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老子字什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才发觉只顾生气去了,正事没办呢。宋璟是回来奔丧的,如今还不知道叔父埋在何处,宋府也让官府给封了。

    宋璟正寻思还要不要进去,钱琳出来了。

    现在的钱琳,等于是给徐驰擦屁股的,徐驰砸了场子,钱琳是要救场的。钱琳对徐驰没有恶感,对他的小伎俩还有些佩服。再说了,县太爷的位子稳当,他这个主簿的位子也稳当,县太爷的位子不稳当,他也可能卷铺盖走人。于人于己,出于维稳的需要,钱琳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处理宋御史家的丧事。

    钱琳陪着气冲冲的宋璟去操持丧事不说,单说徐驰被钱琳吵醒了,本来满心不愉快,后来强迫馨儿泄了火,又将宋御史骂了个狗血淋头,心情一下子拨云见日,无比顺畅起来。徐驰天生是当混混的料子,不吵架不打架憋的难受,吵过一架就好多了。

    徐驰的好心情没有维持太久,衙门外又响起了鼓声。

    或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缙云城内,或者城外附近,反正是离衙门近的地方,一旦有鸡皮蒜毛的小事,就来击鼓鸣冤,让徐驰烦不胜烦。如果缙云百姓都这样搞事,徐驰就不用睡觉了。

    照例等衙差们摆好阵仗,百姓来了个七七八八之后,徐驰才升堂问案。

    不问不知道,一问之下,争执的双方都是原告。一方是城东的大地主冯济源,告对方赖租不缴;一方是租种冯济源土地的佃户韩小初,告对方强抢民女。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在堂上辩驳起来。

    原来,韩小初租了冯老财二十亩地,碰上今年的旱灾,颗粒无收,眼看就有断粮之虞。无可奈何之下,便将大女儿韩可可拿到集市上插标开卖,原本指望卖个十多两银子用来交租和度荒年。

    此事让冯济源知道了,就要韩小初将韩可可卖与他,冲抵田租。韩小初嫌价低,只抵田租的话,卖了女儿之后一家老少还是得饿死,当然死活不同意。冯济源动了怒,便指使家奴强抢。为这事,双方在集市上闹将起来,各说各的道理,一闹就闹到了县衙。

    这样的事在古代是司空见惯的,都合乎情理,不存在哪个合法哪个非法。徐驰不是历史学家,自然不懂当时的法律和社会状况,一听之下,就肝火上涌,义愤填膺,猛一拍镇堂木,大怒道:

    “大胆刁民韩小初,虎毒都不吃自己的儿女,你他-妈-的,为了交租,为了自己活命,竟然贩卖自己的女儿——来人呀,给老子重打三十板子!”

    几个衙差似有不忍,却又不敢抗拒县太爷的命令,只好上去将韩小初摁翻在地,预备行刑。

    这时,从外面人堆中冲进一个小女孩来,扑到韩小初身上,用身体护住韩小初,求饶说:“大人,别打我爹,要打就打奴家吧,是奴家自愿卖身为奴的,不关爹爹的事……”

    那女孩身体瘦弱,面黄肌瘦,却自称奴家,想来年纪不会太小,当在十三四岁之间。古代女子十三为金钗之年,十四为豆蔻年华,没有十三四岁,一般不会自称奴家。

    徐驰审案从没搞过刑讯逼供——高涧除外——民事诉讼更用不着打人,原本只是恼火韩小初卖女求生,虽然心肠狠了一点,但可能也是没办法的事,并没打算真的开打。便示意衙差将韩小初从地上拉起来,说道:“看在你女儿孝顺的份上,暂时不打你,但是你要找一个让我不打你的理由,否则的话,照打不误。”

    那韩小初不过三十余岁,但长期的劳作与营养不良使其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了不少。韩小初跪在地上哀告道:“禀太爷,草民也是没办法呀,草民不将大女儿卖了,草民一家六口都得饿死。俺家可可又勤劳又孝顺,卖给大户人家当使唤丫头,草民心里也是万分的不舍。但卖给大户人家好歹能填上肚子,又能接济可可三个年幼的弟妹,总好过跟着草民饿死强呀……”韩小初涕泪俱下,泣不成声。

    武周时期,中原及南方一带,虽暂时没有战乱,但土地兼并严重,广大百姓无田可耕,一遇灾年,卖儿鬻女的不在少数。像韩小初一家六口,除开韩小初夫妇,大的韩可可才十三四岁,下面还有三个更小的,一个劳动力要养活六张嘴巴,加上没有自耕地,靠租种为生,顾了上顿没了下顿,日子捉襟见肘。卖掉韩可可,一则可缴清田租,二则可供剩下的五口人得以度过荒年,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总好过一家全部饿死,或者易子而食的惨剧。

    看起来韩小初确实没什么错,并不是徐驰所想象的“虎毒不食子”,卖自己的女儿也不违法。既然韩小初无过错,那就是冯济源的问题了,所以,徐驰的注意力又转移到了另一方的身上。

    冯济源五十有余,体态臃肿,确实符合地主老财的形象,见县太爷阴冷的目光转到了自己的身上,不等县太爷发话,自己赶紧鸣起冤来:“太爷,小人也没错啊——自古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韩小初租种小人二十亩地儿,小人一年才收他两贯铜子,缙云附近都是这个价儿,小人并没多收呀!至于韩小初诬告小人强抢民女,那更是没有的事儿,小人不过是想拿韩可可冲抵今年的田租——若是韩小初能付得起田租,小人决计不会如此的呀——”

    看来一个比一个都冤,徐驰冷笑道:“你们两个都没错,难道老子错了?”

    冯济源住得离县衙并不远,徐驰升堂问案他也经常来观摩的,知道县太爷的举动往往出乎意料之外,虽不能以常理度之,但他绝不是一个糊涂的县令,也不是一个动辄用刑的县令。冯老财是个人老成精的人,对徐驰的习性拿捏得极准,赶紧自承罪过:

    “大人日理万机,勤政爱民,何错之有?都是小人的错,小人不该为一件小事来麻烦太爷,是小人该死,小人愿受太爷责罚。”

    “嘿嘿,嘿嘿,”徐驰嘿嘿直笑。徐驰不是圣人,而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和所有平常人一样,都爱听奉承的话,“既然你错了,那你错在哪里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