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坚持母乳喂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

    方萦真回到学校,正是漫长炎热的暑假,楼道里,每家的门口,都放着做饭煤气灶和一个小桌子,整个四楼上面,基本上都是,刚刚成家几年的年轻教职工。

    方萦真的隔壁,住的是一对夫妻带着二岁的女儿,男的是学生食堂的大厨师,叫于朴民,妻子比他小几岁,和方萦真年龄差不多,是附近灯泡厂工人。左邻右舍,都是成了家有了两三岁孩子,还有的是结了婚,没孩子,过的是丁克家庭的日子。

    方萦真带着儿子,从父母亲家里,回到自己的小家,每天首先第一步,是把自己喂饱吃好,因为她在给儿子喂奶,这是保证儿子营养充足,有饭吃的基本保障。

    冯效辽,每天变着法子,给她做好吃的,最关键的是,方萦真本身从小,在外婆家里长大,能吃苦,能受累,不挑剔饭菜的品质和质量,每顿饭能吃饱,就满足了。

    那天,冯效辽一时心血来潮,对方萦真说:“我给咱今天,做一顿苞谷面搅团吃,你想吃漏鱼,我再给咱们漏上一部分,苞谷面鱼鱼,保证你吃得香。我知道,你从小挺爱吃这个饭的。”

    “好啊!我好久都没吃着饭了,想着都流口水。没问题。快去做吧。”方萦真说完了,自己就坐在书桌前,拿着一本书看着。

    这个方萦真,从唐都师大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理工大学附中教书,好像除了看书就没别的爱好。也不喜欢和别人打交道。从来都是独自一个人,行色匆匆,两点一线的日子,看起来很单调,可她却始终,都沉醉在自己的独立王国里,始终不愿出来。

    这会儿,儿子小石头,坐在床上玩,方萦真一边看着孩子,一边抽空,抓起桌子上的书看上几眼。冯效辽在门外做饭,正打着搅团,和隔壁的女主人陈小丹聊天,

    “你做的苞谷面搅团,里面掺杂麦面了吗?”

    “我加了些粉面子,加一点点,加多了,就没苞谷面的香味了。”

    “是的,我也是这种感觉,我从来做搅团,也是尽量少加一点麦面。”这个陈小丹中等个子,身材丰满,皮肤特别白,说不上多漂亮,但五官协调好看。说话声音温柔,特别柔声细语。而且特别爱笑。

    她正在炉子上,给女儿煮面条,女儿青青刚过两岁,正在家里自己玩玩具。

    “我从小就给家里人做饭,苞谷面搅团漏鱼鱼,是我的拿手绝活,你一会儿,尝尝我的手艺,保证让你吃惊。”冯效辽笑着对陈小丹说。

    “那太好了!在外边,我们吃人家卖的苞谷面搅团,一碗还要三块多钱呢,可是,我从小就是喜欢吃这一口,小时候,我妈每次做这个饭,我都和我妹妹抢着吃,因为这个饭,没少和我没吵架。一会儿,我一定要,尝尝你的手艺。”陈小丹有些兴奋地说道。

    她老公于朴民,比他大五六岁,是理工大学学生食堂地大厨师。每天吃饭的时间,恰恰是他最忙的时候,人家吃完饭了,上班去了,他倒是下班了,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他的上班时间和身边的人完全都不一样。大家很少见到他,别人下班的时候,他在上班,别人上班了,他会下班休息一下。灯泡厂的活儿,又不是很多,几乎要下岗了。看孩子,接送女儿上幼儿园,做饭,收拾家,所有的家务活儿,几乎是陈小丹一个人全包了。

    方萦真在家里,和床上的儿子玩着,听见冯效辽说道:“萦真,你先吃搅团呢?还是先吃鱼鱼?”

    “我先来一碗鱼鱼吧。”

    “好的,那你过来,给自己调味道,调料都在外边桌子上。”

    “好的,马上。”

    方萦真走到门口,端起一碗苞谷面鱼鱼,给自己调着盐辣子醋,还有冯效辽刚刚炒的韭菜鸡蛋。

    看见隔壁的陈小丹笑着说:“你好!来尝尝,我家冯效辽做的苞谷面鱼鱼吧。”

