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 张弘范(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他熟悉的张弘范亲兵、也是他们的族人张信,由他悄悄带进来的。因此,张弘范当机立断首先做了一件事,他传来哪个亲兵,严令他保守张弘正还活着的秘密。

    然后他艰难地对张弘正开口说道:“弘正,恐怕你有一段时间不能公开露面了。”

    无论怎样,张弘正都没想到结果如此严重,他吃惊地望着他的九哥。

    “弘正,不是哥狠心,如果这些东西,从琼州那边泄露出去,一旦有人问起,无论是你,还是哥,都无法在大汗面前应对。那样的话,不仅你我,就是张家……”

    张弘正的汗也冒出来了。

    家族的利益从来都是最重要的,这里面牵涉到的是上百、甚至上千条人命,这道理他懂。

    张弘范苦涩地说道:“但如果你不在了,死无对证,那么对方所说的一切,就都是谣言,你明白了吗?”

    张弘正点了点头,他的心更是沉了下去。

    战败之后,领军主将本就面临处罚,如果再节外生枝,后果真是不可预料。但他也明白,张弘范所说的,也是宽慰的话,这恐怕不是一段时间,而是一辈子,他都将无法公开露面了。

    张弘范拉着张弘正的手,叹息着说道:“弘正,委屈你了,我让张信在城里僻静的地方,先给你安顿下来,避人耳目,听听风声。你有事尽量晚上来,如果我找你,也会让张信去找你。你切切小心,万不可大意。”

    张弘正再次点点头,他的一生就此完全改变。

    张弘范的确考虑的要比张弘正多,他的危机感源于他知道,北元三大汉军世家,此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忽必烈的重臣、北元帝国书枢密院事、中书左丞董文炳于去年九月去世。汉军的三大世家,现在实际上以董家为首。董文炳的去世,意味着他们在朝中少了一个主要的支柱。而山战败,更为这种情况雪上加霜。

    汉军三大世家实际上也有区别,其中定兴的张家和永清的史氏关系要更密切。这一是因为在地理上双方原先靠的比较近;另一个则是,他们实际上都属于生活在辽帝国领土上、已经几百年的汉人,并没有宋人的背景。这也是北元帝国放心让他们领兵的原因之一。

    此外,当年永清的史氏在面临生死存亡之时,张柔还曾拔刀襄助。

    “真定武仙杀其帅史天倪,其弟(史)天泽使来求援。柔遣骁将乔惟忠等率千余骑赴之,与仙战,败之。”

    所以,这就使得他们双方在私下里更亲密一些。

    而真定的董氏其实原先是北宋的遗民。这种细微的差别是导致他们在忽必烈建立元帝国后,行为上有些差异的另一个原因。

    定兴的张家在北元帝国经历了两次危机,严格意义上讲,第二次危机刚刚才过去。假如再来个第三次,整个家族很可能会有灭顶之灾。他们兄弟俩有责任、也必须把可能的危机掐掉在萌芽中。张弘范相信张弘正能明白这个道理。

    张家的第一个危机发生在张柔身上,这就是前面所讲的“孱赤台一夕暴死”之事。虽然张柔没有向任何人讲过孱赤台暴死的原因,而且发生这件事之时,张弘范甚至都还没有出生,但作为父亲最看重的儿子,没有人比张弘范更了解事情的真相,因为他非常清楚父亲的武功。

    作为当时北方最著名的汉人将领,张柔的武功无疑是很高的。

    “(元太宗)九年,……(张柔)复攻拔洪山寨,寨据山顶,四壁斗绝,柔肉薄而上,其垒。”

    从这段记录中,我们能不能猜测张柔会轻功?真的不好说啊。

    蒙古人当时对孱赤台的“暴死”,不可能没有怀疑。但怀疑归怀疑,只不过他们找不出证据,可张柔却陷入一个危险的境地。蔡州之战他率五千精锐攻城,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既然攻城,为什么蒙古军的其他部队没有配合与支援呢?反而要宋军前来为他解围?

    为了消除蒙古帝国的怀疑,也为了家族的利益,张柔只能四处冲杀,彻底沦为他们的工具。直到他找来另一个人,在这个人的帮助下,才算真正摆脱了这个危机。这个人就是他请来教导他孩子的北方大儒郝经,而郝经恰恰是后来忽必烈身边最重要的三个汉人谋臣之一。

    当时间进入至元十六年六月,也就是宋景炎四年六月期间,张弘范又收到了泉州蒲寿庚被琼州水师劫掠的消息。他再度翻看了那份张弘正写下的记录,在盯着东所说的“现在我们是打不过你们,但以后呢?五年,十年,甚或二十年以后,还打不过你们吗,不见得吧?”和“二十年时间朕能复国”这几句话看了很长时间之后,他写了三封信,分别派人送往大都和广南西路的史格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