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章 隐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迷于听呦呦鹿鸣的杨玉。表明天子之意,谁知杨玉听了直接摇头推说不知。

    使者返回,原话禀告刘启。

    刘启与周仁两人面面相觑。

    刘启再派使者,问策于杨玉,这次杨玉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推说还没想好。使者宣告天子欲召杨玉入宫觐见之意,杨玉也推辞不去。

    景帝心中微生不满。

    恰逢此时,长安城中吴王命人散播的谣言经过数日酝酿,终于显露出了威力。

    且杨玉为吴王上的书,出的谋划计策也都流露了出去,比如于路途中埋伏间谍,截杀大将,将梁王三千金送予吴王等等皆出自杨玉之手,结果转眼就卖了吴王,投靠了朝廷。

    一时之间,长安城到处都在传扬杨玉乃反复无常,卖主求荣小人。

    虽然很多人都对杨玉是谁,不甚了了。更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但不妨碍众人议论,批判此“小人”。

    谣言发酵,甚嚣尘上,景帝也看到了杨玉给吴王的策划之略,心中越发不快。

    因为太真实了,让人难以分辨真假,无法判断杨玉是否之前真的一心助吴王叛乱,只是后来察觉到局势不对,才调头转向朝廷。

    且,杨玉擒获吴王使出的计谋太歹毒了,完全利用了吴王的信任。凡是闻听之人,上至勋贵彻候,百官两千石,豪强大族,皆认为手段太过下作,为君子所不齿。

    此杨玉绝非正人君子,善使鬼蜮伎俩。

    还未谋面,很多人就对杨玉下了如此一个定义。

    景帝也隐隐不寒而栗,心生忌惮,实在是杨玉机谋太深了。

    刘濞筹谋了二十多年的叛乱阴谋,被其一人一计一朝瓦解。

    这是何等惊天之才,何等惊世手段。

    还有就是杨玉手段太诡谲了。

    吴王堂堂一大国诸侯王被其玩弄于股掌,跟耍傻子一般。还有梁王也是如此,好心赠送的行资,被人转身送给了吴王。

    既没得人,又失了财,可谓人财两失。

    天下两大诸侯王呀,都落得如此下场。

    同为上位者,刘启难免心有戚戚焉。

    杨玉今日能这般对付吴王,梁王,焉知明日不会如此对待他。

    周仁也难得沉默了,他想起当日长安城外初次相见时,杨玉自言其有三人之材,其中就包括张良之谋。

    但在周仁看来,那位中方先生更似陈平。

    同样的善使阴谋,心计之深,如渊似海,不可揣摩,难以提防。

    当谣言在长安满天飞时,深入上林苑的杨玉看似不知,实则一切都在他预料之内,该如何做他早就有了通盘考虑。

    吴王刘濞好歹也当了几十年诸侯,生杀予夺,作威作福,不是挨打不还手的弱鸡,焉能不反扑。

    但杨玉不打算现身辟谣,更没有急于向景帝证明自己。

    而是继续等待谣言发酵,他要看看刘启其人如何。

    虽然史书中早有评价,但杨玉总要亲自看看,其毕竟是一位两千年前的帝王,史书上的只言片语如何能完全概括一个人,更别说那人还是皇帝。

    世间最莫测者莫过于皇帝。

    如今,杨玉几乎可以想见,当自己的“恶名”传于长安时,必然引来诋毁与歧视,必然有人反对刘启重用他。

    就是刘启自己恐怕也会动摇。

    毕竟皇帝用人与普通人不同,忠诚与可控是摆在第一位的,一个臣子纵是才再高,但皇帝若感觉掌控不住,恐怕也会心生疑虑。

    若是刘启动摇,内心不坚定,那一切都无从谈起。哪怕日后杨玉提出再好的政策,若稍遇阻力,刘启就偃旗息鼓。

    那么杨玉再厉害,也无济于事。

    所以,他要看看刘启心性如何,面对谣言,其会如何抉择。能不能摒弃外界压力,坚定想法。

    君王固然择臣,但为人臣者同样也择主。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