    “好的,我一会儿,也来一碗尝尝。”陈小丹笑着说。

    冯效辽给自己和陈小丹,各盛了一碗苞谷面鱼鱼,调好了调料,三个人,站在方萦真的家里,稀里呼噜,香喷喷地,吃起来了。

    “哎呀,太好吃了!简直香得,不得了啦!”方萦真大口吃着,呼噜呼噜,像倒进嘴巴和喉咙里一样,也不用咀嚼,这个饭,好吃就在这里。

    “你这个搅团鱼鱼,做得真好!比我妈做的,都好吃。你是咋做得,这么好吃?有啥诀窍?”陈小丹好奇的问道。

    “我大概从小学二年级,就给家里人做饭,我妈上工,去地里干活,我爸爸上班,家里的弟弟妹妹的饭,全是我来做。小时候,人太小,个子低,够不不着案板,就给脚底下,垫个木头墩子。站在上面,擀面条,烙饼子。”冯效辽轻松愉悦地说。

    “哦,难怪这么好吃呢!原来是你从小,练出来的真功夫啊。”

    “是啊,这叫童子功嘛。”冯效辽脸上露出了一丝丝的得意。

    “哎,小丹,你家老公老于,是大厨师,你们家的饭,肯定是老于给包了?”

    “哈哈,怎么可能呢?他一天到晚,在上班,给人家大学生们,在大食堂做饭,回到家里,啥饭都不想做,还得靠我,给他弄吃的。我和娃的饭,全都是我来做,他根本指望不上。我们下班,他上班,我们上班,他下班,时间都没法协调一致。”陈小丹平静地说。

    几个人正说说笑笑,只见她家的小女孩青青,跑了过来,进门就喊:“妈妈,我要尿尿。”

    “宝宝,快走,回家去,妈妈带你,去上厕所。”陈小丹跟紧领着两岁的女儿,去楼道旁边的卫生间。

    陈小丹带着女儿青青,上完厕所,回到房间,端着一碗自己做的红烧肉,走进了方萦真的家里,看见冯效辽在吃搅团,就说:“来来,尝尝我做的红烧肉,是我家老于亲手传给我他多年的秘方,我反复学好了多遍,才把握住了其中的窍门了。来吃一口,看看和你做的,有啥不一样?”

    冯效辽夹了一块,放到嘴里一吃,笑了,说:“哎呀,老于到底是大厨师,这红烧肉做的,还真好吃,不过,和我做的,还有些区别,他这个偏甜,我那个颜色,更到位一些。不过,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啊。回头,你家老于,回来了,我也要好好,向专业的大厨师,请教一下。再教我学一下,其他的大菜做法。我就对这个感兴趣,喜欢捣鼓琢磨,这些美味佳肴。”

    方萦真吃饱了饭,还是给儿子喂奶,儿子这时候,才四个多月,正是吃奶的时候。儿子吃饱了,方萦真感觉到,好奇怪啊,怎么刚刚吃过饭了,怎么才一会儿功夫,又饿了。

    正在纳闷呢,冯效辽说道:“你现在,是给儿子喂奶的时候,吃这些苞谷面鱼鱼,是不耐饥的,营养也会严重缺乏,这些饭是当时,人们普遍缺乏粮食,掺太多的水份,凑活着把肚子给哄饱了。这饭还有个名字更形象,叫‘哄上坡’,好玩吧?

    我下次,可不能胡给你,做这个了,还是要注重你的营养的。来来,你把这陈小丹刚端过来的红烧肉吃了,我给你拿个馒头过来,你赶紧吃下去。不然,咱儿子一会儿,又饿了。”冯效辽关切地说道。

    大家吃过饭后,下午要休息一下。各家都关上自己的门。几乎每天,都是在做饭的时候,这楼道里,是最热闹的,噼里啪啦,啥味道都有,啥声音都汇聚杂融在一起。家家的门口,站着一个做饭的,有的是男的,有的是女的,反正总是站着一个做饭的人,给一家人弄吃的,成为这个楼道里面,最繁忙的时刻。各种炒菜声音,油烟味道,说笑声,吵闹声,孩子的哭叫声,各种声音,瞬间汇合成,一部生活的交响乐。

    饭后各家关上门,休息,随后上班上课。一时间静得悄无声息,一时间闹得人耳根子嗡嗡,筒子楼的日子,就是这样的,充满着烟火气息,生活味道。

    一群年轻的知识分子,挤在狭窄的筒子楼里,勉强过日子。好在年轻的朝气活力,那股子对生活的热情和执着,彻底抵消了琐碎简陋艰苦,苦中作乐的味道,全凭着自己内在的希望在支撑,在承载着。

    晚饭后,有人带着老婆孩子,提着凉席枕头,跑到楼道的最东头,半边楼东侧,那边是三层楼顶部,一个很大很大的平台,屋里热得睡不着,几家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