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一章 猜测(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精兵五千薄城,金人钩二卒以去。柔中流矢如猬,珙麾先锋救之,挟柔以出。

    我们看到,无论如何,在这场惨烈的攻城战中,是宋人救了张柔。然而,仅仅两年后,也就是元太宗七年,张柔就开始跟从蒙古人伐宋,一路攻城略地,一直打到淮南东路才返回。

    如果你对张柔的翻脸无情还有点吃惊的话,那么四十六年后,正是这个当年被宋人所救的张柔儿子张弘范,最后覆灭南宋于山,并在山石碑上刻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的字样。

    历史是不是开了个更大的玩笑?

    也许我们可以解释,张柔所为是哪个时代很多世家的做法,为了家族的生存和利益,依附于强者,不得不为之。也许我们的确不应该在哪个时代用所谓的民族大义来要求他。但我们的先人绝不是只有这一种想法。

    “臣小的时候,臣父就告知臣,当年在蔡州城下,他身负重伤,是宋人把他抢了回来,他才拣了一条命。而且当时军中已缺粮,也是宋人送来的粮食救了急。”

    张世杰的语调很低沉,他是不是在想那场惨烈的攻城战?五千精锐,那里面有多少同乡族人?活着回来的又有几人?

    “臣父告诫臣,以后不要和宋人打仗,因为臣家欠南人的情。待臣长大后,虽在北兵军中,但不愿意和宋人厮杀,并因此违反了军纪,在北边待不下去,所以跑到南方来了。”张世杰低沉的声音里有些嘘唏。

    听了张世杰的话,东没有丝毫的怀疑。因为即使是在哪个不讲民族大义的时代,我们的先人们也还是有“义”的,那就是有时候让人热血沸腾的“义气”二字,您能否认吗?何况张世杰在宋末的表现已经为此做了注解。

    “陛下,臣来自北方,朝中大臣曾怀疑过臣,但臣决不会背叛朝廷。蒙古人杀人,妇孺老幼一概不放过,手段残忍,畜生不如。”张世杰的眼中露出痛恨之色。

    张世杰说的没有错,朝廷一直都不信任他,临安危机时,“征诸将勤王,多不至,惟郢州守将张世杰率兵入卫,复饶州。陈宜中疑世杰归自元,易其所部军。”但我决不会这么做。

    东转过头来,以一种坚定地语气说道:“少傅,朕相信您。因为您不仅仅是朕的少傅,而且更重要的是,你是汉人。”

    他停下脚步,望着远方接着说道:“少傅,朕一直在想,为什么整个天下我们有那么多的人,却打不过鞑子兵?这恐怕还是我们自己不团结,我们自身有问题吧?”

    他的话使得张世杰全身大震。

    兄弟我也该给这个时代掺点东西了。我知道张弘范率领的水师实际上主要还是由汉人组成,我也知道后世的人们给像他们这样的起了一个名词,叫“伪军”。

    我还知道蒙古人实际的兵马不过就十万多点,他们整个的人口也不过就一百多万,根本没有能力征服这块土地。

    在这场民族的悲剧中,更多的是我们自己打败自己,就像后世的满清和日本人一样。

    东不想再问下去了,他知道张世杰还有很多事情没有说。他是如何逃到南边来的?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事?但是,不用了,因为已经足够了。

    他看向张世杰:“少傅,朕要感谢您,因为您为朝廷赢得了时机。只要我们击败张弘范,至少将来在海上,我们将不会再有威胁。那么长的海岸,我们想打哪就打哪,北兵做不到处处防御,届时,大海将任我们往来。因此,此次大战,我们要做的就一件事,”

    他停了一下,慢慢地吐出两字:“立威。”

    那一瞬间,东的眼睛是如此的发亮,他第一次给张世杰留下了神秘莫测的感觉。

    宋景炎三年十月下旬,从琼州赶来的、由二十余艘船只组成的补给船队到达了山,这将是行朝给予张世杰大军的最后补给,只是这些船只多数仅有半载。

    而在此期间,已经到达琼州海峡边的元军阿里海涯部,尝试着做了几次登船渡海。但面对前来的宋水师,他们又缩了回去,双方就这样在海峡两边一直对峙。

    十一月,李恒帅大军出梅关。其前锋在清远与宋军刚一接触,宋军即四散而去,他很快就重新占领广州,一如历史,在那里等待张弘范的到来。只是当他进入广州城不久,城外好几个地方就有信鸽飞了出去。

    十二月,张弘范帅舟师到达福建沿海,与在哪里集结待命的蒲寿庚船队会合,水陆两路同时进发,沿海岸线向南攻击前进,寻找张世杰所部。当他的水师进入潮阳港时,他遇到了奉唆都之命占据潮阳的陈家五虎陈懿。在探知张世杰所在,稍做休整后,他以陈懿的船队为先导,向山进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