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较功遭暗算负创跳崖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

    “阿弥陀佛!”无为庵主双手合十“看起来,的确是错不了,这个向阳君不是擅施‘太阳神功’么?其手法正与那个红羊老人非常近似。”

    夏平江冷冷地道:“所以,那位毕无霜千里迢迢地找他,而向阳君也在千方百计地躲着她”

    无为庵主讷讷道:“对了,正是如此,只是炼魂先生,如有意复仇大可直接找到当年伤害他的正主儿红羊老人兴师问罪,又何必寻找对方弟子?”

    “因为他不知道红羊老人的住处!”夏平江一语中的地说道“正因为这样,那位毕姑娘才会苦苦追个不休。”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认为夏平江这一猜测极是中肯。

    夏平江微微笑道:“非但如此,以我所见,毕无霜直到现在也只能对向阳君心存怀疑,怀疑他是红羊老人门下弟子,却不能十分确定。”

    五柳先生频频点头道:“是以,她方才比斗时,会用冰魄神功加诸向阳君身上,希望他在忍耐不住之时,显露出师门绝功。如此一来,即可为她认定,嗯,这个猜测是对的。”

    “前辈所见极是。”夏平江点头道“只是偏偏这个金贞观十分谨慎,并不轻易现出他的师门绝功,毕姑娘一时拿他没有办法。”

    无为庵主道:“如果金贞观果然是那个红羊老人门下弟子,这件事是无论如何也掩瞒不住的。贫尼不解的是,这个金贞观武功至高,以贫尼看来即使胜不过那位毕姑娘,却也不会在她之下,何以在见面之初,就不想与她动手,处处怕她三分?”

    夏平江点头道:“这一点我也注意到了,情形的确是如此”

    无为庵主道:“为什么?”

    夏平江摇头苦笑。

    邓双溪却插口道:“在下倒可能猜出一二!”

    众人情不自禁地把眸子向他注视过去。

    邓双溪微微笑道:“因为毕无霜有恩于他。”

    这一点显然是人们所不知,而又急欲想知道的。

    邓双溪道:“据我所知,向阳君金贞观有一次途经苗疆,罹染了百年罕得一见的桃花毒瘴,返程时中途病倒。性命垂危之际,幸亏遇见了这位毕姑娘,据说毕无霜以她本门中的冰魄玄功,将金贞观身上的瘴毒驱除干净,二人”

    他说到这里,以手捂唇,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微微笑了一下,没有再说下去。

    五柳先生甚是费解地看了一旁的无为庵主一眼,无为庵主又偏头去看夏平江。

    夏平江眉头微微一皱道:“怎么不说下去?”

    青冠客邓双溪微微一笑,耸耸肩道:“这个再说下去,可就有失忠厚了。”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要说下去“我也是道听途说罢了,据传二人经此一段会合之后,竟然结下了深交,曾在黄鹤楼游玩多日,一路结伴南来据说,毕姑娘年轻无知,还吃了姓金的暗亏呢!”

    无为庵主听到这里,情不自禁地双手合十,低低地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无量佛,罪过,罪过!”

    五柳先生冷笑一声,摇头道:“荒唐,荒唐,这定是那好事者造谣生事,损人清誉,老夫万万不信。”

    夏平江也苦笑着频频摇头,当为无稽之谈。

    青冠客邓双溪道:“这件事后辈起初也是不信,只是观诸他二人的行动不过,金贞观是在逃避毕无霜这一点是真的。”

    夏平江道:“金贞观所以逃避,是因为了解到毕姑娘的身份,生恐泄露了师门隐秘,使其师受害”

    无为庵主频频点头道:“不错,这一点可以认定。这么看来,那位毕姑娘已经认定了红羊老人是向阳君的师父,无论如何是放他不过了看来此事正是方兴未艾;以后的发展,更不知要演变到什么地步?”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顿,转向五柳先生道:“这件事,五柳施主是否可以居中代为化解一下,不要把事情越闹越大。这么一来,未尝不是为武林造福啊!”五柳先生叹息一声,苦笑道:“庵主所说甚是,只是老夫行动不便,年事大了,这件事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再说,只怕我们即使有心化解,也是无能为力,倒不如退而静观其变的好!”夏平江点头道:“前辈说得不错,此事涉及他们双方师门仇恨,只怕任何人也无能为力,更何况双方事主都是不易招惹的人物,一旦劝解不当,惹火烧身,岂非更为不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不过问的好。”

    说到这里,他遂转向青冠客邓双溪:“邓少侠既已与向阳君结上了梁子,令师钟四先生,又在坐关之中,我看,这件事且莫掉以轻心,宜早日返回青城,说与今师知道,早谋对策为好。”

    青冠客邓双溪冷笑道:“哼,我倒是无惧于他,敝门目下又适当青城集会之日,各方前辈都聚在师门之中,金贞观不来便罢,真要是来了,却也叫他来得去不得!”

