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五至九十八章,天才人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李湘笑道:“好孩子,接下来还有一个典故,看来我们是不可能互相打个平手,一定是你遥遥领先,无论如何,你这种水平,让我太欣慰,当初能教出你这么一个好学生。”

    李湘这一席话,触动了张小凡的心里,张小凡对当年李湘可以培养自己而心怀感激,张小凡掌握的文化和极为驳杂的古董业界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倘若不是当年李湘的殷切教导,领他入门,掌握不了博大精深的古典知识,兴许就没有今天张小凡在古董鉴定领域鹤立鸡群,天赋出众的表现,所以一直以来,李奶奶和李湘都是张小凡心怀感激而且至亲至爱至敬之人。

    李奶奶说道:“接下来第四个典故也是最难的,是从一首诗歌引申出来的景色人物,充分考验到一个人站在此画前之人的文化积蓄和涵养。”

    李湘微微一笑,说道:“啊,这是从一首诗歌引申出来的人物景色。”

    “对,不过这对于女儿你却较为有利,竟然你是教师,教习小学和初中的文化知识课程。”

    李湘不愧是县城中的五甲特级教师,又是经过一番细致考究的观察,一眼锁定了这张雪景寒林图繁多的画面场景中的一个小片段,画中所画,一个斜阳西照的平野山村,巷陌交通,牛羊三三两两踩夕阳而归来,上了岁数的老人停靠在柴扉校门前,平郊田园麦秀,有头戴斗笠的村夫挺锄而立,往来者人语攀谈。

    张小凡和李湘的心迹如出一辙,一双湛湛有神的眼睛专注着这一幅画中的小片段。

    但先要辨认出这个典故出自哪一首诗歌,有谈何容易,教习年久的李湘也是徘徊反复,陷入沉思之中。

    在煌煌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光芒万丈长的奇葩,文以抒怀,歌以言志,光是盛唐诗人所做的诗歌,就有四万八千首,难怪近代诗人闻一多也要在这么多精妙绝伦的精神食粮,文化瑰宝面前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一样欢呼雀跃,但如此,尚且不论盛唐以后,北宋之前的所创作的诗歌,想要在这么多诗歌中找寻出一两首与之景色相配称,需要大费周章不可。

    李湘慢走低吟,说道:“如果是这画中的景象如是陶渊明的归田园赋我想在适合不过,但若是诗,我想想……是不是陶渊明的《饮酒》一时,对,应该就是……。”

    李奶奶有点可惜地说道:“女儿不是,你看画中所画,是一首田园诗歌引申出来这

    不错,但若是陶渊明的饮酒,像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和格调高迈出许多,却不是。”

    张小凡说道:“依我看,画中所画更贴近于古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则,更加贴近农村耕种生活和规则,富有乡土气息,显得淳朴而踏实,不是隐士的情怀,而是乡村生活的描写。”

    李湘淡定的眼神看着张小凡说道:“对,小凡你说的有道理,哎,倒是我猜错了,当是刚才我妈说,我是有教习语文课程的老师显得更有优势,让我误会此处景色人文是由中高中语文教材引申出来,这可是给我的一个误区,我想想也觉得不可能是陶渊明的饮酒。”

    李奶奶笑道:“输了就是输了,想必小凡他刚才说出这样的理解,人家就不会为我刚才的话引入误区,而且还应该有了答案。”

    李湘关爱地看着张小凡说道:“小凡,你倒是说说,你心中中意哪一首诗歌。”

    张小凡说道:“我看到这画面的片段有村落,羊群,老丈,农夫就想到这是典型的田园风光人物,刚一想到了善写着田园风光的两位诗人,陶渊明和王维,细细考虑了一下,那一首诗歌包含了这些事物,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