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1.041(二更)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人,好像都陷入了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便是非要让粮食自已有的路径中运输。

    像是李素筠所说在三门峡水段北道山中开辟新路的想法,正因为对他们来说“劳师动众”,才往往被忽略掉。

    第一个误区就是转运仓设置的位置。

    自秦汉统一、粮食周转需求增大后,天下各地的漕仓应运而生,但绝大多数都设置在河流交接口或者是河流与城市的衔接之处。

    前者是为了方便更换船只,满足不同河道运输条件的需求,后者则是为了将船只所运载的粮草送抵城市之中。

    那么在大河的三门峡水道处专设两处粮仓,就是有悖于此前设置逻辑的。

    但它可行吗

    或许是可行的

    这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只在于山路的那一段能否走通。

    刘仁轨说是说的无法下一个定论,但别忘了,他出自门下省。

    自任职到如今,他亲眼见过的官员上书数量远非寻常人可比,所以关于中条山南麓的情况他也有所耳闻。

    他隐约记得,这座山脉北坡多断崖,南坡却要相对和缓,确实有走通的可能性。

    刘仁轨深吸了一口气。

    说起来,他原本是在做什么来着好像是在教导学生地理信息

    怎么就歪出一个漕运方案了

    “老师”李清月见他发愣,又伸手拽了拽他的袖子。

    刘仁轨这才收回神思,答道“若如公主所说,能试一试,只是在细枝末节处还需有专人评估,再必须征得陛下同意,而后交由户部核算开销,有了这些才能继续讨论。”

    这件事要做,涉及的州府人员都不在少数,并没有畅想提出得那么乐观。

    听他这么说,李清月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

    刘仁轨的话其实没有说错。这种能让人吃饱饭的事情,确实是谨慎一些处置为好。

    可问题在于,总有些人是等不起这个推敲和建设过程的。

    更麻烦的是,她虽是个公主,年纪却还是太小了,身边除了两个侍卫之外,就只有宫女可用了,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派遣出去实地考察的人。

    在执行计划的第一步就被卡住了。

    若是刘仁轨是那等实权官员,或许还能有几个指派出去做事的人手,偏偏他又不是。

    不过李清月也只苦恼了一瞬,就又朝着刘仁轨问道“您没法越权上书谏言此事对吧”

    “正是。”

    “行。”李清月也不纠结这个,“我去找阿娘。”

    既然她还没法干的事情,那就先去找家长。

    反正她是公主,当爹妈的又都是聪明人,那搞那么多兜兜转转的干什么。

    她当即叫停了马车,便抱着那做足了标注的地图,在卓云的开道下匆匆往前车去了。

    但说是说的只找阿娘,因皇后与陛下同在一车之中,李清月在认真上报的时候便连同着跟李治一并说了。

    这可把李治惊得不轻。

    他有点恍惚地揉了揉额角,有一瞬间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没睡醒,“这是谏议大夫在给你授课的时候你推出的想法”

    “不是我,是我们。”李清月严肃纠正道。

    这是两个打破常规的想法合并在一起,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也是因为刘仁轨的授课才有了引发思考的机会。

    不能只归功给她一个人。

    李治随即就听女儿又说道“阿耶,我该说的话都说完了,您能不能让人去看看,这里能不能走通一条山路。或者,您再分拨给我两个人手,我让人去查验这件事也成。”

    李治问她“这两者有区别吗”

    李清月答道“当然有啦。若是后者,我就当以公谋私,再为自己找两个侍卫了。”

    武媚娘在旁绷了绷唇角,才没让自己在阿菟理直气壮贪墨人手的时候笑出声来,打断这一大一小之间的对话。

    她端详了一番李治的神情便猜测,当他从阿菟给出的建议里绕过弯来,不会看不出,这个想法是当真有可行性的。

    若此法能成,关中的粮食压力固然还是会受限于运输成本,却起码能比先前的情况好上数倍。

    李治也果然在沉吟了片刻后答道,“此事我让人去确认,若真能一试”

    “我给你、宣城还有谏议大夫各记一功”

