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口中的惊喜,未必是什么好路数,嗯,哪怕就此判定一定是不靠谱的调调,也不会造成什么冤假错案,反正谢宏对此一点期待感都没有。
没吊起对方的胃口,朱厚照同学也有些不甘,这位大哥吊自己胃口的时候,可是一试一个准儿的,怎么换到自己这里就不行了呢?
将他不依不饶的神情看在眼里,谢宏有些头疼,二弟都已经是砍过十个鞑子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孩子气呢?所幸张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召唤适时出现了。
这二位是大明身份最高贵的女人,可日子过的也挺不容易的,摊上这么个不省心的儿孙,这几个月也没少心惊肉跳,此时总算把人盼了回来,第741章 果断的跪倒自是忙不迭的来叫人,倒是让谢宏免去了一番唇舌。
顽皮归顽皮,对奶奶和老娘,正德还是很孝顺的,他带着几分不甘回宫去了,黑大个向谢宏点点头,憨憨的笑了笑,跟在他身后去了。谢宏也是长松了一口气,在外面晃荡了两年多,终于可以回家了。
由始至终,谢府就在军器司里面,一来谢家人丁不多,谢宏又出门在外,也没什么必要单独找处宅院,再则也是为了安全问题。军器司是军机要地,雷火之夜前自不用说,在其后也是守备森严,家人安全这种事,谢宏还是保持了充分的警惕的。
眼下,军器司的作坊已经不象初时那么驳杂了。流水线的组装工坊,和铸造工坊都已经转移去了天津,炼铁的高炉倒是还在,不过更多也是作为研究和教学之用,这里已经变成了书院的一部分,专门用来试验和实习的。
军器司这个称呼已经有些落伍了,按书院中不正式的叫法,应该称之为皇家科学院才对。
在这里进行的试验,有些是有危险性的,另一些也可能造成污染什么的第741章 果断的跪倒。不过,这里的面积很大,避开危险区域,容纳研究人员及其家眷倒也不成问题,谢家只有谢母和几个丫鬟,当然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军器司离承天门不远,谢宏一行人很快就到了。
下宽上窄的围墙坚实如故,远远望见,墙头灯火通明,墙外却影影绰绰的站了不少人。谢宏先是微微一愣,很快就想明白了对方的身份,嘴角一动,却是露出了一丝冷笑。
大冷天的不回家,跑到瘟神的地头上吹风,当然不是因为吃饱了撑的,至少周经没有这种意思。
事实上,他真的觉得很冷,除了当年会试科考那一次,世家出身的他从来就遭受过这种罪,贡院是该修修了,礼部尚书大人默默的念叨着,不过以后也未必还有用处,修不修的吧,好像也无所谓了。
说起来,现在的境况跟当初科考的时候也很相似呢。
贡院四面漏风,赶上阴雨连绵之时,那滋味可不好受,又湿又潮的,比眼下这样吹冷风还要难捱。当然,如果实现了最终的目标,这点苦倒也不算什么,可在这个过程中,心中的紧张和忐忑也是难以压抑的。
尽管也不是全然没有乱七八糟的勾当,可大明的科举大抵上还称得上公平公正,就算是周经这样的世家子,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也难免会忐忑不安。
而在这个初春的寒夜里,他心中的忐忑之情,已经超越了当初参加会试的时候,科举只关乎前途,而今夜的结果,决定的将是周家满门的性命,孰轻孰重自是不言而喻。
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一个,不过他的地位却是最高的,毕竟能在他之上的,也只有几位阁臣了。首辅李东阳已经上了辞表,以周经的预计,对方应该可以如愿的全身而退。
刘健没事,在旅顺之战前,谢迁也没事,正德三年就开始淡出政治中心的李东阳,当然也不会被穷追猛打,毕竟他和正德有过师生之谊,他主政之时对抗的手段也不甚激烈,现在更是彻底认了栽。
杨廷和自缢,杨慎又在书院受到了相当的重视,杨家的产业也不多,被追究的可能性也不高。在这场对抗中,杨廷和动用的,也只有自己的智谋罢了,跟杨家关系不大。
王济之正好一阵寒风吹过,周经打了个哆嗦,这人已经没退路了,甚至他自己都没有自救的意思,只是等着谢宏的刀落在头上,然后给天下士人做个典范了。他还想着近臣奸佞难以持久,最终天下大道还是会把握在士人手中呢。
可是,唉
周经紧了紧衣领,又摇了摇头,李西涯当初的观点是对的,谢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