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 陈秦接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张易之领了五个侍卫,来到缙云县衙,不料徐驰却在工地上指挥工匠,雄心勃勃地规划他的新官邸。

    可怜的徐驰,满心准备在缙云任上生根发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没想到马上就会乌纱不保。

    来到新城区,眼前的一幕,令杀气腾腾的张易之忍不住笑出声来。

    缙云县令陈秦袒胸露腹,拿着一张图纸,正与工匠及民壮商讨着建房方案。陈秦那埋汰龌蹉的样子,令当惯了花瓶,天天锦衣玉食的张易之鄙夷不已。

    张易之心想,看来这小子不是当县令的料,天生就是劳碌命,老子就成全你罢。

    张易之面带微笑,抱拳道:“陈大人辛苦了——陈大人可否先歇一歇?张某有事和大人说。等张某将此事说完,大人想干多久就干多久,干一辈子也由着你。”

    哪知道陈大人是个二百五,听不出张易之话里的机锋,道:“张五郎啊,你他娘的来得正好,老子正要找你呢——喂!喂!老钱,你他娘的跑哪里去了,把通告发一份给张五郎,让他学习学习。”

    张易之一愣:你竟然还有事找我?你小子不是自投罗网吗?抱着猫玩耗子的心态,张易之和蔼可亲地笑道:“陈大人找张某有何吩咐?”

    那边钱琳听到县令大人叫唤,连忙赶过来,将一份告示呈给张易之。

    张易之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大周缙云县衙关于城市建设闲置土地的处理办法及处罚意见的若干规定(草案)》”。

    张易之犯了傻,想不到自己满腹经纶,将这句话啃了半天也啃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问道:“陈大人,这个是甚么意思?大人何不明言?”

    “往下看,往下看,你他娘的水平也太低了,一篇告示都看不懂,你他娘的是白活了几十年。”徐驰想,老子写的都是大白话呀,有那么难懂么?

    张易之微笑着,看就看,老子且让你再神气神气,等一会老子让你欲哭无泪。

    张易之打定了主意,真的气定神闲地认真学习了起来。

    学习了好一阵,张易之终于明白过来:自己花三万贯买来的第一宗土地,已经被缙云县衙无偿收回去了。即就是说,地也没了,钱也没了,三万贯钱打了水漂。处理依据就是那个自己看不懂的“草案”。

    “草案”上规定:拍卖下来的土地,在半个月之内没有动工建设,县衙就要无偿收回,重新进入拍卖市场。

    张易之冷笑起来,道:“陈大人真的是好手段,银子也得了,地还是你的——搜刮民脂民膏且不说,你又多了一条强取豪夺的罪名。”

    这次轮到徐驰微笑了:“你他娘的别说胡话,本太爷对事不对人,二十几个买家都执行这个草案,公平公正,你他娘的不要想不通,自己寻短见,县衙概不负责。”

    徐驰好心好意给张易之拉皮条,张易之不但不领情,还恶言相向,徐驰早就想睚眦必报了。

    张易之哭笑不得,决定收网,不逗他玩了。

    张易之正了正衣冠,面容肃然,长身而立,威严地道:“罪臣陈秦接旨!”

    徐驰笑起来说道:“你他娘的,气量也太小了吧。三万贯钱就把你气疯了,至于吗?”

    四周围的工匠民壮,以及钱琳等县衙公人,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张五郎财大气粗的一个人,哪里那么容易就气疯了的?

    张易之从一个侍卫手中接过两卷黄布,打开其中之一,一看不对,便重新卷起来,插到腰带上,随即打开另一卷。

    原来,皇帝早有算计,担心张易之恃宠而骄,肆意妄为。临行时给了他两道圣旨,一道是贬了徐驰的官位,第二道则是维持县令的官位不变,另外加授朝散郎。张易之在处置徐驰时,只能非此即彼,二选一。

    张易之知道,皇帝虽然宠幸他,但并不相信他。其实里面的原因还要稍微复杂一些。

    高延福对年轻人徐驰很有好感,因为徐驰在明知道高延福是太监的情况下,还和他称兄道弟、打成一片。为了徐驰免遭无妄之灾,高延福向皇上进言,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纵使有错,也是无心之错,皇上以仁德治天下,贬其官就可以了,不必入刑。

    皇上也正好有这个意思,徐驰不管如何,却是凤阁鸾台两个侍郎举荐的。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处置得太严厉,两侍郎的面子也不好看。

    张易之在摆弄徐驰眼里的黄布时,其余的人却是大惊失色,心想,莫非这个张五郎真的是钦差大臣?

    封建王朝,黄色是帝皇家的专利,寻常百姓使用黄纸黄布是要砍头的。张易之大庭广众之下,声明要县令大人接旨,并且拿出了真家伙,自然是钦差无疑了。如若不是,那就是张五郎发疯了。不管如何看,张五郎都不像发疯的样子。

    张易之怒道:“混账,还不接旨,你想抗旨不尊吗?不想要吃饭的家伙了?”

    此时,张易之已经展开圣旨,只待陈秦跪下之后,便要宣旨的。

    众人不敢怠慢,前后不一地跪了下去。先是周萱钱琳赵裕民张翰陈楚等人,而后是一众衙差,再然后是数千的民壮工匠。

    圣旨如皇上亲临,还是挺管用的。

    不一会儿,东城工地上乌压压跪了一地。一则是封建王朝老百姓对皇权的敬畏,二则是众人的一种从众心理,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看前面的人跪下去了,也跟着跪了下去。

    有三个人没跪,一个是徐驰,一个是单绫,一个是王胡子。

    王胡子作为大周土著,是个比较“二”的人,本来打算跪下去的,看县太爷没跪,于是也跟着不跪。

    单绫是造反派,当然不会跪,这是大是大非的信仰问题,打死她也不会下跪。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