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 推波助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般被人宰割。

    所以他要想法破了此大招。

    不能让勋贵与宗室一直憋着,要让他们怒火发泄出来。

    免得一直憋着,万一哪天想不开给他来个大的,真的派人刺杀他。

    从来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当然,杨玉不是认怂了,顶多算迂回,但纵是如此也要讲策略。

    他只是需要时间,需要缓冲的时间。

    他需要时间给自己塑一层金身,让勋贵与宗室们不敢再找他麻烦的金身。

    不然他现在要是死了,死了也就死了,毫无价值。

    他是擒获了吴王,消弭了诸侯阴谋叛乱的灾祸,可是这些无法拿到明面上说。

    正如当日他让杨延寿对吕季孙说的那样,此事天子不会昭告天下,吴王不是被擒获,而是以朝见之名入长安。

    吴王没有叛乱,朝廷也没有平叛,自然也就没有平叛功劳之事。

    下诏废削藩令,归还诸侯王被削夺封地,设计擒来吴王刘濞,以此为支点挑拨诸侯王关系,让诸侯王投鼠忌器,可以说这些手段缺一不可。

    更别说视而不见诸侯王阴谋反叛事,太过掩耳盗铃,此无异于让天子自欺欺人。

    可是这些不得不做。

    这是不得不做的妥协,安抚意欲反叛的关东诸侯王不再反叛的筹码。

    不如此做,就不足以让关东诸侯王安心,真以为准备了很久的反叛之事,是说停就能停的吗?

    诸侯王从来不缺不惜一搏的决心。

    一如历史上的七国之乱。

    虽只有短短三个月,但长安与关东双方近百万大军参战,波及大汉一半疆土,军民死伤几十万,数位藩王死去,宗室被波及数千上万。

    这些就是血淋淋的事实。

    所以,为了给自己插手历史的契机,寻找进入朝堂的阶梯,更为了以后在政治上赢得辗转腾挪的空间,杨玉也必须摁下这场历史上的七国之乱。

    不然七国之乱一如历史上发生,然后三月间平定。

    天子与勋贵双方,没了诸侯王这一最大威胁,双方权势双双膨胀。

    天子刘启,七国之乱的结果证明他与晁错是对的,身为天子他天生占据大义名分,且随着年龄增加,他施政手腕越来越娴熟,哪里会容忍他人指手画脚。

    勋贵方面,周亚夫身为平定七国之乱的最大功臣,跻身丞相之位,率领勋贵集团整体的权威再上一层台阶。

    君臣双方的权势充斥整个朝堂。

    如此一来,还有杨玉什么事?

    朝廷大事有天子发号施令,有三公九卿权衡处置,诸侯叛乱有勋贵领衔率军平叛,有他这个庶民插手的余地,施展手段的空间吗?

    这就是杨玉为何要擒贼擒王,釜底抽薪,生生压下七国之乱爆发的背后原因。

    这就是他为自己寻找的契机。

    所以,为了达成目的,杨玉自动舍弃功劳。

    哪怕现在全长安的人都知道杨玉是幕后的最大功臣,他也无法从其中获得一丝好处。

    他现在的官职只是天子认命的中郎。

    六百石的郎官。

    他这样的人,杀了也就杀了。

    勋贵与宗室子弟真想杀他,可不会因为天子一道诏令就放弃想法。

    他若死了,伤心的可能只有天子一个人。

    政治从来都是妥协的艺术。

    历史也从来不以一时论英雄。

    一时为先,一世才为嬴。

    当然可以说杨玉是操弄政治,操弄人心的小人,但他不操弄人命。

    权贵死不足惜,庶民但需敬畏。

    杨玉深知那些对他喊杀喊打的游侠多是被人蛊惑,所以,他给那些被蒙蔽的游侠一个机会。

    不然就不会有天子诛杀荥阳豪强郑氏的诏书了。

    杨玉是想通过此举,借天子威名震慑游侠,让那些人惜命也好,幡然醒悟也罢,给他们退出的机会。

    不然,杨玉大可隐忍不发,等一切尘埃落定后,再让天子下发诏书,将所有或主动或被动参与进来的游侠一网打尽。

    可是杨玉没有那样做,反而给了他们机会,就看游侠们珍惜不珍惜了。

    有了天子诏书在前,仍然执迷不悟执意掺和进来的游侠,就真的是死有余辜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