巨细的自己决断。

    然而事实真的这样吗?

    当然了,杨广也没跑了。

    隋炀帝杨广被李世民安了一个残暴不仁的帽子。

    对于记载隋朝史书上的记录,被大量修改。

    这才导致了隋朝有些“透明”一样,甚至世人对其仅有的一些印象,也不过就是残暴、多疑、城府深,不配当皇帝。

    这些都是李世民的手笔。

    然而现在有了天幕盘点,可以说是替大隋父子俩申冤了!

    【入榜原因二:轻徭薄赋,以解民困】

    【隋文帝杨坚自立国,即以富国为首要目标。】

    【轻徭薄赋,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改善经济。】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入榜原因三:兴修水利】

    【继战乱后,建立起来的隋初,是水利荒废,漕运堵塞。】

    【想要将粮食、瓜果等各地运转,往往都要付出几十倍的辛苦。】

    【明明几文钱的粮食,到了其他地方,则会卖出将近几两的高价。】

    【运输十分困难。】

    【所以为了漕运通利,隋文帝兴修水利的举措,灌溉的推广、漕运的疏通,可以说给隋朝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保障和生机。】

    【入榜原因四:厉行节俭。】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宫生活日渐奢侈。】

    【隋文帝便下令,“雕饰旧物,悉命除毁”。并身体力行!”】

    【隋文帝的行动,影响了整个官僚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铺张浪费,增加了国库积蓄。】

    【入榜原因五:提倡文教,广收图书!】

    【入榜原因六:确立科举制度!】

    【使寒门子弟也有朝一日,可以立足于朝堂!】

    【而不是官者世代为官,财阀世代为财阀的局面】

    【打开了从低向上输送人才的通道!】

    【入榜原因七:科技强大!】

    【隋朝历史虽然短,但却涌现出一大批科技专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涵盖了天文、历法、建筑、数学、冶金、医学、食品、纺织等多个领域。】

    【入榜原因八:多民族融合。】

    【隋文帝杨坚奉行的外交政策,乃是抵御为主,征讨为辅,先后对外作战,歼灭和重创吐谷浑、契丹、高句丽等国,取得空前辉煌的胜利!】

    【“老外不是被感化的,而是被打服的!”】

    【隋文帝先后利用挑拨、分化和军事打击,成功使突厥分裂成了东、西两部!】

    【其中一部突厥向隋朝称臣!】

    【入榜原因九:创立三省六部制,此后一直延续!】

    【入榜原因十:创立均田制。】

    ……

    顿时,一系列的入榜原因,着实看得让人眼花缭乱!

    祖龙整个人吸入鼻腔中的都是寒气!顿时内心一凛:“这个不怎么爱说话的皇帝,怎么这么厉害啊?!”

    汉武帝跟着赞许:“名不见经传?之前一直没见他怎么说话,没有想到在他的统治下,这盛世真是名副其实!”

    赵匡胤激动得浑身有些打着寒颤。

    因为他梦寐以求的统一大业,确实是在隋文帝的手中实现了!

    而赵匡胤始终就差那最后的临门一脚。

    “如果不是出了某种不知名的意外,朕也会是一统天下的皇帝!就将是华夏历史上第三位完成统一大业的皇帝!”

    “恨啊!@赵光义,老弟你跟哥说实话,你这皇位到底是怎么来的!”

    说到后面,赵匡胤鼻孔里面都喘得是粗气!

    而历史上,流传着这么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那就是烛影斧声。

    说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其实和宋太宗赵光义脱不开干系。

    首先宋太祖死前没有留下遗诏,有一种说法就是赵匡胤死于意外!

    所以死得突然,没有留下任何遗诏。

    至于这个意外,当然是赵光义干的!

    但流传到后面,这故事的版本各自不尽相同。

    大概意思,还是统一大业路上,赵匡胤大病,招晋王赵光义议事。

    结果议着议着,兄弟二人爆发矛盾。

    席间,有人见得烛赵光义愤然离席,又听得宋太祖武器都拿了起来,柱斧戳地的声音。

    这就有了烛影斧声的故事。

    具体发生了什么,就是在说有可能赵光义杀了赵匡胤,自己抢了王位。

    不过具体发生了什么情况,赵匡胤此时还不了解。

    而眼下的重点,还是关于第七盛世的盘点。

    没有想到,这一次竟然不仅是破天荒一次出现了两个盛世。

    更让人赞叹不绝的是,这入榜原因竟然一瞬间排到了第九!

    都没有想到,这隋文帝杨坚,竟然干了这么多事情!

    光一个确立科举制度,就相当于是拥有了高考!

    这让多少寒门子弟从此有了可以出头的机会啊!

    一瞬间,全天下的文人看到这里,蓝色的文豪弹幕忽然全都飘了出来!

    其中不乏好些文豪大家的激动弹幕!!!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