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凤阁鸾台两侍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那陈秦的官便是。”

    “小事?一个缙云是小事,两个缙云是小事,朕的一千多个缙云都是小事,那你告诉朕,甚么才是大事?”皇上的语气明显很不满意。

    武三思低下头去,心里却在想,皇上不知吃错了甚么药,为了屁股大的一个官,为了屁股大的一点事,犯得着把两个宰相都叫来吗?罢了那个陈秦的官不就结了?

    狄仁杰微微一笑,说道:“禀陛下,微臣听说,今年江浙一带大旱,颗粒无收,要不微臣去走一遭,顺便看看那个胆大包天的陈县令,如何?”

    听狄仁杰一说,则天皇帝不由嘴角泛出一丝笑意,笑骂道:“你这个老滑头,给朕做了三个月的宰相,屁股又坐不住了?又想开溜了?”

    皇帝明显有些厚此薄彼,对自己的侄儿,一贯是冷嘲热讽,对待外臣,她还是很注意分寸,很注意笼络人心的。

    “回奏陛下,那个陈秦乃是微臣举荐的,微臣有失察之罪,怪不得梁王大人。”狄仁杰讨起武三思的好来。

    当然,武三思大人同样是大人大量,“微臣也是举荐了的,怪不得狄公一人。以微臣愚见,朝廷另行委派即可,不必大费周章。”

    武三思武崇训父子二人,性格大相径庭,武崇训意气用事,而他老爹却是极老谋深算的一个人。武三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大智若愚,刚刚皇帝批评了他不该拿“小事”来处理问题,但武大人依然我行我素,一条道儿走到黑,依然认为“不必大费周章”,依然认为随便处理一下就行了。

    皇帝冷笑道:“一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箩筐,亦无功名在身,门荫更是无从谈起——就因为糊里糊涂蒙对了一个案子,竟得我朝两大宰执的举荐。如今捅出了乱子,轻轻一句‘不必大费周章’就完事了?”

    两大侍郎不敢反驳,只有唯唯诺诺的份儿。

    不怕穿越者再怎么草包,再怎么混蛋,那种逆天的运气,远不是一般的武周土著所能比拟的。捅篓子的是徐驰,背黑锅的是武三思和狄仁杰。

    徐驰远在缙云,武狄二人却近在眼前,年迈的皇帝自然拿他们当出气筒了:“明里一看,两大宰执为朕不遗余力举荐英才,实际如何?堂堂大周竟无可用之人了么?”

    当初武三思举荐徐驰,不过是卖张元瞿一个人情,略事拉拢而已。而狄仁杰则有点同道中人的想法,徐驰善断,他自然乐得抬举。

    狄仁杰笑道:“陛下息怒,情形到底如何,尚不得而知,其中或许有些出入,也是在所难免的。”

    则天皇帝道:“狄阁老莫非认为周瑰是无中生有,有意诬陷陈秦不成?难道括州刺史还敢欺骗于朕?”

    “周刺史的奏折,在微臣看来,至少有些言过其实——圣上想一想,陈县令上任不足半年,哪来的积案如山?江浙大旱,赋税尚且无从收缴,缙云哪来的余财大兴土木?仅凭此两点,微臣就认为,周刺史的奏折,断然不可全信。”

    狄仁杰果然名不虚传,从一份简单的奏折,就能分析出许多的疑点。

    “嗯,狄阁老之言不无道理,那二位认为该如何处置?”则天皇帝神色稍缓,问道。

    武三思道:“监察御史宋璟此前赴缙云奔丧,不日即可返回。待宋璟回朝之后,便知端倪,到时再作处置不迟。”

    “宋御史有孝服在身,对缙云之事恐怕难有了解。皇上不若另行派人去缙云走一遭,一则体察灾情,二则看看那陈县令,到底如何。”站在皇上身后的张易之说道。

    武则天问道:“朕派何人去缙云为好?”皇帝拿不定主意了,听狄仁杰与张易之一说,派人倒成了势在必行。

    狄仁杰不敢吭声了,刚才自己自告奋勇时,被皇上斥责为“屁股坐不稳”,自然不好意思再次请缨。

    “微臣愿往,”张易之道:“二位相爷事务冗繁,抽不开身,微臣倒是清闲得紧。此行也只作微服私访,旨在暗中打探。微臣人微官卑,不致于惊扰到地方。”

    刚当上控鹤监内供奉的张易之,何止是“清闲得紧”,简直就是“闲的蛋疼”。他这样的内供奉,说穿了就是彻头彻尾的小蜜,主要工作便是吟诗唱歌给皇帝解闷,外加捏腿捶背、推油侍寝。按理说,这工作应该是个美差,劳动强度低,工资待遇高,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张小蜜服务的对象是当今皇帝,虽然皇帝保养得宜,但毕竟年逾七旬,不能尽兴不说,工作久了多少有些反胃。

    悲催的是,张小蜜不管怎么反胃,还不能跳槽,不但不能跳槽,还不能兼职。你这个内供奉就只能供奉皇帝一个,你想多供奉几个,连门都没有。既不能跳槽,又不能兼职的张供奉,是多么的渴望出差啊。如今皇帝要派人到缙云,机会稍纵即逝,张供奉岂有不把握的道理?

    作为张小蜜的老板,皇帝自然知道下属的所思所想,心里肯定不能同意。但又不好打压下属对工作的积极性,所以一时半会不知如何回答,便踟蹰起来。

    武三思道:“难得张供奉有操心国事之心,为陛下分忧,微臣倒是认为,若是张供奉能体察地方,不但陛下放得心,我等同僚亦是轻松不少。”

    狄仁杰也是颔首微笑,似乎很是赞成武张二人的主意。

    张易之自告奋勇,两位部门主管也同意,皇帝不好再反对。一点小事就派一个宰相去的话,弄一千个宰相都不够用。

    皇帝无奈首肯道:“既如此,张供奉走一遭,自无不可。去之前,先准备两道圣旨,只要那陈秦勉强还能应付,就赏他;若是太过不堪,就撤了他,不必另行报给吏部,耽误时辰。”

    皇帝的真实想法当然不是为了节省时间,主要意图还是控制张小蜜的权力。事先就拟好了旨,张小蜜在处理问题时就只能二选一,非甲即乙,非a即b,借以告诉他张易之,你不能仗着皇帝的宠幸,在地方上肆意妄为,随便插手地方的事务。

    武则天当皇帝,靠的不是美色,而是手段与智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