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冤必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时,心里第一反应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当时心里满脑子都是,自己对其的怠慢之处,嘲讽之语。

    对方那句“替吕氏惋惜,怕你有后悔之日”,让他事后想起时,惊出一身的冷汗。对方当时说这句话时,表情是平静的,好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可是自己每每想起,总恍惚觉得对方的目光是冷的,言语中带着威胁之意。

    吕氏曾经就因权利而覆灭,对方又是身怀绝技随时能走进朝堂之人。

    风声疑鹤唳,蛇痕惧草木。

    由不得他不怕。

    为此,他甚至生出了别样心思,比如将那位......以除后患。

    但在此之前,他决定最后试探一番,一来确认自己所猜想没错,二来,探知其身份背景,不留遗患。

    为此不惜派出马掌财借燕饮试探对方。

    万幸后来自己洞悉内情,知晓其目的不过是借势。

    如今,自己出手为他震慑唐氏。

    不求其报恩,但求不报怨。

    杨玉若知道这位吕氏主人所思所想,一定会惊掉大牙,这在他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乃至不可理喻。

    世间怎会有人从一句话中联想出这许多东西。

    这是有被迫害妄想症吗?还是戏精附体,给自己加了这么多内心戏。

    可是杨玉忘了,这里不是后世,是西汉,先秦遗风未熄的时代。

    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冤必报,此等风气盛行于世。

    因为怠慢了自己,吕氏主人怕杨玉是后者,再正常不过。

    一些事例,也许能从侧面反应这个时代的面貌。

    战国四君子的孟尝君,养门客三千,给予门客与自己同等的待遇。

    后来因为开销太大,入不敷出,不得不降低饮食标准。

    有门客觉得饮食跟之前相比差的太远,认为孟尝君慢待门客,觉得受辱。

    一次吃饭时,孟尝君让人挡住了灯火,故意让人看不清自己的饭食。门客大怒,觉得孟尝君搞差别待遇,饭都不吃了就打算离去。

    孟尝君大惊,赶紧拉住门客,将自己的碗拿给对方看,门客一看孟尝君的饮食比自己的还差,才知误会了孟尝君。

    羞恼之下,拔剑自刎。

    在后世看来,可能跟神经病一样,但在当时风气,人人称赞。

    还是孟尝君。

    其鸡鸣狗盗从秦国逃出后,经过赵国,赵国平原君以贵宾相待。

    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见了后便都嘲笑说:“原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大丈夫,谁知竟是个渺小男人”

    孟尝君听了这些揶揄他的话,大为恼火。随行的人跟他一起跳下车来,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

    或许以为这是战国时的事,遥远不可及,但实则距离如今不过才一百来年。

    还有大侠郭解。

    年轻时残忍狠毒,每遇心中愤慨不快,必亲手杀人。

    随着年龄渐长,性情改变,改做好事,行事公正,施惠很多人。

    后来朝廷彻查郭解的不法事,有个儒生在曾受过郭解恩惠的游侠面前说了郭解的坏话,游侠直接杀了儒生,割掉其舌头而去。

    从以上可知,这个时代,士可杀,不可辱,才是世间真理。一怒杀人,一语杀人更是常事。

    所谓一饭之恩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解释过来就是你请我吃一顿饭,我必向你报恩,你瞪我一眼,我必报此仇。

    所以后世那啥“你愁啥”,不就是睚眦之怨吗?后世尚且由此情况,何况秦汉。

    所以,就可以理解吕氏主人为何会那般想了,更别提杨玉又展露出出色才能。杨玉的能力越强,所能带来的报复越大。

    吕氏主人焉能不忧心。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