    各人都曾眼见他先时对向阳君之惧怕,此刻忽然又换了另一副面貌,心中都不禁对他甚是不齿。

    好端端的一番盛会,想不到竟然会演变成如此下场。目睹着现场几个负伤的人,每人心中都罩下了一层深重悲哀。

    一片浪花卷向平沙,连带着舢舨也搁了浅。

    船板上的那个黑衣少年,像是才由梦中惊醒一般,突地抬起头来。

    他左右顾盼了一下,才背好了简单的行囊,拿起棍棒,迈步跨上沙岸。

    大片沙鸥随着他跨上的脚步,蓦地扬天飞起,雪白的羽翼闪烁出一片银白光华,景象十分壮观。

    少年握着棍棒前行了十几步,打量着眼前情势,长长吁了一口气“江山如此美好,为人当自强不息!”

    一番雄心壮志,就在这时霍地涌上心头。

    足前一方石碑,刻着“江夏地界”四个字。

    少年缓缓点了一下头,心里忖着:“这一回总算到了鄂楚地面了。”

    这个少年身高体壮,看上去绝不显得丝毫呆板。他留着时下人少见的长发,宽额厚颔,年岁甚轻,顶多不超过二十五岁,却在下颌上蓄意地留有一丛黑黑的胡子,这一丛胡子也许是用来掩饰年岁的。

    他就是达云寺侍奉静虚上人的侥幸不死的那个“培空”居士,俗家名字叫郭彤。

    他虽有志出家,只是偏偏与佛门缘分不大,在庙里住了两三年的时间,依然是个俗家子,连最起码的剃度大礼都不曾行过,至今头上还顶着那“三千烦恼丝”

    静虚老上人圆寂归天之后,他好像一下子感到与佛门绝了缘“达云寺”无论如何住不下去了。况乎老和尚死前所交待的那番话,每一念及,就好像是一条无形的荆棘,用力地鞭挞着他。

    这一口气实在咽不下去,他才辞别了寺院,一个人闯荡江湖来了。

    也许是在庙里住久了的缘故,平素习惯了宁静的生活,此番步入江湖,便显得不甚合群,最喜欢单独行动,了无牵挂。

    顺着这一溜沙岸,他一径大步向前走来。

    远远的看见一座亭子,亭角上插有酒帘儿,和风下那招儿随风招展,衬着大地里青青的稻禾,勾画出富庶太平。

    郭彤足下加快了步子,却见亭子里摆设着几个座位,正有几个人在那里饮酒用膳,一对老夫妇和一个年轻的姑娘在招呼着。

    郭彤站在亭前停望了一刻,见那对老夫妇卖的是北方人惯食的煎饼,桌案上摆着几色卤味,老婆婆揭开大锅盖,锅里熬的是红米粥,香喷喷的逗人食兴。

    这些日子以来,郭彤早已开了禁,既然不是佛门中人,也就用不着再忌什么荤,有什么吃什么,倒也逍遥自在。

    老头子低头烙饼,老婆婆切菜,那个姑娘闲坐在椅子上做活计。

    她正在绣花,一来一往地拉着丝线,一对鸳鸯已经绣好了一半。一身蓝布衣,外面罩着一件同色围裙,足下是一双青布面子的弓鞋,腰肢细细,臀儿大大,再加上那对黑油油活动乱转的眼睛,真是好模样。谁要是被她瞟上一眼,简直就像是被她勾走了魂儿似的。

    座上客,那几双红眼睛,一多半在她身上转着。

    放下了手里的活计,她缓缓站起身来,对郭彤笑道:“客人请坐,要吃些什么吧?”

