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为入股?”李进问道。
“就是出资入份子。赚了钱财按照份子数量分配所赚的钱财利润。”颜文解释道。
“先生要多少钱财尽管开口。铁碳我家都有,何须什么份子。”颜川满不在意的说道。
“不可。这份子钱乃是天经地义之举。”颜文打断颜川的话。思索了一下又说道:“其一,经营之道首重信义。文怎可白用百济钱财而独占好处?其二,文一人从中获利又能救活几家百姓。反因怀璧其罪惹人妒恨。其三,文望能让更多的人能体会到格物的妙处。投身其中兴工助业。这样方能集众家之力,解决更多百姓生计问题。”颜文这翻话说的其实是有些不太好听的。不过作为一个理科男搞技术自己擅长说话却不太委婉。好在颜川当他兄弟看待。李进也是豪爽之人道是没有表现出不快。
“先生果然高义.”余毒点头说道。“毒是身无寸金,先生要是有什么事用得上毒,但凡招呼一声。毒自认还有几把力气。”
“那以先生看这个营生需要投入多少贯?”李进比较年长一些考虑的他更符合实际。
“以文这几天观察估算。约需建武钱大钱万珠。”东汉时期钱币很混乱。有七八种钱同时在市面上流通。购买力最强的建武钱比购买力最差的挺环五珠之间的购买力差距高达40倍。也就是说建武钱1株相当于后世人民币50元左右。一万建武珠也就是50万。当然,后来由于东汉末年战乱物件飞涨,汉朝因为没钱打仗还将陆续发行几种更差的钱币。这将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比方后来的董卓之乱时期,一石米要董卓小珠五十万通胀高达数万倍。
“这么多?”听到颜文的话众人皆是一惊。确实,汉朝此时物价水平较低。一石(120斤)糙米价格才5到6珠钱。一万株已经是一笔不小的金额。
“这么多钱恐怕要想家父讨要。”颜川倒是光棍。
“我最多。最多能拿出2000珠。”李进家境比颜川差一些手上一时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
看着这位大侠似的人物一幅不好意思的样子。颜文倒是觉得有点好笑。“无妨。”颜文连忙说。“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先做小一些亦可。”
“表兄出2000钱。其他8000小弟来出吧。”颜川对颜文的学识是充满了信心。颜文要做的事他觉得那是肯定会赚钱,即便不赚钱他觉得自己也理应无条件支持。再加上也不想看表哥为难便一口应承下来。
“恩。那我等兄弟就试他一试。”颜文没想到自己在汉朝的第一次商业融资计划来的这么容易。这其实是因为他不了解中华儒家文化里面的精神。一旦对方认可了你的人品和才华。出生入死、倾尽家财这些不是后世那种口号。而是真正做人的一种态度。
最后几人商议颜文以技术入股占四成。颜川出钱较多也占四成李进占剩余两层股份。三人按照颜文的建议组建一家名曰梁期煤业公司的组织。三个人就是公司的董事。并且当场投票一直通过选举颜文为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尽管颜川、李进对颜文如此大费周章的设立一大堆“官职”、名称、章程大为不解。但是,已经认可了颜文的他们。还是,全盘接受的颜文的做法。就这样已煤炭为起点的颜文第一个事业正是启动了。
古人及重信义,第二天下午,颜川与李进两人的资金就已经全部到位。看见一大筐子的铜钱颜文是苦笑不得。只好让颜九帮忙先搬回自己住的房间。这天的早上颜文也按照记忆中后世的合同样本书写了两张采购合同。便拉着颜文一起去找其父亲颜福。说是要与颜家签订长期供应石炭(煤)的合同。别看颜川平时大大咧咧。却还是很惧怕自己父亲的人。自己刚刚才找父亲要了大笔钱财。马上又要去见父亲自然是有些不愿意。颜文好说歹说总算是做通了颜川的工作,两人一起去找到到这位颜氏家族的掌舵人。
颜福。字明真。颜家第十七代家主。如今四十有八。颜家梁期这一支起源于西汉立国之战。当时颜家先祖曾经在刘邦手下做过内尚督造。一种管理铁匠制作兵器的官员。后来就定居在了梁期。颜家一脉进过数百年的发展才有进入的规模。
对于自己儿子想要做的事颜福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自己这个儿子也是第一次这么认真的想做点事。作为父亲打心里说是支持的。虽然颜福刚才假意不高兴。那也只是希望能让儿子更加专心把事情做好。起码不要因为来钱太容易而半途而费。让颜福没想到的是刚找自己要了钱的儿子,马上回来说要用自己给他的钱来买自家的石炭很是觉得可笑。但是,当颜福拿起儿子给自己的这份《石炭采购供应合同》的时候颜福还是震惊了。
采购合同里面林林总总各条各款非常之细致。对于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都做了详细的约定。颜福第一次看的这么详尽的商业契约,心里的震撼可想而知。自己儿子有多少斤两自己当然知道。这么简单的一份契约让颜福对儿子这位新朋友另眼相看。
其实,颜文的采购合同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主要都是对采购价格、供货量等约束性条款。对自己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却只字未提。老道的颜福一时也没看出合同有何不可之处。只是觉得有了这个合同为样本,以后自己与其他家做交易时可以照此办理会免除很多麻烦。考虑到老三颜川将来肯定也是无法继承自己的家业。他能交到这样有本事的朋友也算一件好事。想到这里颜福一口答应按照合同签订契约。亲自交代下面的管事务必按照合同上的约定供货。这把颜文、颜川两人高兴的屁颠屁颠的。自然免不了又回去找李进庆祝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