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一章 帝国(二十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就在曹冲准备第二轮清洗的时候,在几日后的早朝上,曹冲马上就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在他坐稳王座没多久之后,邺城令荀衍马上站了出来。

    “听说殿下又要开始准备下一场科举了?”

    曹冲轻轻的看了荀衍一眼,眉头微微皱起。

    他没有想到颍川士族决定在这个时候与自己摊牌。

    对于荀衍,他还是要给一些面子的,毕竟他是荀的三兄,也算是颍川荀氏的人。

    荀是自己的老师,给过自己不少帮助,荀衍与荀沾亲带故,对他还是要给一些容忍的。

    曹冲将自己有些烦躁的心情压制下去,低头看着荀衍,问道:“我确实是要开始准备下一次的科举考试了,不知道邺城令有何见教?”

    曹冲语气虽然平平,但是话语中一件事有一些对荀衍的不满了。

    荀衍当然听出了曹冲话语中的不满,但是他的话可不会因为曹冲的不满就停止今天的动作。

    今日的动作,不仅是关乎与他,还是关乎于荀氏,关乎颍川士族的大事。

    “殿下用科举,而不用察举,若是有才无德之人任用,岂不是天下百姓之祸患?”

    没文化的坏人不足为患,有文化的坏人却可以毁天灭地。

    荀衍说的是这个道理。

    荀衍说完话之后,陈群在犹豫再三之后,也是站了出来。

    “殿下,臣以为邺城令所言有理。”

    司马懿挑了挑眉,虽然一直被陈群瞪着,但脚步却是纹丝不动,丝毫没有上前来的意思。

    倒是司马朗站了出来。

    他虽然不是颍川士族的人,但也是河内郡有名的望族,况且颍川荀氏挑头,他司马家没有不接应的道理。

    “殿下,臣以为邺城令所言有理。”

    司马朗站出来后,荀之子荀恽也是站了出来。

    “臣以为邺城令所言有理。”

    “臣等以为邺城令所言有理。”

    颍川荀氏牵头,后面跟随着一个个颍川士族的代表人物。

    陈群,程昱,荀恽荀衍...

    乃至于司马家,甚至是部分曹家夏侯家的人也牵扯进来了。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

    原本察举制中,都是世家牵头的,一般举荐人按照德行才德举荐为官,但是,当你自家人有人还没当官的时候,你会举荐其他人吗?

    不会!

    原本西汉的察举制还是搞得不错的,但是到了东汉,却是一团糟。

    世家通过察举制结党营私。

    党锢之争,有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这察举制。

    你作为举荐人,你举荐一个人当官了,你便是他的老师,你吩咐他的事情他能不做吗?

    于是乎,这便形成了一个党派雏形。

    世家根深蒂固的关系网,有很大关系便是因为这察举制。

    这也是曹操不得不颁布招贤令的原因。

    不是他手下没有人才用,而是这个人才他不敢用。

    朝堂之上,过半的臣子对着曹冲行礼,下跪,就像是无声的抗争一般。

    可惜...

    本宫连之前修路的事情都没有妥协,在科举制上,他又如何会妥协。

    对于科举制的作用,或者说是世家宗亲的用心,曹冲是再理解不过的事情了。

    在思索一会儿之后,曹冲的话也是缓缓说出来了。

    “建安十五年,父王颁布《求贤令》。

    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去岁,父王颁布《举士令》。

    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稍微停顿了一下,曹冲的话继续说了出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