    郭彤点点头,走进了亭子,放下了手上那根枣木棍。

    老婆婆走过来抹桌子,不说什么,丢下一个盘子,里面是切好的卤菜,又端过来一个竹筒,里面是满满的一筒清酒。

    郭彤原来不打算喝酒的,见状也无可奈何,一面斟着酒,心里却有一种罪恶的堕落感觉,离开山寺不过个把月的时间,非但开了荤戒而且也开了酒戒,实在是有点不像话。

    然而,不可否认,酒这玩艺儿,确实是排愁解忧的好东西,一杯在手“自比侯王”排遣了几许怆伤寂寞,又抚顺多少无可奈何!

    他满满斟了一杯,方自端至唇边,外边传来一阵疾促的马蹄声。

    三匹快马,一黑二黄,陡然由正前方的山坳子里绕出来,不及交睫的当儿,已临眼前。

    好快的速度。

    马上客,两男一女,一老二少。一马当先,骑在最前面那匹黑马上的老汉,看来七十开外的年岁,花白的长须飘洒胸前,肤色黝黑,色作古铜。一身紫缎长衣,头戴着同色风帽,两根风瓴顺耳下垂,好一种豪迈劲儿!

    他身后的一双男女,各跨着一匹黄色骏马。看来,年岁都不甚大,男的顶多二十**,女的不过二十出头;男的身着蓝衣,背着一口大刀,生得膀大腰圆,浓眉大眼,俨然是个魁梧汉子,与他并骑的那个少女,称之为少*妇比较妥当。

    那年头儿,姑娘与已婚的妇人无论发式和服饰,都有显著的不同。

    单看眼前这个年轻妇道人家,上身水红色小袄,腰侧系着一条粉绸子汗巾。那张清水脸,看上去不见些许毫发,显然是开了脸。她宫样娥眉,盈盈秋水,端的是一副好模样。

    这个女子,看上去是一个“练家子”马鞍子旁边系着剑,身上还背着一盏弓,那弓朱胎红穗,两端各系着一个小小银铃,随着马走之势,叮铃铃响个不休,甚是悦耳动听。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郭彤抬头注视的一刹,三骑快马已来到了亭子脚下。

    为首那匹大黑马上的老者,一只手力带马缰,胯下黑马长啸了一声陡地停下来,身后男女二人也都相继勒住了缰。

    长须老者圆睁着一对虎目,打量着面前这个亭子。鼻子里冷哼一声,用浓重的湖北口音道:“是这里么?”

    蓝衣汉子大声道:“不错,就是这里!”

    说罢,这个年轻汉子首先翻身下马,右手轻轻在鞍上一按,壮健的躯体“刷”地扬起,云也似地飘落在亭子跟前。

    紧随在他身后的那个红衣少*妇,也翩然下马。

    最后才见那个紫衣老者扳鞍认蹬,慢慢翻身下来。亭子里一直在烙饼的那个老头,慢吞吞地走出来把三匹马拉向一旁拴好。

    郭彤发觉到那个烙饼的老头儿竟是一个驼子,右边颈侧还有一道清楚的疤痕。

    紫衣老人向着驼子抱了一下拳,朗声道:“打搅、打搅,我们爷儿三个要在你这酒亭子里等一个人,请再腾出一个座位来。”

    驼背老人看了老少三人一眼,转过身子来,走向亭子里,清理出了一个座位。

    紫衣老人又道了一声打搅,才同着那一对看似少年夫妇模样的人走进亭子里坐下。

    驼背老头儿很快地切来了一大盘菜,拿来了酒。

    蓝衣青年斟上一碗,双手送到紫衣老人面前,道:“请爹先用!”

    紫衣老人接了过来,点了点头。一只手捋开了长须,一仰脖子,一口气把那碗清酒喝得点滴不剩,放下碗赞声道:“好酒!”

    蓝衣青年又为他斟上一碗,老人还是饮了个干净。

    他一口气喝了三大碗,才放下碗,摇着手道:“行了,不能再喝了。”

    郭彤眼看着他这般豪饮法儿,不由吓了一跳,自这老少三人现身之初,他就看出了对方大有来头,只是不知道是哪一条道上的。其实,他已观察出来了,就连那个卖酒的驼背老人也绝非寻常之辈。

    郭彤虽然自幼习武,练会了一身好功夫,为人却笃实忠厚,最不喜欢在人前显露。自从达云寺遭劫之后,他更体会到“武学”有如大海之浩瀚,自己那一点功夫,要是遇见了像向阳君那样的行家,简直是不堪一击。何况逃难之身,哪里敢微露痕迹。

    正因为有此一惧,所以他一路行走,好比苦行头陀晓行夜宿,不敢多生一事。这时,他眼见着这几个人的来到,就下意识地预感到在这座酒亭内将有什么事情发生。

    紫衣老人连喝了三碗老酒,身上一阵子发热,站起来将一件长披风脱下来。

    他那一双炯炯光彩的眸子,直直地视向卖酒的驼背老人,嘿嘿笑道:“还没请教老兄大名怎么个称呼?”

