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宣室问对(七)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刘启稍稍收敛心情,诚恳问道:“贾生所言皆先生所欲言否?”

    杨玉之推崇贾谊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没想到杨玉摇头说道:“非也,臣赞成贾生众分诸侯之策,赞成施仁义、行仁政之策,更赞成其‘仁义施百姓,权势制勋侯’,唯独不赞成其把君王比作殿堂,臣子比作丹陛,百姓比作泥土之论。”

    景帝疑惑。

    杨玉轻声道:“此在《治安策》中。”

    刘启重新打开,杨玉已然读了出来:

    “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故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

    “臣不赞同。”杨玉一字一顿道。

    周仁浑身一震,露出惊容,晁错更是木眦欲裂,怒气直冲肺腑,就欲大喝一声“乱臣贼子敢尔”。

    刘启也傻了,呆呆的望着杨玉,有些回不过神来。

    贾生这句话意思再明白不过,即国君的高贵譬如殿堂,群臣譬如台阶,百姓譬如地。所以台阶在九级以上,地基离地面远,那么殿堂就高;台阶没有级,离地面近,殿堂就低下。高的难以攀登,低的易于跨上,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古代圣王制定等级,朝廷有公、卿、大夫、士,地方封国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大小官吏,一直排到平民,等级分明,而天子的地位在最上面,所以他的尊贵是至高无上的。

    贾生赞成天子要高高在上,如今杨玉却赤裸裸的说他不赞成这样,这不就是直白的告诉刘启这个皇帝,御史大夫晁错,郎中令周仁,他反对天子高高在上......这已经不是不尊重皇帝的问题了,这是反帝反封建呀。

    难怪刘启傻眼了,杨玉不厌其烦的说了那么久的话,苦心积虑的为天子为大汉画策,忠心耿耿之情溢于言表,如今一段话给直接推翻了。

    前后不一啊。

    这要换成后世,杨玉八成会被认为精神分裂。

    好在三人都不是常人,刘启只是面色微沉,却并未说什么,周仁沉默,晁错总算最后压制住了怒火,保持了冷静。

    一切只因为杨玉之前给三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说老谋深算也罢,老成持重也成,无论哪个都跟信口雌黄,大放厥词无关,三人都相信杨玉无论如何不会突然神经错乱,胡言乱语。

    所以,杨玉这么说,必定有缘由。若有后世pua大师在此,多半会大呼一声内行。

    三人都静静的望着杨玉,等待着他的解释。

    “请丝帛笔墨伺......赐来”杨玉差点秃噜了嘴。

    刘启颔首,无所不允。

    杨玉在几案上铺开丝帛,拿起毛笔,三幅帛画一挥而就。

    宦者欲接,杨玉阻止,他亲自拿着帛画,起身走到中央,铺在了大殿地面上。

    “请陛下一观。”杨玉躬身说道。

    跟后世招手让人来看一样。

    晁错又是忍不住皱眉,此人简直时刻都在冒犯天子。但最终晁错又忍下了,以为杨玉无拘无束惯了,行事不拘小节,不懂礼仪。

    再有,杨玉伪装的耄耋之龄也让人提高了包容度。

    孔子不是日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吗。

    他哪里知道,杨玉就是故意的。

    刘启没有理会这些小节,果然起身,信步走下。周仁也跟在后面,晁错默默来到近前。

    三幅画各一米见方,并排而列,呈现在众人面前。三人忙低头看去,三幅画都成金字塔形。

    第一副跟贾谊描绘的一样,金字塔共分三层,最上层写着人主,中间是群臣,最下是众庶。

    第二幅,金字塔上面也是人主,最下面是众庶,中间的群臣却被杨玉细分了,从上到下分别为诸侯王,彻侯,两千石,千石,千石至百石,升斗小吏六个层次。总共加起来就是八个阶层。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