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9章 友谊(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但这种不顾他国死活的政策,却造就了瑞士银行业的繁荣,甚至还能明目张胆地侵吞一些主人出了意外的黑钱。

    但这种政策,确实也会给一些灰色交易产生了便利,如李默与苏联这些***的交易。

    先行在瑞士估值,随后再与银行估值,将它们抵押给各个瑞士银行,李默又可以拿着这些钱进入投资了。

    具体的交易更复杂。

    去年这些衙内回到苏联,成了一家名为维里卡托夫的商业银行,也可以意译为巨人银行。

    戈尔巴乔夫在迅速推行市场经济化的基础上,又搞了一个五百天改造苏联计划。

    简单地说,就是吸引外资,实行国有资产的非国有化,也不是完全私有化,而是以集体所有制与私有制混合体的“非国有化”,居民在价格改革中的损失予以补偿,取消联盟预算与税收。

    后面一条,一年后聪明的人都懂的,它无形中为苏联解体提供了催化剂。

    这个补偿,也容易懂,那就是加大力度印刷钞票。

    其实九二年,总设计师南巡后,深化改革,进一步用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也不得不狂印钞票,同样的,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随后有了铁总理的改革……

    但在这个过程中,两国许多做法是截然不同的。

    苏联的做法很狂野,甚至直接向老百姓发钱,不是发一回两回,发了好几回……

    彼特洛夫他们这家巨人银行开得正是时候,合乎法律,合乎政策,合乎时势。

    正好手中有很多钱,想花是买不到什么合适的东西。想存,也怕贬值。但再贬,一年也不可能贬上75%吧,于是许多居民听到巨人银行超高的利息后,一起将钱存入巨人银行。

    李默是不可能相信巨人银行账目的,并且为了避嫌与减少别人的注意,他也不可能在巨人银行里安插人手。

    因此这交易的性质,是变相地从这些衙内手中购买黄金宝石,至于巨人银行的种种,与李默无关。

    至于交易的款项结算,是李默请人来给这些黄金宝石估值,当然,这些衙内也会请一些评估师过来,以两边估值的结果为主,再以巨人银行的账目为辅,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便是交易的卢布金额。

    然后再对李默抵押的股票与股份进行复估,复估后,李默以对待价值的股票或股份,请公证机构公证,衙内拿着公证后的抵押单,李默就可以拿走这些黄金宝石了。

    四年后,李默带着资金过来,先换成卢布……也没有疑议的,因为在这个过程里,这些衙内并没有掏多少本钱出来,所有的钱是来自各个苏联储蓄户的卢布。李默还了卢布,银行没有违约,衙内们也得到了大量好处,皆大欢喜,交易圆满结束。

    李默按照合同,必须偿还当初估值六倍的卢布,然后拿回抵押给巨人银行的股票与股份。若是这些衙内不同意,不好意思,按照合同,李默有权利强行收回这些股票与股份。

    并且这些衙内带回苏联的不是股票与股份,而是经过公证机构公证后的抵押单据,只要李默偿还了,不管他们接不接受,四年后,他们与这些股票与股份没有半点关系了。同时,在这个抵押过程里,李默没有权利动用这些股票与股份,包括变相地变卖或掏空抵押股份的企业等等,一旦抵押出去,这些衙内会聘请会计师监督所抵押公司的账目,但这些衙内同样没有任何权利动用这些股票与股份。

    除了这两方会聘请评估师过来,瑞士几家银行也会聘请评估师过来,对这些黄金宝石进行估值,然后与李默的评估师估价折中,李默将这些黄金宝石放到这几家银行里,带着贷款离开。

    两个最终估值的金额可能相差很大,后者是抵押贷款,估值的金额可能会少很多。

    利息也不一样。

    前者李默支付给巨人银行的是超高的利息,但不可能付给瑞士这几家银行很高的利息了,只能算是正常的贷款利息。还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后者偿还的时间更长,必须等到98年,李默才会偿还本金与利息。

    到了98年,李默随便着卖一点微软股票,这些本金与利息也就还掉了。

    虽然那时正是中国职工下岗的高峰期,但国内的总购买力也渐渐上来,正好能将这些黄金宝石制成首饰,变相地套成现金。也不可能拖得太久,虽然郝立克将年利息谈判到百分之十左右,但七八年累积利息滚动下来,到时候利息会超过本金了。

    整个交易过程,几方都会欢喜。有笑的人,也会有哭的人,哭的人更多。

    郝立克带着评估师过来。

    整个交易过程看似合理的,实际也是一种灰色交易,并且很复杂,但还有一些交易更复杂,可以说,整个金融体系都让西方这群投资家给玩坏了,对于这个交易,大家基本都是能接受的。然而它会涉及到庞大的金额,各方都会安排亲信,或能信任的人带队,进入评估。

    这是第一笔交易,也是以后交易的样板,李默就呆在了苏黎世。

    三天后,一个异想不到的人来找他。

    默大妈找来了。

    不过苏黎世就在德国南部边上,离得很近,权当李默从魔都回了一趟老家。

    “李,你又挖社会主义墙脚了。”

    “默克尔,你如今是西方阵营的政客了,你要记住你的身份。”

    默克尔撇撇嘴说:“李,总之,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咦,难道西德也有史塔西?”

    “李,这世界不只有你一个聪明人。”

    “默克尔,我是商人,商人,懂吗?”

    但李默心里在想,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己就是小心,若是有人留心,还是能得知自己所做的,况且对方不是个人,也不是企业,而是国家,任你再有钱,在国家机器面前,根本算不了什么,除非这个国家是弹丸小国。

    德国人都知道了,苏联人更知道了。

    好在有了戈尔巴乔夫的五百天计划,支持者是苏联的“精英”沙塔林院士,反对者是叶利钦,但叶利钦是假反对,真夺权……后来他比戈尔巴乔夫做得还过分。因此在俄罗斯后来流传着一首小诗:

    列宁赢得了革命,斯大林赢得了战争,赫鲁晓夫改换了货币,勃列日涅夫修改了宪法。

    戈尔巴乔夫和叶里钦,比他们都厉害,按照“500天计划”,把整个国家搞垮。

    如果以前说这种事,我们可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希特勒没办成的事儿,民煮派却办到了。

    全国在流血,人民在哭泣,总统却在电视上说:“过程进行得很顺利!”

    也有人真反对的,但同样的有人假支持,真捞权与捞取好处的。

    总之,自从这个五百天计划推出后,苏联乱成了一个锅粥,不然李默也不敢发起这次交易。克格勃可不是吃干饭的,他们心狠手辣,什么事儿都能做得出来……即便干掉李默,也不足以为奇。

    但也给李默敲响了一个警钟,苏联很混乱,权贵们都在捞好处,这次卷进来八十多位衙内,九成是军方二代,也意味着在这背后站着八十多名有实权的大人物。

    而且自己是拿真金实银的资产来抵押的,然而这是赌博式的风险交易,即便被这些衙内弄来一些技术,还能勉强是一些人能承受的范围,不过若是自己冒然为了中国,参与军事技术交易,弄不好会死得很惨。

    当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更混乱,那时候自己不参与进去,由这些二代与中国军方交易,大约平安无事了。然而在苏联未解体之前,自己最好不要在欧洲地区乱窜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