    “小老儿不敢当。”驼子回过头,拱拱手,脸上堆着笑容道“老汉姓岳,在此江边卖酒,很有些年头了。在家里行六,这里人都管我叫‘岳六’,老太爷太抬举了!”

    紫衣老人“嗤”地笑了一声:“岳老兄太客气了”

    他那双颇具光华的瞳子,转向在一旁擀面的老婆婆,只见那婆子一头花白乱发,鸡窝似的蓬松着。看上去,全身没有四两肉,瘦得皮包骨头,一身肥大的灰布裤褂,穿在瘦骨支离的躯体上,显得很不相称。

    这婆婆虽然瘦,干起活儿来却是十分利落。运起擀面杖来,大块的面三下五下就压成了平平的一大片。

    这种小小的动作,一经落在行家的眼里,立刻就看出来异于一般。

    紫衣老人的那双眼睛,又移向绣花的那个姑娘。姑娘瞧了他一眼,挺不得劲儿地把身子转了过去。

    紫衣老人微微一笑,慢吞吞地对那个蓝衣青年道:“云飞,咱们三楚地方,自古以来,就不让燕赵专美于前。就拿近三十年来说,咱们江汉地方就出了不少英雄豪杰。”

    被称为“云飞”的蓝衣青年,点点头道:“这个儿子知道,譬方说,蛇山二老,汉水东西两岸的郭、云二姓,在三十年前就饮誉江湖武林了。”

    那个红衣少*妇听到这里,抿着小嘴微微一笑道:“当然,这些人尽管成名甚早,却不能跟我们‘西门’世家相提并论。”

    蓝衣青年在她说出“西门”家姓时,忙以目示意,却已慢了一步。

    即见正在煎饼的那个驼背老人,忽然顿了一下,有意无意地回了一下头。

    擀面的老婆婆也似怔了一怔,停住了擀面杖。

    紫衣老人呵呵一笑,大声道:“玉英,你果不愧是我们西门家的媳妇儿,倒会在自己脸上贴金。不错,我们‘西门’一家,在江汉成名甚早,一向被武林倚重,推为江汉地面正道魁首,不过,这也只是地方上朋友抬爱而已。”

    被称为玉英的那个俏媳妇儿,抿嘴笑道:“你老人家也不要太客气了,在这三楚地面上只要一提起咱们西门家,谁不夸上一个‘好’字,要是再把老爷子你单手托塔西门举的大名抬出来,只怕连三岁的毛孩子,也都知道呢!”

    紫衣老人被自己能说善道的媳妇这么一捧,顿时心花怒放,手捋着长须哈哈大笑起来。

    蓝衣青年见父亲被妻子捧得如此开心,当下双手持壶又为父亲斟满了一杯,同时也注意到了驼子夫妇听到西门举吃惊的神态。

    那个叫岳六的驼子,终于忍不住回过头来,向着西门举瞄了一眼。

    紫衣老人西门举拿起酒碗,喝了一半,向儿子示意地摇摇头道:“不能喝了,正事要紧,误了事可就划不来了。”

    蓝衣青年道:“爹爹沧海之量,几杯酒还在乎么?”

    一边说一边为父亲斟满了酒。

    单手托塔西门举道:“倒不是在不在乎,要是平常,爹就是再来上两大坛子也醉不了。只因今天等候的贵客,关系非同小可;酒能乱性,一旦语无伦次,唐突了贵客,可就显得我们爷儿们徒负威名了。”

    他说到这儿,遂将杯中余酒溅泼向地面。

    这时,驼子岳六把一盘炒好的猪肝双手奉上,嘿嘿笑道:“老爷子吃点菜吧,这猪肝是早上才送来的,刚杀的猪,最新鲜不过了!”

