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姿勃发,应该就是他了,了不起,才四十多岁就有这样的成就。"
"你搞错了吧,那位是负责安全的赵署长。"
"什么!那岂不是说,张总工程师就是他旁边的那位年轻人?"
"不太可能吧,看起来太年轻了。"
"简直就是还没毕业的学生啊!"
张青已见识过大风大浪,对于这样的议论早已司空见惯,他手持微型托斯马克仪,微鞠一躬:“各位专家、教授,我是张青。”
“这就是张工吧。”王思礼咽了口口水,“请问张工在哪个海外学府任职,主要研究什么,有何建树,SCI论文发表了多少篇?”
相较于孙道然等人,这些专家教授显得更为镇定自若。
毕竟古语有云,英雄出少年,像劳伦斯-布拉格那样25岁即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天才并非绝无仅有。
量子力学的先驱海森堡和狄拉克,以及华裔着名物理学家李先生,也都在30岁时获奖,年龄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才华。
“我其实是嘉陵科技大学的毕业生,今年刚毕业。”张青坦诚回答。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要知道,关于劳伦斯-布拉格的争议颇多,不少学术界人士认为他的奖项沾了父亲研究的光,毕竟他们父子从事的是同一项目。然而,他确是剑桥大学的精英,获奖无数是事实不容否认。
“老孙啊。”王思礼认得孙道然,苦笑说,“你不会是有什么新成果,想帮你的学生上位吧。”
“没错。”另一位教授唐功成也抱怨道,“我们的时间宝贵得很,镀金也换个地方吧。”
这些人都专注于学术研究,言语直接。
他们心里认定张青不过是某个不知名世家的子弟。
而孙道然正好有新发现,让张青借此镀金上位,说什么十小时点火时间,纯粹是无稽之谈。
有些人虽未出声,但嘲讽的目光却投向张青。
孙道然明白多说无益,低声建议:“张同学,就在这里重现你在学校实验室做的实验吧。”
张青点头,这个实验他已经驾轻就熟,于是轻轻放下微型托斯马克装置。
内行人一看便知真假,看到如此成熟的设备,众人立刻闭上了嘴。
王思礼眼神闪烁,低语:“张同学,这个装置是你和教授团队共同研发的吗?”
张青摇头:“不,这是我独自制作的。”
孙道然在后面点点头,众人看张青的眼神瞬间变了。
张青未理会这些,熟练地接通电源,预热,手动调整角度。
一切如在实验室中一样,专家教授们的眼神从轻视转为震惊,再到敬畏,各种问题如潮水般涌向张青。
他们都是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权威,提出的问题比实验室里的更复杂,但对张青来说,这只是小菜一碟。
不知不觉间,这些顶尖学者的脸上都流露出敬仰的神色。
“嗤”地一声,人造太阳点亮,所有人都自觉地保持沉默。
足足三十分钟后,王思礼才目瞪口呆地注视着人造太阳,感叹道:“真是奇才,我国竟孕育出了能超越劳伦斯·布拉格的超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