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本土。
而苏联则有了波兰这个缓冲带,不管是苏联进兵德国,还是德国进攻苏联,战火都烧不到苏联本土,苦的就是波兰人民了。
波兰是欧洲最后一块处女地,典型的欧洲草原气候,波兰军队以骑兵为主,约有二十万,只不过他们使用的还是长矛和大刀,就连军官都没有一把手枪。
波兰军队在波兰大公的率领下,将军队带到了德国境内,避免了和苏联军队的正面冲突,这二十万骑兵,估计不够苏联一个步兵师五千人吃的。
按照预想的一样,捷克军械厂,有大量的武器弹药储备,经过清单检查,发现足够装备上百万人,如果苏联知道了这个消息,不知道会不会哭。
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捷克都有订单,他们使用订单从德国手里领到了他们国家订购的武器,开始扩军备战。
苏联和日本两国公然武装占领地中海,这已经摆明了是谈判所不能解决的了,谈判不能解决那就只有军事行动一途了。
捷克军械厂所剩余武器都被波兰大公购买一空,当然是打欠条的,紧接着捷克军械厂的所有武器生产线,迎来了大改造。
在德国来的工程师指点下,所有的生产线都进行了改造升级,老式的榫式拉栓步枪淘汰掉,开始制造三水32B型半自动步枪的德国版DZ-40。
玉竹I型冲锋枪也经过升级,改名为MP-40,捷克式轻机枪已经停产了,主要制造通用机枪,这种机枪进过这几年的战火考验,已经赢得了战士们的信任。
火炮类的武器的制造经验,德国军工厂要比旬县军工厂要丰富的多,下来的就是坦克,装甲车,卡车这些,捷克军工厂的生产线都进行了相应改进。
更为先进的武器只有德国本部军工厂和旬县军工厂制造,绝不假借他人,德国军工厂生产研制成功了一款线导导弹,专打防御工事和坦克等装甲目标。
而火箭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V系列火箭已经从V1-V5有了五个变种,V1火箭就是通常所说的RPG小型火箭弹,进而衍生出了便携导弹,比如线导导弹。
V2火箭是中型密集型火箭弹,V3是大型密集型火箭弹,这两个都是作为炮火援助和火力密集打击用的,成本是炮弹的一倍,时效比是炮弹的数十倍。
V4火箭是中程运载工具,V5火箭是远程运载工具,所有火箭都通过了实验检验,都在研发其延伸的其他作用,主要是中远程导弹的可行性。
而德国的海军发展虽然在吨位是没有超过日本和苏联,但是质量和其先进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德国已经将其已经造好的和正在建造中的战列舰,都改为了航母。
并且取消了正在建造中的巡洋舰计划,转而大力制造驱逐舰和护卫舰,已有的巡洋舰,大型的也改为航母,中型的继续担当舰队重火力打击。
德国已有航母六艘,建造中的有六艘,改造中的有四艘,最大的吨位超过了六万吨,最小的也有三万吨,所以要比日本现有航母高很多。
而苏联和日本还在主力建造战列舰,航母的存在只是为了保障其舰队在航行中,能够获得空中侦察,在没有雷达的年代,航空侦察是最有效的侦测方式。
对于有了雷达的德国舰队来说,其实完全可以不需要航母,但是他们特别在意来自中国的建议,让他们想象来自飞机上的鱼雷和炸弹攻击舰艇编队。
潜艇德国已经有海狼级潜艇,这种潜艇已经相当成熟,后期的失利主要是没有声呐系统,被盟国潜艇逐一击沉。
德国海狼级潜艇在巅峰时期有一百二十多艘,控制了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主要航线,而现在海狼级已经升级了,去除掉了两个鱼雷发射口,改为安装声呐系统。
尽管少了两个鱼雷发射口,但是海狼级仍然有两个鱼雷发射口,对付一般舰艇,只需要一枚鱼雷就足够了,两枚是为了提高效率,四颗就是浪费了。
如果发现大型舰艇,一个人搞不定,只需要招呼其他兄弟来一起上就是了,海浪海狼,海狼潜艇组成群才是最可怕的。
不过历史上的一幕不会重演了,不需要海狼级潜艇单独上阵,主要是给航母编队护航,不需要做无谓的单刀赴会。
喷气式发动机也不是什么难事,主要是给发动机提供了更多氧气,增加了燃烧室,增加了涡轮加压器,是发动机自己索求氧气,变为主动供氧。
喷气式发动机由于供氧的充足,使得燃料燃烧更加充分,反而更加节省燃料,由于发动机推力的变大,使得飞机的结构有了更高的需求。
钛合金是德国军工和旬县科研所的另一个合作项目,使用铝合金和钛合金制造的新一代飞机,可以看做是第三代飞机了。
飞机的设计制造采用了以往的轻型重型和战斗轰炸四个型号,另外还有海军航母用的两个型号,这些飞机早就有了设计图纸,机体已经通过风洞试验,等的就是发动机了。
发动机也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提供给轻型和重型飞机使用,在发动机经过了严格的检验后,下来的就是飞机试飞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