    单手托塔西门举点头笑道:“好、好,偏劳,偏劳!”

    驼子把一盘炒猪肝放下来时,似乎忽然发觉到紫衣老人的眼神不对,赶忙把伸出的手收回来,但是晚了一步。

    又岂止是紫衣老人一人,就连蓝衣青年夫妇二人也注意到了,那个驼子的每一只手上都少了一根食指!

    这逼尴尬形象一经落入紫衣老人西门举的眼睛里,顿时微微一惊。

    是时,那个驼子一声不吭地转身离开。

    紫衣老人西门举低笑了两声,看着儿子道:“云飞,方才爹爹曾经谈到咱们三楚地面上,多的是卧虎藏龙之人,除了玉英提到的那几位之外,你还知道有些什么人么?”

    驼背老人正在切黄瓜,忽然停下刀等着听下文。

    被称为“云飞”的蓝衣青年,像是明白了父亲的意思,眼珠子一转,道:“爹爹问的是黑道还是白道上的人物?”

    单手托塔西门举“哼”了一声,道:“你就说说黑道上的人物吧!”

    蓝衣青年西门云飞道:“这个”

    他又低头微忖,接着道:“据儿子所知,名声最响的大概是碧竹堡的那个老无常谢天九吧?”

    “哼!”西门举摇了摇头,冷笑道:“谢天九只不过是官面上犯了案,名声大一点而已,要谈到手底的功夫,他恐怕还差得远呢!”

    说到这里,那个叫“玉英”的俏媳妇立刻接口道:“玉面哪吒褚盛,大概可以算得上一个吧?”

    单手托塔西门举低哼一声,点点头道:“不错,这个人我曾与他见过一次,手底下很有些功夫,却也够不上一流。”

    西门云飞插口道:“爹爹的意思,莫非”

    “嘿嘿,”西门举低笑了两声,道“你们到底年轻,阅历不丰,远的不说,咱江汉地面上,就有手底下功夫极高、官府始终对他们没有丝毫办法的黑道高人!”

    玉英脱口问道:“是谁?”

    由于这番对白说得声音甚大,不禁引起了整个亭子里的人的注意一旁的郭彤在留意,另两桌酒客在注意,就连卖酒食的驼子夫妇和那个正在绣花的少女也在留神聆听。

    单手托塔西门举有意无意地瞟了那个驼子的背影一下,慢吞吞地道:“这个人姓岳单名一个‘罡’字,人称云里翻”

    才说到这里,那个擀面的婆子,忽然大声地向那个年轻姑娘叱喝道:“快点把饼端去给客人,不要傻愣着啦!”

    姑娘答应了一声,放下活计,姗姗站起来,把烙好的饼放到盘子里,送了过去。

    单手托塔西门举打量着这个姑娘,笑道:“有劳,有劳。”

    姑娘被看得怪不好意思的,把饼往桌上一放,红着脸转身走开了。

    那婆子却又大声道:“看看灶里,大概得添火了。”

    驼背老人插口道:“那一桌客人的水饺也该要下了,快下吧。”

    姑娘答应了一声,赶快走去下饺子。

    原本一句话也不说的这对老夫妇,忽然间话变得多了起来,你一句我一句地说个没完没了。见此情状,紫衣老人西门举,脸上情不自禁地现出了微笑。

    他咳嗽了一声,重拾起刚才的话题道:“云飞、玉英,刚才我们说到哪里了?”

    玉英马上接道:“老爷子刚才提到了一个叫云里翻岳罡的黑道人物。”

    单手托塔西门举点头道:“不错。”

    玉英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鄂中巨盗!”

    西门举说这四个字的嗓音特别大,终于压过了驼子夫妇的对白,在座的人也都静了下来。

    单手托塔西门举微微笑道:“你们是不知道,这个云里翻岳罡是个巨盗还不说,就连他的妻女也都不是简单人物!”

    听到这里,驼子忽然咳了一声,大声招呼老婆子道:“婆娘,快来啊。水开了,好下饺子啦。”

    老婆婆又招呼女儿道:“丫头,水开了。”

    郭彤是个有心人,对驼子夫妇的言谈举止是都注意到了。

    紫衣老人西门举继续说道:“据说那个岳罡的妻子叫‘雷姑婆’,女儿叫‘玉罗刹’。这两个女人都有一身好功夫,父女三个人,每次作案都是联手以赴,干得天衣无缝”

    他哈哈一笑,接下去道“多年来,这父女三个干下的买卖多不胜数,没听说有一件案子犯在官捕手里;直到如今,他们还优哉游哉地逍遥法外,称得上江汉地面传奇的黑道人物了!”

