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空印之后行新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朱标听自己的父皇说这内阁制度是自己儿子提出来的时候,心里一喜,看来自己的儿子是“恢复”好了,是要准备回来了。

    “父皇,雄英这孩子毕竟是嫡长孙,是不是该回皇宫学习政务了?”

    朱元璋稍微向右转头看向朱标,有些生气道:“雄英奉道祖的旨意还要办一件事情,没时间回来。咋滴,闲累了不成?”

    朱元璋的话毕竟是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的,声音也自然传入底下文武大臣的耳中,武将听闻自然没觉得什么,但文臣一听,就觉得不妥了。

    此刻,一个不知死活的年轻御史出班劝谏道:“陛下,皇长孙事关我大明江山之社稷,不容这样流落民间,还请陛下早日命皇长孙回宫,以正国本!”

    此句说完,又有御史出班说道:“陛下,昔年道祖让皇长孙到张真人修炼,十年之期后又命皇长孙殿下游历大明,去岁更是遭受贼人袭击。陛下,请为江山社稷计,命皇长孙殿下早日回宫,以正国本。”

    又一新晋御史开口:“陛下,皇长孙乃大明之嫡长孙,皇太孙之继承。然皇长孙十二年未归,又遭贼人袭击,请陛下为大明社稷,请皇长孙殿下早日回宫,学习儒家经典,以正国本。”

    “砰!”

    随着朱元璋右手狠狠地拍击御案,底下的大臣也就第一时间不敢说话,朱元璋很是生气的说道:“够了!”

    那几名御史连忙开口:“臣等惶恐!”

    朱元璋起身来到御案前,开口训斥:“怎么?把朕这奉天殿当成那菜市口不成?皇长孙之安危,朕难道不清楚?还容得你们说三道四不成!”

    那名不知死活的年轻御史劝谏道:“陛下,臣等也是为我大明江山社稷考虑,皇长孙乃是嫡长孙,按陛下之祖训录,乃是我大明之皇太孙。

    陛下,皇太孙乃我大明之国本,怎能如此流落民间,不早早读儒家经典,日后何以治理这天下?”

    此刻的朱元璋听到这名御史说的话,脸色瞬间垮了下来,看来这几个御史是有人故意而为之啊。

    明面上是说大孙不该在民间,不该不读儒家着作,其暗地里不就是认为咱的大孙不够格做皇太孙嘛!

    怎么,是谁给了你们这个胆子,敢肆意妄为国家之储君!

    朱元璋深深地呼吸了几口气,向右行了抱拳礼,开口:“洪武元年,道祖携众神只降临凡间,以镇我大明江山国运,又钦定咱的大孙朱雄英为我大明后继之君。

    怎么?托付给张真人错了?游历天下错了?替道祖培养亩产可达二十五石粮食错了?怎么?儒家经典能给朕变出这亩产二十五石的粮食吗?”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亩产二十五石的粮食,这么恐怖的事情?只是,现在的粮食顶多也就两石到三石,这亩产二十五石粮食,怎么都觉得不可能。

    那名新晋御史行了一礼开口劝谏:“陛下,亩产二十五石粮食,何等的荒谬,现大明田地亩产也不过堪堪两三石,怎可能有亩产二十五石的作物?

    陛下,恕臣直言,这世上哪里来的神佛,都不过是一些造谣撞骗的人罢了。若真的有神佛,那五胡乱华时,神佛在哪里?唐末乱战又在哪里?宋末乃至前朝暴政之时,又在哪里?

    陛下,神佛之言,断不能信啊,陛下!”

    此言一出,这回整个朝堂是真的是鸦雀无声,针落可闻。好家伙,别人或许不清楚,但是参加大明朝开国大典,乃至那天宴席的大臣都清楚,道祖老人家是真的带领众位神只降临世间的。

    好家伙,这几个人到底是吃了多少个熊心豹子胆了,连道祖老人家也敢编排,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朱元璋的脸彻底黑了下来,对着奉天殿门口的方向喊道:“好好好,连道祖和列位神只都敢诋毁,来人啊,将这几人打入诏狱,审问出到底是谁指使的!

    待抓住首犯,一并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太子朱标见此有些不忍心,哎,还是太年轻了,年轻人不要这样冲动,更不能说自己没亲身经历,就说它不存在。

    一念至此,朱标来到朱元璋旁行了一礼,开口劝谏道:“父皇,儿臣觉得此事是否处理太重了?毕竟这几位御史也是近几年才得以入职,并未见过道祖。

    若是他们从各位老大人那里讲解当年之情景,想必也就不会有今日之言语。父皇,所谓不知者无罪,还望父皇从轻发落。”

    这就是朱标,那个看似贤良仁德,但是确实腹黑的太子。表面说不知者无罪,但实地里确实是在推波助澜。说谁不好,却要说道祖,道祖老人家当年可是赐下了仙酿的!

    “敬天法祖,尊师重道,又言天地君亲师,这就是你们儒家所说的敬天吗?连道祖和众位神只都不尊重,让朕怎么相信你们!”

    朱元璋这话,可谓是很重了,几乎是打到儒家的根上了。天地君亲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组重要概念,代表着儒家的价值观念和伦理体系。现在他们连天地都不尊重了,又怎么可能说他们会尊重君王呢?

    此刻的大臣无疑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而作为儒家最重要的朝廷部门——礼部。因上任礼部尚书李冕在洪武十三年致仕以来,就没有新的官吏来顶替礼部尚书,也就导致了礼部群龙无首,无人敢轻易发声。

    十几息之后,时任礼部侍郎李叔正出班启奏:“陛下,老臣有本启奏。”

    朱元璋看出声的是李叔正,脸色也就缓和了许多,遂转身回到龙椅落下,开口说道:“准奏。”

    李叔正,朱元璋还是有印象的。其妻乃是夏氏,当年陈友谅攻陷南昌城时,投井死了,这李叔正也就因此而终身未再娶妻。

    “陛下,老臣认为,天地君亲师乃至天地至理,不容得心怀不轨之人质疑和诋毁,因此臣认为,凌迟处死不足以证道,当灭其三族!”说完,李叔正再次行了一礼。

    待李叔正说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