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章 王对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武功极高,加之平时训练有素,抱团厮杀起来,进退有据,虚实相宜,其实力亦不容小觑。单绫以一对五,虽不落下风,但一时之间,也难以占到便宜。

    侍卫的意图,单绫哪有不清楚的道理?有心脱离战团去卫护徐驰,无奈四侍卫死缠烂打,咬住她不放。

    单绫一急,也是急中生智,大喊道:“父老们都去保护县尊大人,这些人都是骗子,快快保护大人!”

    一言惊醒梦中人,赵裕民钱五等人赶紧带了一众衙差对另一个侍卫进行围追堵截,使其难以接近徐驰。

    数千的工匠民壮也是蓦然惊醒,几个月来,县令大人与他们一同赤膊上阵,一同吃饭咽菜,一同迎风撒尿,实打实的是个好县令。如今县令有难,岂有坐视不管的道理?民壮们拿起手中的工具,跟随衙差加入到围追堵截的队伍中。

    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任那侍卫如何骁勇,片刻之间,便陷入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

    人一多,胆子无形之中也壮大起来,手里有工具的,就在战团里层乱戳,没工具的,就在外边扇风造势。那侍卫左冲右突,在民壮有意无意的促成之下,终于与张易之及另外四个侍卫合兵一处。

    再看张易之,不到半个时辰,翩翩富家公子变成了惶惶落魄公鸡,发丝凌乱,衣衫褴褛,脸上也让徐驰抠出了两道血痕,可谓是狼狈不堪。

    冤有头债有主,张易之拿数千的百姓毫无办法,只得两只眼睛到处乱瞅,寻找债主徐驰。不找到徐驰还不气,一找到徐驰,张易之更是肺都气炸了。只见徐驰混在百姓当中,朝他挤眉弄眼的竖中指。

    张易之憋着一肚子的火无处发泄,只得朝五个侍卫吼道:“几个饭桶,连一个女人都对付不了,要你们何用?还不赶紧给老子撤了,丢人现眼的!”

    五侍卫如闻纶音,一齐跳出战团。高手过招,无分男女老幼,人多人寡,拼的是硬本事真功夫。五人虽赢不了单绫,但并不觉得憋屈,人家的本事摆在那里,五人全力应付,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也只能堪堪战个平手。

    单绫只要保得徐驰平安即可,自然不欲与人为恶。再说了,人家确实是正儿八经的传旨大臣,闹出人命来,事情越捅越大,反而不好收拾。一旦侍卫停了手,也便见好就收。

    张易之遥指徐驰,抖狠道:“姓陈的,算你厉害,咱俩走着瞧,老子不剥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老子就不是人养的!你好生等着老子,到时看看到底是谁厉害……”

    那边陈县令遥相呼应,大笑道:“好,一言为定,老子等着你——张大人走好,恕不远送,慢走慢走……”可恨的是,徐驰嘴里客气着,两只手一边拿着一道圣旨摆来摆去,摆出为老友送行的姿态。

    张易之领了侍卫,翻身上马,复朝括州驰去。打算调集括州府兵,抄了缙云县衙。

    张易之走后,缙云百姓复将徐驰围在中间,纷纷问道:“大人,圣旨上说了什么?您就念一念,让草民们开开眼好不?”

    大周百姓也挺八卦的,徐驰自然选择满足他们的善良愿望,手一招,“大家伙跟我来,本老爷当众宣读圣旨。”说着,分开百姓,爬到新修好的南城墙上,展开从张易之腰带上抢来的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念到此处,徐驰卡了壳,后面两个字完全不认识。徐驰急中生智,将圣旨粗略扫过一遍,明白了大体的意思,然后大声道:

    “皇上说,本老爷这个县令干得好,干得妙,干得非常出色,缙云百姓都没饿死,要给老爷我升官……你们问老爷我升什么官?升……升朝散郎。”

    一道圣旨,徐驰有十几个字不认识,加上不知道怎么断句,心里后悔不该当众显摆。但是不管如何,徐驰出了一身的老汗,总算是磕磕绊绊地把升官的事情给解释清楚了。

    “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大人步步高升呀……”

    城墙之下,集体马屁此起彼伏,虽然绝大多数人和徐驰一样,不知“朝散郎”为何物,但县令大人自己说升了官,自然就是升了官,自然要贺喜了。

    恭贺完毕,又有人热切地问道:“大人,还有一道圣旨,看看那道写的甚么?”

    徐驰无奈,只得硬着头皮打开另一卷黄布,仔细一看,不禁呆立当场:怎么搞的?怎么又贬职为民了?两道圣旨,一道是加官进爵,一道是贬官革职,皇帝老儿犯了羊癫疯么?

    城下的百姓见县令在发愣,着起急来,“大人,又是升的甚么官?”“大人,可是赏赐的银子?”“大人,是不是还赏赐了漂亮的娘子?”

    徐驰啐道:“什么银子娘子,这个上面说,要革老子的命,不让老子当缙云县令了——故意耍老子不是?”

    底下的人傻了眼,哪有这样的事情?乱哄哄地议论开了。

    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缙云百姓通过议论,最后一致认为,第一道圣旨是真的,第二道圣旨是假的。钦差大臣和县令大人有个人恩怨,于是炮制了一道假圣旨,用以公报私仇。这样的好县令不升官是没有道理的,这朝散郎不还是县令吗?应该升到刺史才对呀。

    徐驰也想不清楚其中的缘故,认为百姓的分析很有道理。那张五郎第一次见面时不传旨,非要等到大半个月之后,这段时间肯定是造假去了。再联想到括州刺史周瑰,徐驰更是相信,他和百姓的推断是正确的。

    缙云县衙。

    上至七品县令,下至三岁小儿,一群一辈子没看见过圣旨的土老帽,围着两道圣旨打转转。

    “我说老钱,你说圣旨是真的吗?那道贬我官的圣旨肯定是假的。”徐驰不耻下问。

    钱琳答道:“禀大人,据卑职看,圣旨应该都是真的,上面戳有玉玺的朱印……”

    “玉玺就不能伪造么?”徐驰不以为然,在后世,什么身份证毕业证结婚证离婚证军官证驾驶证,甚而至于国-务-院的工作证,哪一样不能造假?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