    方说到此,驼子婆娘又端上了一盘菜,笑着道:“哎哟,这位大爷,你说的这些可是真的呀?咱们这个地面上真有这么一窝子强盗呀?”

    驼子岔口道:“老婆子,你管这些干什么呀,快烙你的饼去吧!”

    老婆婆吐了一下舌头道:“这位大爷说得活龙活现,就好像他老人家亲眼看见过一样,真吓死人了!”

    这婆子一面说一边摇着头,干她的活儿去了。

    紫衣老人西门举鼻子里“哼”了一声,笑道:“婆婆你说对了,老夫真还有缘见过他们呢。”

    那个婆子原已走向灶边,听了西门举这么说,又回过头挑着秃眉毛道:“啊,你老真地见过他们?”

    单手托塔西门举一哂,道:“岂止见过,我还跟他们说过话呢。”

    驼子夫妇禁不住彼此交换了一下目光。

    那驼子冷冷一笑,手下一阵乱刀,剁得砧板乒乓乱响。

    驼子手上在剁肉,嘴里却不闲着,打着一口浓重的湖北腔道:“山不高云高,地不转水转,外边走的人,牙巴骨得咬得紧紧的。这就叫‘口有口德,人有人缘’,今天你伤了人家,下一次人家要是伤了你,可就不划算了”

    虽然是双刀在砧板上剁得山响,这几句话却说得再清楚不过。

    郭彤在邻座上冷眼旁观,早已看出了眉目。这时,从驼子嘴里听见了这番话,心里狐疑不已。

    “哼,”他心里忖思着“原来这驼子夫妇,连同这个姑娘都是黑道上的人物!”

    方才紫衣老人那番话,岂不是昭示这小酒馆一家人的身份?那个驼子,正是声名狼藉的巨盗云里翻岳罡,婆子就是雷姑婆,那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姑娘,也就是西门举嘴里的玉罗刹

    郭彤心里盘算着,边撕着饼往嘴里送,边仔细端详这一家子人。

    驼子方才说的那番话,一般人或许认为他是没话找话儿,可紫衣老人等听得十分认真。

    这下可好,那驼子分明向紫衣老人西门举叫起阵来了。言下之意是要他守口如瓶,少泄露人家的隐秘,当然略带有“威胁”的意味。

    紫衣老人西门举听了,呵呵一笑,道:“老兄这是在给哪一个说话?说的可真是金玉良言啊!”驼子双手抡刀,霍霍生风,眼睛却不看紫衣老人一眼。

    眼睛不看,嘴里却高声道:“好说,我驼子这是在念牙痛咒儿,老爷子你多心了嘿嘿这地面上哪一个不知道你西门大爷呀,你老武功好,德高望重,就拿方才你老所说的那一家人吧,他们能够逍遥法外活到现在,那还不是你老人家的一番德意,要不是你老人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驼子就敢打一千个赌,那三个贼皮哪里还能够活到现在?只怕早就在老爷子的宝剑下丧生了!”

    这番话说的可是智巧之至,一顶高帽子戴在了西门举的头上。

    单手托塔西门举哈哈一笑,抱拳道:“好说、好说,掌柜的你太客气了,想我西门举在江汉地面上,不过是承诸武林道上朋友的爱戴,才有今天一点虚名,手底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真功夫。瞒得了别人,瞒不过足”

    “足”字后边的“下”字,还不曾说出,驼子忽然“啊哟”一声大叫,插口道:“老太爷可真会说笑话,在这江汉地面上,正如刚才贵亲戚所说,就连三岁的孩子也都知道老太爷的大名呀!”

    一旁的老婆婆搭口道:“说得是呀,就连我这个一天到晚操持柴米油盐的老婆婆也对你老爷子敬畏得很,名字如雷灌耳,别个人就用不着说了!”

    单手托塔西门举嘿嘿一笑,道:“这可全是道上朋友的爱戴,尤其是那岳氏老夫妇见爱;否则的话,只怕老夫这几年的‘暗镖’买卖,是不会这么便当的。”

    扫描校对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