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宣室问对(终)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杨玉停顿片刻,让刘启等人先消化一下,然后才开始说下一人。

    “中尉陈嘉,开国功臣复阳侯陈胥之子。”

    一句话,他是勋贵集团的人,更执掌北军,北军戍守着长安城。

    杨玉暗示掌控长安军队的中尉一职应该尽量握在皇帝手上。

    意思直白无误,三人听明白了,但刘启仍有些不明觉厉,觉得应不至于。

    刘启哪里会想到再过些日子,中尉陈嘉会与一大群人一些上梳逼他杀老师晁错。还是那句话,一旦牵涉到阶级利益,那就是生死仇敌。

    杨玉是在此提前埋下伏笔,等陈嘉上梳要他杀晁错,刘启感受到了他任中尉的威胁,到时将会恍然醒悟。

    就会明白杨玉的先见之明,**远瞩,杨玉在他心中的份量也会再加一分。

    其实若是如此,更应该拿下卫尉,毕竟卫尉直接守卫未央宫与长乐宫,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

    要论威胁,卫尉更甚于中尉。

    但谁让卫尉没有参与上书杀晁错,中尉参与了呢。

    枪打出头鸟,不针对他针对谁。

    当然杨玉不是非拿掉陈嘉张鸥这两人不可,更与他们没仇,他只是搂草打兔子。

    杨玉的主要目的是别的,一是让卫琯张释之有个理由调回长安,多几个制衡刘启的人,二就是跟张鸥老好人性格与身份有关了,这个以后再说。

    刘启思考片刻,最终点头:“可,便依中方先生之意。”

    罢廷尉张鸥,任张释之,罢中尉陈嘉,任卫琯。如此算是通过了。

    但刘启随即有些迟疑:“勋贵会同意否?”

    想任命两个人,虽然是九卿,但还要担心勋贵是否同意,刘启这个皇帝眼下当的也当真是憋屈。

    也是其当下窘迫处境的真实写照。

    “陛下可任张苍为御史大夫。”杨玉突然说道。

    此话实在莫名其妙,三人面面相觑,一时摸不着头脑。

    但随即醒悟,张苍是功臣集团的人,任其为御史大夫,就意味着将御史大夫还给功勋集团。

    杨玉的意思是一个御史大夫换两个九卿,与一个内史。

    那么勋贵集团会同意吗?

    会的。

    刘启放弃御史大夫之位,就意味着不再与他们争抢丞相。与之相比,自然是丞相之位更重要些。

    但为何一定是张苍?他可已百岁高龄了,如今全靠人乳活着,连府邸都少出。

    三人不明白杨玉用意,杨玉也没有主动解释。

    短时间内接受了太多信息,尤其一些还是颠覆性的,刘启一时脑中浑沌,连思维都慢了一些。庆幸的是至此心中惶恐总算去了大半。

    如果说在见到杨玉之前刘启面临的是一团乱麻,不知如何下手,那么现在杨玉为他理清了一切,最起码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不至于束手无策。

    更关键的是,杨玉将他从锁困的泥淖中拉了出来。

    眼看天色黯淡下来,虽然明天也可以接着问对,但时间紧迫,刘启一刻也不想浪费。

    朝堂大局势是明朗了,但眼下的危机可还没去呢!这才是头悬的利刃。

    刘启犹豫了片刻,才有些难以启齿道:“如今吴王刘濞四处勾连党羽,恐有叛乱之势。奈何诸侯虽欲为变,勋贵却弗为使。”

    就差明说自己是孤家寡人了,虽然还有晁错这个御史大夫帮他维稳朝堂,但眼下最重要的应对之策是动用军队,以备不测。

    奈何勋贵不配合。

    不然历史上晁错也不会提出“让刘启亲自率领军队去抵抗七国联军,他留守长安,效仿萧何当年在后方为刘邦提供粮草支持了”。

    但凡将军们能靠的上,也不至于让皇帝御驾亲征。

    既然说开了,刘启也不在乎脸面了。

    他急问:“先生,朕当下该如何做?”

    杨玉淡淡道:“废削藩令,悬崖勒马。”

    周仁下意识看了晁错一眼,终究还是要废削藩令,此令一出,意味着他主政三年的彻底失败。

    晁错沉默不语。

    景帝忙问:“如此就能止诸侯反叛吗?”

    杨玉摇头:“天下已成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