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章:底牌(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据苏默所了解在历史上,就算多锭纺纱车出来。也并未改变这种格局,反观两百年后的大不列颠岛,阿克来水力纺纱车一经出现,却迅速传播,可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

    仅仅从技术上将,阿克来水力纺纱车并未超过王祯《农书》上的水力大纺车,甚至,四个世纪的时间,有足够多的质疑可以指向阿克来水力纺纱车是复制于四个世纪前中国的水力大纺车。

    只不过,出现了阿克来水力纺纱车的英国自此爆发了功业革命,不仅在技术上迅速赶超了老大帝国清国,而且,还在国力之上全面超越这个古老而荣耀的国度,成就了人类历史上疆域最为广袤的大帝国。

    苏默的疑惑,在后世有一个专门的名字:“李约瑟之谜”。为何同样的技术革命,在中国和英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呢?

    在人类历史上,阿克莱水力纺纱机的出现,代表了近代大工业时代的开端。这与王祯《农书》中的水转大纺车所遭遇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伊懋可评论水转大纺车时说:“虽然这种机器还不是非常有效,但如沿其所代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的话,那么中古时代的中国很可能会比西方早四百多年就出现一场纺织品生产上的真正的工业革命”然而,这场看上去似乎有可能会发生的工业革命并没有发生。不仅如此,连水力纺纱机本身也像一现的昙花,失去了踪影。又要再等待四个世纪之久,它才又以新的面目重新出现于英国,并引起一场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革命。元代水转大纺车后来所遭遇的情况,令人扼腕不已。

    苏默眼下很明白,这种楚才晋用的情况非常遗憾,但事实上并不能存下诸如“技术进步必定能够引起工业革命”这样一个“真理”。像工业革命这样重大的经济变革,绝非仅靠技术进步就能够引起。工业革命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和怎样发生的,到今天还是一个没有一致结论的问题。因此简单地认为“技术进步必定能够引起工业革命”,显然是错误的。而且,虽然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技术进步本身并不能直接引起经济发展。

    迪安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变革的两大特征是:一是非畜力驱动的机器的使用;二是旧的原材料由新的更有效的原材料取代。

    此外,还有第三个重要特征,即矿物能源的普遍使用。

    雷格莱说:近代工业化实际上是一个从“发达的有机经济”向“以矿物能为能源基础的经济”的转变。

    “要成功地摆脱有机经济所受的制约,一个国家不仅需要那种一般意义的资本主义化,以达到近代化;而且也需要下述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化,即越来越多地从矿藏中、而非从农业产品中获取原料,尤其是能够开发大批能源储备,而非依赖各种过去提供生产所需热能与动力的可再生能源。

    英国经济正是在上述两种意义上资本主义化了的,因此,即使出现了某种重大的技术进步,倘若不同时具备材料、能源等其他必要条件,这种技术进步也不可能引起重大的经济后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水转大纺车虽然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但是仅靠它本身是不可能引起像工业革命那样重大的经济变革的。伊懋可说把元代中国的水转大纺车改进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水力纺纱机,就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