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2章:河流,是需要护理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据研究在数百万年前,泰晤士河已经沿现有河道路线流动,即途经牛津、伦敦等地而到达伊普斯维奇市流入北海。

    在冰河时期末端,源头的冰层开始溶解,大量冰水涌入泰晤士河,使河道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日的形态。

    而在一万二千年前,英国乃与欧洲大陆版块连接,而泰晤士河的源头亦据称是位处威尔士,一直流到莱茵河汇合。

    至后期版块发生移动,源头有所改变,而泰晤士河尽头也变成北海。

    泰晤士河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平原区,水位稳定,流速较缓,河宽水深,腹地经济发达,极富航运之利。

    在牛津以上的上游段仅可航行平底小船;牛津与伦敦之间可行驶驳船、小汽船、帆船及汽艇;伦敦以下可通行吃水十米的船只,而外洋班轮可抵伦敦东侧的提尔贝利。

    伦敦以下的泰晤士河,牛津大学及伊顿学院即位于这些小城中。此外,还有一些其有历史性的活动在这里举行,如牛津与剑桥大学的划船比赛。

    泰晤士河是英国最大的一条河流,发源于英格兰南部科茨沃尔德丘陵靠近塞伦塞斯特的地方,河流先由西向东流,至牛津转向东南方向流,过雷丁后转向东北流,至温莎再次转向东流经伦敦,最后在绍森德附近注入北海。

    河流全长338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9亿立方米。流域地理位置西经08'~东经43',北纬00'~3'。

    泰晤士河水网较复杂,支流众多,其主要支流有彻恩(churn)河、科恩(colne)河、科尔(kole)河、温德拉什(windrush)河、埃文洛德(evenlode)河、查韦尔(cherwell)河、雷(ray)河、奥克(ock)河、肯尼特(kennet)河、洛登(loddon)河、韦(wey)河、利(lea)河、罗丁(roding)河以及达伦特(darent)河等。

    泰晤士河约长330公里,自源头至潮水线(即从泰晤士黑德到特丁顿船闸〔teddington lock〕)为226公里(140哩),再向下的104公里(65哩,亦即由该处至诺尔〔the nore〕沙岸)为河口湾,诺尔沙岸为河口湾过渡到大海的标志。

    泰晤士河流域平均年降水量688毫米(27吋),地形结构复杂。上游排水区为一广阔三角形,以东面奇尔特恩丘陵(chiltern hills)与南面伯克夏当斯(berkshire downs)的白垩陡崖为界,其西为科兹窝德山,北为北安普敦高地。

    泰晤士河在戈灵峡谷(goring gap)切开白垩陡崖流出后,流过北唐斯(north downs)陡坡以北地区。其最后一条大支流梅德韦河(river medway)则流过肯特(kent)郡低洼的维耳德(weald)大部分地区和伦敦以南的萨西克斯(sussex)地区。

    在穿越缓缓起伏的低地时,泰晤士河突出的特色是具有宁静恬淡的田园风光。从莱奇莱德(lechlade)到伦敦的平均落差每公里不到32厘米(每哩不到20吋)。

    而且,潮汐和海水倒灌对下游的水位有极大的影响。在伦敦西郊的特丁顿,开始间歇性地受到潮汐的影响,在高潮位时持续约3个小时。

    从淡水到河口湾区域的过渡地带离伦敦市中心不远,在巴特西(battersea)附近。伦敦都会区中心的伦敦桥处的水位,大潮时为7米(22呎),小潮时为5米(18呎)。

    在潮汐河段上端的特丁顿,泰晤士河的平均流量为每秒53立方米(1,856立方呎),冬季雨后可上升到每秒130立方米(4,640立方呎)。在特大洪水期(如1947年3月),特丁顿拦河坝处的流量高达每秒590立方米(20,900立方呎)。

    据说,1894年一次暴风雨后的一天,坝上溢流的平均流量高达每秒887立方米(31,310立方呎)。在洪水期,河水能够压住流进来的潮水,将潮水遏制在特丁顿以下很远的地方,使河水连续好几天朝海的方向奔流。

