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 抢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它在历史上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光明之城”。

    但宋代的海外贸易虽然很发达,却基本上是一种不平衡的贸易。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贸易逆差。因为当时的东亚各国,虽然没有什么制成品能够与大宋交换,但它们却有着帝国的富人们需要的消费品。

    《宋史食货志》中记载:(太祖)开宝三年,以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瓷器,市香药、犀象、珊瑚、琥珀、珠、镔铁、玳瑁、玛瑙、车渠、水精、蕃布、乌、苏木等物。

    也就是说,帝国是以金银、铜钱、铅锡等原料,以及布和瓷器,换来珠宝、香料等所谓的高级消费品。除了镔铁还有点用。

    一方面朝廷缺钱,而另一方面,帝国却在这些奢侈品上花费了太多的财力。

    “(仁宗)天圣以来,象犀、珠玉、香药、宝货充府库,……(仁宗)皇中,总岁入象犀、珠玉、香药之类,其数五十三万有余。至(英宗)治平中,又增十万。”

    从宋仁宗到宋英宗,朝廷在奢侈品的花费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有增加。

    就是到了高宗赵构的建炎元年,他都下诏说:“市舶多以无用之物费国用,……”

    上行下效,说帝国的富人们为这些所谓的“奢侈品”一掷千金,一点都不夸大。而宋帝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别的国家又有多少人会需要?那些国家可没有那么多富裕的人。就是有,利润也多被商人们弄走了。

    遥远的欧洲和中东地区因海路太长,整体的贸易量更绝对不是后人所想象的那样大。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第二十五课《卡蒂萨克号》给我们提供的例子是,都已是十九世纪了,世界上最快速的帆船从上海到英国也跑了四个月。

    而这个时候,欧洲还没有掠夺了美洲,和大宋比,他们也是一个字,“穷”。就是后来他们发现美州的原因,也是想到我们这里来抢钱。

    至于那些阿拉伯商人,也不过就是弄点什么象牙之类的“奇珍异宝”来糊弄你。

    所以,在整体的贸易中,帝国的金、银、特别是铜钱,大量的流向海外。

    造出来的钱币连自己的需求都满足不了,却还往别人的地盘上跑,这种现象是不对滴。所以,宋孝宗淳熙九年就曾下令:“禁蕃舶贩易金银”,而且朝廷严禁向海外输出铜钱。

    在东自己的猜测中,如果把历史放在一起看,后世的明代之所以有禁海令,恐怕与宋代钱币的大量流失,也不无一点关系。

    但东是不会玩禁海的,因为这是短视行为。相反,他要把整个东亚地区、甚至更大的范围,都纳入到帝国的经济贸易体系内。

    国际贸易中一个重要的事实是,钱绝不能全由你一个人赚了,那样的贸易体系长不了。

    东一点都不反对贸易逆差,您应该让别人得利,这样别人才乐意加入您的贸易体系中。《老子》第三十六章早就说过:“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二战后,为什么米国把大量的美元放出去?这是为了建立经济霸权,建立美元的世界经济体系,带动米国国内货物的出口。

    只有别人有钱了,才会买你的货,这样整个地区的贸易量才会扩大,国内的工商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促进和发展。自由贸易对生产力强的国家和地区绝对是个好东西。

    话再说回来,在这样的经济体系中,就算贸易逆差,您只要印点钞票,就把别人的东西给整过来了。只要把住贸易中交换货币的发行权,利益当然还是您得到的大。

    您应当玩的是,您一咳嗽,整个地区都得流感。

    东他自己当然对那些所谓的珍稀宝物不感兴趣,吃不能吃、穿不能穿,对于帝国的大业根本没有一点帮助。他要做的,是对过去的做法进行修正以及立新规矩。

    宋代的市舶司,其实已经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海关。它对贸易货物的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禁榷、抽解和博买。简单的解释是:

    禁榷是只许官府收购,不准卖给商人,也就是国家专营。

    抽解是抽取货物数量一定的百分比,由官府变卖之后作为朝廷的收入。

    博买是朝廷拿出金银、铜钱与海外商人交易。

    我们就是光凭想象也不难猜测,这里面的漏洞是很多的。

    宋军在泉州抢劫所带回来的船中,有一百多条是海外商人的。经赵与珞带人查看,它们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刚到泉州港还没来的及卸货的海船,货物主要是珠宝、香料、象牙等;另一部分,要么还没装东西,如果装的话,也主要是从泉州哪里交易的瓷器、丝绸等。

    陆秀夫和赵与珞随后跑来觐见了陛下,准备商量一下如何处理那帮海商。在简单地介绍了过去的做法后,他们请喜欢“奇思怪想”的陛下拿个主意。

    东的脑袋立刻就歪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