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章 我们还没支援,仗就打赢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正安殿,朝会上。

    安帝望着下方的文武大臣,沉着脸发问:“对于宿国兴兵来袭,欲夺回金、沙、盐三城之事,诸位怎么看?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便出列道:“臣以为当迅速调兵支援,对宿国予以痛击。”

    “好叫宿国和其余诸国知道,我大安纵使输了一阵,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侵犯的。更不用提这宿国是大安曾经的手下败将。”

    闻言,一员武将赞同道:“不错。”

    “若是此战不将宿军打回去,宿国和其余诸国怕是会觉得我大安势弱可欺,届时必会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

    此言一出,许多人都觉得有道理。

    因为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一旦选择退让或不够强硬,只会助长对方的气焰,更受欺负。

    人跟人之间是这样,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

    于是,现场很快就是一片主战之声。

    看到这情况,安帝眼中闪过一丝满意,随后抬起手压了压场,进一步发问:“那么众卿以为,当从何处调遣兵马,由谁率兵去支援三城?”

    这话一出,场下为之一静。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把目光投向了前列的几个国公。

    之前由于要攻打褚国,安国富余的兵马都被两个皇子带出去了。现下攻褚失败,军队损失惨重不说,余下的兵马也还在返回的路上。

    即便能及时返回,剩下的人马用以支援也未必够,同时还得休整,消除兵败的影响。

    因此,这部分兵马不作考虑。

    而除此之外的兵马,安国有,但基本都一个萝卜一个坑,驻扎在各个城池和地方。

    一旦调动,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这种情况下再退一步,能考虑的便是几位实权国公。

    他们麾下有不少的兵马,按正常的配置算,都是超额的。

    例如靖县,在成为孟不知的封地之前,正儿八经驻扎的士兵只有两百人。成为孟不知的封地后,配额因其食邑八百,变成了八百人。

    和一般的县相比,足足多了六百人!

    之所以会这样,一是为了让封地之主更好地管理封地,二就是方便应对现在这种情况,朝廷因为某些原因暂时抽不出多余的人手,可借调有封地之臣的私兵。

    因为私兵数量本身超额,调一部分出来,对封地影响不大。

    只不过,这事对朝廷也有要求,那就是得时刻保证自身实力过硬。若是朝廷兵力空虚,极可能重蹈前朝的覆辙,导致大一统的局面直接崩盘,改朝换代。

    这也是那些非封地的地方军队不能轻动的原因之一。

    他们隶属于朝廷,是维持局面稳定的底蕴,倘若有变故的话,容易动摇根本。

    与之相比,向几位国公借调人马无疑更加稳妥。毕竟朝廷现在只是一时人手短缺、调动不开,而不是像前朝那般把兵打没了,中枢空虚。

    几位国公也明白这点,所以在飞速思考。

    而几位国公当中,以崔老国公和初国公为最。

    崔老国公没来,沙东部一系的代言人不太想掺和这事。

    原因很简单,一是他只是代言人,没法儿在调兵这种大事上当场拿主意。二是崔老国公因为昭节皇后之死对安帝心中有怨,叮嘱过他当泥塑菩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