    相反地,涨潮凶猛时也能够漫过拦河坝,顶住河水远至特丁顿以上2公里(2哩)。

    汹涌的潮水对伦敦的地下基础设施、建筑物和居民具有潜在的灾难破坏力,因而促使在锡尔弗敦(silvertown)修建泰晤士水门(1982年完成),并且沿整个潮汐河段,全面修筑辅助的挡洪栅。

    小船在泰晤士河可以向上通航到源头附近克里克莱德(cricklade)的镇上桥梁,但电动游艇和大型游艇则在其下16公里(10哩)的勒契拉德(lechlade)就得返回。

    泰晤士河平缓地蜿蜒流过克里克莱德与牛津之间的第一个45公里(28哩)低地,经过凯尔姆斯科特庄园(kelmscott manor)——19世纪设计师、社会主义者和诗人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有山墙的石筑住宅,他就安葬在当地村庄的教堂墓地里。

    在到达牛津之前,泰晤士河(又称伊希斯河,是泰晤士河在文学上的称号)折而向北,围绕着林木茂密的威萨姆(wytham)山和卡姆诺尔(cumnor)山(两山从西面可俯瞰牛津市)迂回环转。

    在伍尔弗科特(wolvercote)有一条侧流通往一座造纸厂,该厂自17世纪初至1943年一直为牛津大学出版社制造高级纸张。

    环绕着碎石铺地的著名大学城,有多条交错的回水,每逢夏季,优雅的平底游船、8人划艇、单人划艇的活动十分兴盛。在那里还可以看到一些具饰纹的运河小船,经由牛津运河,往来于西密德兰(west midlands)与英格兰北部之间。

    泰晤士河在牛津宽46米(150尺)。从北面接纳温德鲁希(windrush)河、埃文洛德(evenlode)河和查韦尔(cherwell)河等3支流后转而向南,经纳尼汉姆(nuneham)森林,到达集镇阿宾顿(abingdon)。

    在阿宾顿有从怀特霍斯谷(vale of white horse)流出的奥克河(river ock)注入。然后朝东和南的方向流过多尔切斯特(dorchester,当地有14世纪寺院)和沃灵福德(wallingford)等古镇。

    穿过奇尔特恩丘陵与伯克夏当斯陡崖之间的戈灵峡谷后,在两岸均为山毛榉林的美丽谷地与大西部铁路(伦敦至彭赞斯〔penzance〕)交会。在冲出白垩陡崖后,于潘本(pangbourne)接纳潘河(river pang)。那里就是银行家兼作家葛兰姆(kenneth grahame)撰写的《杨柳风》(the wind in the willows)开头几章描述享受“悠然摇船”乐趣的地方。

    泰晤士河进入瑞丁(reading)不久,与肯尼特河(river kennet)汇合。

    顺着奇尔特恩丘陵的陡坡回转向北到泰晤士河畔亨利(henley-on-thames),那是举行年度赛船会的地方,接着重新向东向南,从克利维顿宅邸(cliveden house,以前是阿斯特家族〔astor family〕的府邸,现为全国托管协会所有)下边流过,前往梅登黑德(maidenhead)。

    自该处起成为向东流的宽阔河道,途经伊顿学院(eton college)、王室的温莎城堡和兰尼米德(runnymede),大宪章即是于1215年在兰尼米德起草的。

    在斯泰恩斯(staines)有科尔尼河(river colne)从北岸汇入。在接近伦敦的地方,泰晤士河两岸排列着许多别墅,“豪华酒吧”游艇停靠在私人的泊位上,就像在炫耀财富。

    泰晤士河伦敦塔桥放船,不过泰晤士河也是一处大众喜爱的大游憩场所,沿河两岸有几千公共的公园绿地,为众多日光浴者、游泳者、散步者、垂钓者、划船者、驾独木舟者、驾驶小艇者、露营者和赏鸟者所广泛(有时甚至互相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