    以他现如今的行动力,只是这等实地视察的小事,根本不需其余流程,就可以直接令骑兵数人当先往东而去探查,届时折返回来与他们会合就是。

    若车马已入北崤道,便让他们追着仪仗队列经行留下的痕迹赶来。

    以李清月看来,后面的那条会合方式,看起来还要更靠谱一些。

    她所猜测的也并没有错。

    当那几位被李治派出的屯营飞骑重抵御前的时候,他们这支前往洛阳的队伍,都已快到渑池境内了。

    就是那留下“渑池之会”典故的渑池。

    李治听得下属奏报他们粗粗尝试的山中行路,虽未曾在侍从面前明言,脸上却闪过了一抹喜色。

    好得很

    以侍从们所尝试的那样,要在山中开凿出一条起码能令粮车通行的道路,是有成本,但比起让粮食全部走陆路,或者不计水运沉船的消耗执意运来,这个成本要小得多

    在将李清月重新叫到他面前的时候,他直接一把将女儿给捞了起来,朗声笑道“阿菟,你可算是立了个大功了。”

    小孩子敢想敢做未必就是坏事,看看他女儿的这出表现,谁能想到,提出这一建议的孩子到如今才只能算四岁。

    而这一件事的分量哪只是童言无忌。

    那将会是他暂居洛阳后的第一项议事

    意识到自己有些喜悦到失态,李治忙将女儿放下,转而问道“宣城与谏议大夫那儿的奖励姑且不论,阿菟,告诉阿耶,你想要什么”

    李清月歪着脑袋,像是极认真地想了好一会儿,方才说道“阿耶能不能先告诉我,之前您找玄奘法师是要做什么”

    “怎么想到问这个”

    李治本以为会从她这里听到一个更有实在意义的奖赏,却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句。

    但思绪转圜间他又觉能讲得通。

    为防那修缮天津桥的诏令让僧侣不满,在行路途中就搞出些变故来,李治在将此事告知于玄奘的同时,也让他和媚娘都对其把守口风,所以阿菟确实是不应该知道此事的。

    或许是因当时她正留意着这个方向,又对于玄奘这位高僧有着极大的好奇心,这才让她有此一问。

    李治琢磨了一番剩余的路程,想着就算因阿菟不慎说出去了,也没什么大碍,还是选择解答了这个问题,“我有意让他率领手下僧侣修缮天津桥。”

    天津桥啊

    李清月确实不曾从母亲那里得到解答,但旁敲侧击间总能猜出点来。

    现在李治这一说,则让她证实了判断。

    这样一来,她随后要说的话,也能说出来了。

    她原本想着,若计划可成,她就从李治这里求得一处宫室,让她能顺理成章地活到继承实封食邑的年龄,免于自己的生存危机。但在深思熟虑之后,她又觉得自己不该如此短视。

    所以她给自己换了个诉求。

    这个诉求,她也早已在李治面前说出前,跟阿娘商榷过了,这就让她在出声时多了几分底气。

    “我能不能向阿耶求个恩典”李清月努力朝着李治露出了个卖乖的笑容。

    “您看呀,让玄奘法师去督办修桥这事儿,也太浪费了我前几日才听老师讲过他的本事,对于这样的人才,要么继续翻译经文,要么修订大唐西域记,怎么能用在修桥上呢。”

    李治越看越觉得她这表现有意思得很,便也同样正儿八经地问道,“那你觉得,谁更合适于这个监工的位置呢”

    李清月伸手朝着自己一指,“我呀”

    要不是李治没在喝茶,只怕当场能因为这一句喷出来。

    他咳嗽了两声,努力让自己的音调显得正常些,“这不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了”李清月努力跟他掰扯,“阿耶你想,老师本应当带着我在长安走街串巷、体察民生,结果因为您要往洛阳来,我这上课的地方都去不了了,正好让老师换一个方式授课。”

    “不能说我骄傲自满,之前那讲解山川地图都能有所得,我督办建桥之中说不定更能有收获呢。”

    哦对,刘仁轨还能盯着。

    说不定阿菟去办事的话,媚娘也能帮着把关。

    李治琢磨了一番,发觉这其中还真有些可操作的空间。

    又听阿菟说道“您再看,我手下有见识的人也有两个,一个便是阿耶给我选的护卫唐休璟,一个就是邓王借我一用的典签卢升之。我是不懂建桥文书,但他们看得懂,对不对”

    李治点了点头,阿菟这话说得也很体面。

    李清月掰手指继续数道“第三,若是那些僧侣在建桥之时不听诏令,以玄奘法师慈悲心性必定不舍得对他们重罚,可我就不同了。”

    她试图挺胸叉腰以让自己显示出几分气势来,奈何年纪实在太小,看起来还是一团孩气。

    说出的话倒很是斩钉截铁“我是阿耶的女儿,是大唐公主,而且”

    “我这年纪可以不讲道理”

    李治不由一震“”

    糟了,那第三个理由一出,他居然真的觉得这份不靠谱的委任可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