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旱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皇上,昨日户部报备过来,国库如今又现银十万两,黄金二万两,铜钱若干。

    道这里刘一景抬头看了看面色铁青的朱由校继续道:

    “户部眼下就剩下这钱财,必然是杯水车薪,不过眼下灾情紧急,臣请皇上可怜天下苍生,动用内库求灾……”

    在发个试试看,二时以后改过来。

    (给大家放上一段关于万历.天启年间,争斗不休的矿税问题,二时以后会改过来的哦。

    矿税故事背后的真相——浅析黑色经济

    泪痕春雨

    不知道人们注意到没有,面对皇帝征收矿税,整个明帝国官员都是纷纷行动起来。

    在这件事上,明帝国的官员瞬间打破了党争的界限,因为无论是奸党成员,还是东林党成员,都是上窜上跳的反对皇帝征收矿税。更主要的是,无论有良知的官员,还是有良知的太监,都是积极反对皇帝征收矿税。

    谁,自古正邪不两立,那是因为大家没有共同的利益,如果大家利益一致,正邪也会联手合作的。

    据有一次,万历皇帝病的快死了,所以良心发现,于是就告诉首辅沈一贯,现在就停止征矿税。并且让太监,把停止征矿税的圣旨写好,交给了内阁。看到这个圣旨,所有的官员都感到非常高兴

    没想到第二天,万历皇帝病好了。醒来后,马上就叫太监急召沈一贯,要追回那道圣旨。沈一贯不想交还这道圣旨。结果,皇帝派的太监来了一拨又一拨,前后一共来了十来拨。有的太监甚至把头都磕得出了血,总而言之,您不交还圣旨,我们回去交不了差。沈一贯无奈,只好交还了这道圣旨。

    而当时,司礼太监田义一直在和皇帝据理力争,总而言之,君无戏言,哪有改就改的道理。万历皇帝气得都抽出了宝剑,总而言之要就地正法田义。但是,田义仍然毫不畏惧的劝谏万历皇帝,但是,田义却发现沈一贯已把废除矿税的圣旨交了回来。

    后来,田义一见沈一贯就唾他:“你只要稍稍再坚持一会,矿税就能撤销了,你为什么如此胆怯呢?”

    沈一贯不是东林党员(沈一贯是浙党大佬;浙党也就是传中的奸党),但是他也是积极反对皇帝征收矿税,皇帝派二十来拨太监,而太监把头磕得直流血,才把废除矿税的圣旨从沈一贯手中取回去。

    田义非但不是东林党员,还是一个让人割了鸟的太监,还是传中的司礼监(坐头把交椅的大太监)。但是,在反对征矿税的事上,田义比沈一贯更勇敢无畏。总而言之,面对皇帝拔出鞘的宝剑,也依然绝不退缩。

    至于中央地方的官员,反对征矿税的人和事,就多的更数不过来了。总而言之,翻开当时的历史,反对征收矿税的官员,那是成群结队,但是支持征收矿税的官员,好像还真没有见过。

    当然了,奸党成员、太监首领尚且如此。伟大的东林党人,就更不用了。

    每当看这段历史,我就会觉得奇怪到了极。

    因为,关于矿税的故事,似乎告诉我们,大明帝国的官员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而且许多有良知的太监,比官员们更全心全心的为人民服务。为了阻止皇帝征收矿税,官员们都是冒着被撤职、坐牢的风险积极反对;有的太监更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反对。

    如果,东林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所以它的成员都有这种觉悟,我勉强愿意相信这种事实(虽然我也得闭着眼睛)。问题是,当时的奸党成员,也全是这样伟大。就让我实在难以相信这种事实了。

    如果没有割了鸟的人,心理没有变态,所以有这种觉悟,我也勉强还愿意相信(虽然也得闭着眼睛)。问题是,在反对征收矿税时,太监比官员还有骨气。就让我实在不敢相信这种事实。

    每当看这种历史,我就不禁为我朝太祖时代的官员感到羞愧。

    想当年,我朝太祖要增加农业税,官员们都是纷纷这两年农业大丰收,你亩产三千斤,他亩产八千斤,更有亩产一万斤,三万斤的人。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官员的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我们再向老百姓多征收三倍的税,也没有问题。因为,老百姓的粮食太多了,多的一天吃五顿都吃不了。

    只有彭大将军站出来,农民现在穷得屁也没有一条了,什么亩产万斤,那不是扯淡吗?总而言之,如果再向老百姓增加税收,老百姓就要饿死了。结果呢?彭大将军当时就成了另类,并受到大家一致的批判与批斗。结果呢?我朝据因此饿死上千万人。我这里用据两个字,是因为这个数字的争议很大。因为,最高的数字是五六千万;但是最保守的数字也是数百万的。未完待续,明天里面继续给大家讲讲这个关于明末矿税的问题,由于主要发生在万历朝,本书只是简单提及)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