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卖皮翁(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宋朝以前,城市中的生活区与贸易区是隔开的,即所谓的坊市分离。

    贸易区多半是在城市西部地区,谓之西市。缘由可能是古代贱商,古人又以东南方位为贵,就将商贾集中在城市西部集中管理。

    杨玉问清西市所在具体位置后,直奔西市而去。

    时间已至午后,深秋时节,城市宵禁时间早,无城中户籍者必须出城,黑夜在城中游荡者会被抓进监狱。

    所以杨玉必须赶紧将兽皮卖出去,换取食盐,然后要么出城,要么在城中找旅舍住宿一晚。

    西市跟居民区的里一样,都用围墙围了起来,四角处设立望楼。一来是市场管理处,二来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建筑一样,兼具军事作用。

    门口同样设立守卒,杨玉进去时,两名守卒直勾勾盯着他身上的熊皮看,尤其是那颗熊头帽子。

    实在是样式太罕见。

    这个时代动物皮毛大多制作成防寒衣物,富贵者披戴各种昂贵的裘,氅,贫寒者大多裹一身羊皮,或者狗皮短袄。

    像杨玉这样,上下连成一体,手臂双脚从熊四肢伸出来的绝无仅有。

    市场内布局跟后世差不多,中间一条通道,两边排列着一个个紧密商铺。这种商铺有个专名的名字,叫市肆。

    因为官府规定,交易只能在市场中进行,所以这里包罗着所有的货物。生活用品柴米油盐酱醋,绫罗绸缎布匹,牛羊马匹猪狗鸡鹅等家禽家畜活物,还有菽粟稻麦等粮食作物与肉蛋,各类农具之类。

    当然,不同的类别,会有专门的区域,不会夹杂交错。

    杨玉一一看过,跟后世一样,很多货物会标有价格。如盛放粮食的仓柜内会插有标牌,上面写着价格。

    杨玉看到稻麦时,口中就忍不住开始分泌唾液,当看到食盐,口水更是差点流出来。三年啊,他快三年没吃过大米面粉了,食盐更是几乎忘了是什么味道。

    好在价格不贵,食盐根据品质不同,劣者三钱,优者五钱一斤。粟米90钱一石,稻米,即谷110钱一石,小麦更是只有75钱一石。

    汉一石120斤,合后世60斤。

    也就是粟米0.75钱一斤,稻米0.9钱一斤,小麦0.6钱一斤,可谓价格极低。当然,古人买卖不可能以斤来计,最少也是以升斗,十升一斗,十斗一石。

    在古代社会越是升平,粮食价格越低,反之则会越高。

    杨玉不禁点头,这个粮食价格与西汉前期,尤其是文景之治时代相符合。

    最关键的,杨玉知道了这里是哪里。

    大概属于中原或者北方,所以稻米价格才会比粟米贵。

    唯独不美者,小麦是颗粒的,没有磨粉。

    当然,杨玉也知道,小麦这个时代就是这种吃法,跟稻米粟米一样是整粒的蒸煮。这种饮食方式谓之粒食。

    蛮夷食乳酪,华夏尚粒食。

    粒食被士大夫视为华夏跟蛮夷的区别。

    虽崇尚粒食,但五谷中麦菽(大豆)是个例外,因为整颗食用不好消化,滋味不好,被称为庶民之食,这也是价格如此之低的原因。

    当然,这也跟石磨没有普及开来分不开。

    杨玉暗暗记住位置,想着卖掉货物就赶快来买,才依依不舍离去。

    杨玉来到专门交易皮毛的区域。

    “老丈,可是要售卖皮毛?”

    “老父,进肆内看看吧,必能让你满意。”更有年轻伙计,殷勤延客。

    秦汉时,老父不光指父亲,也有老人,老者的意思,倒也不是没皮没脸的乱喊。

    杨玉一出现就被人盯上了,实在是他那身衣服太拉风了。

    这个时代,熊可不容易猎取,一张完整的熊皮自然价格不菲。收购下一张熊皮,利润空间很大。

    因此无论是伙计还是掌肆,无不热情招呼着杨玉。

    杨玉没有理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