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还有一首呢!”老大爷手指上边的黑字,介绍道:“这一首才有呢,因为说的二郎神,他是仙人,肯定与李大仙有联系,”
“不错,”闯王点了点头念叨:“神仙骑鹤几年来,城上空留吊古台。祗为登临高士少,年年风月碧荷开。”这首诗是描写仙人骑鹤来北湖,以及北湖的风景的,与李大仙有什么联系?”
闯王怎知,这首诗与文曲星下凡是有着直接联系,如果不是二郎神骑鹤来此接受香火,哪儿来的李紫金。可惜的是,他们都是肉眼凡胎,也没有前知前年,后晓八百的本事。
此时,闯王生气了,向老大爷大声的嚷叫着;“赶快带路寻找李大仙,”
“好的,”老大爷想了想道:“李大仙不在城里居住,可能在城北,不妨我们到那里寻找如何?可是,离城还有一段路程,步行很远的,”
“远就坐车,”大将田见秀立即到附近顾了一辆马车,“快上车,”
三人立即坐上了马车,老大爷负责指挥方向,道:“往县城西北方向,李大仙可能住在慈圣镇,”
“什么慈圣镇……”闯王和田见秀哪个知道呢,只有听从老大爷指挥。
他们坐在马车上,望着一块块成熟的庄稼,田野里的谷穗深深地弯着腰,仿佛正在彬彬有礼地欢迎来访者的主人一样,不知不觉已经来到慈圣镇。
“到了,”老大爷手指前面,“李大仙就住在那里,”
闯王李自成抬头观看;“楚王台”三个大字,随大怒道:“这哪儿是人住的地方,原来是一个土丘,”
岂知,老大爷本是好心,在积极帮助客人寻找军师,认为,李大仙的名字怪怪的,既然是大仙,必须到带有古迹的地方才能打听到,所以带着闯王来到楚王台,随介绍道;“不错,楚王台在柘县城西北十二公里的慈圣镇韩相鲁与后台之间的一个土丘。据传,楚汉相争时,项羽曾在此筑台观演兵马,故名为楚王台。古人有诗;‘我爱楚台月,清光知几许?娟娟分外明,户户闻砧杵’。”
“不对,”赶马车的老爷提出异议,插言道:“当时东汉王嫱,即王昭君在去北国和藩时,路径此台。她登台焚香,衷心祭祖,时值秋风萧瑟,月光如银,无限乡思,紫纤于怀,这便是留传至今的楚台望月。有诗为证:‘登临犹认楚王台,无复当年歌舞来。明月不知人已去,蟾宫依旧傍云开’。”
“哎,”老大爷点头承认,“那是后来,王昭君路过,也登上了此台,”
大将田建秀闻听所言,心里不满,大怒道;“这与先生访贤……”他感到失口,赶紧改口,“李大仙到底在哪儿?”
“客官息怒,”赶马车的老大爷向前劝解,手指船家道;“这位大哥对这一带不熟,若问李大仙吗……”他捋了捋胡须讲;“我知道,”
闯王闻听所言,心中暗喜,赶紧追问;“他住在哪儿?”
“上车,”老大爷立即喊叫一声,“我带你们前去寻找,
四人坐上了马车,继续往前行驶,越过一片片庄稼地,望着这一路的高粱,已经长得高过人头了,绿油油的像一堵没有止境的围墙。
过了高粱地,是一条宽阔的马路,在一片挺拔俊俏的白杨树旁,栽下一行弯柳。路两旁的柳枝轻柔地摇曳着,在半空中相互点头致意。又像热恋中的情人,紧密地相依相随,攀援在一起。为闯王搭起一座拱形的绿sè长廊。
“吁”赶马车的老大爷拉了拉马缰绳,喊叫一声,“伯岗集到了,”
“伯岗集……”闯王愣起来。
“请客官看:”赶马车的老大爷手指伯岗集南门里的一土丘,道:“相传为楚霸王屯兵、点将处。楚汉相争时,项羽兵败,退军霸岗。汉军追急,在楚军无计御敌之时,忽然刮起暴风,风吹柳絮,满天飘舞,如烟如雾,障人耳目,双方无法交锋,汉军只得鸣锣息鼓,楚军幸免一场惨败,故得霸岗烟柳之说。”
“什么霸岗烟柳……又是一个土丘,”大将田建秀立即责问道:“李大仙就住在这土丘里吗?”
“那里有首诗,”赶马车的老大爷手指土岗一旁的碑牌道:“看看李大仙住在什么地方,”
闯王抬头观看,原来还是一首古人,随念道:“八千子弟不还乡,逐鹿伊谁佐霸王。绝代雄图随逝水,只余烟柳满高岗。”
大将田建秀闻听古诗,随大怒道;“哪儿来的李大仙?”
赶马车的老大爷闻听没有李大仙,随喊叫一声,“上车,我们继续寻找,前面不远处,便是伯岗集的北王庄。每逢庙会即有众多锦衣少女前来朝香,惊动凤凰翩翩飞来,与之媲美,故称凤凰台。李大仙一定常来此观看。”
“此言有理,”闯王随向大将田建秀作出商量,最后决定,“上北王庄赶庙会,寻找李大仙……”
yù知后事
请看下章
[sp=pyer.ku6./refer/aIF8Ybe0PuNCLx5So9sPmg../v.swf][sp=pyer.ku6./refer/Ma8qfaKwSqz3X32MFSkdPw../v.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