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啊,既然你不想说,那禁海之事,咱就之后慢慢琢磨去吧1
“嗯,顺便也让咱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毕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嘛,这等大事还是不能乱来的1
“不过呢,咱今日里找你过来,主要还是有一件事。” “那便是你帮咱想想,这殿试,咱出个什么考题好呢?”
“你本就是本届科举的主考官,之前的差事也干得让咱非常满意,那这殿试,你也帮着出出主意呗1
朱元璋这话说得特别的客气。
可实际上,他也不得不客气。
毕竟之前胡惟庸在本届科举当中干的各种事情,那可谓是大放异彩埃
至少对于他而言,本届科举选拔的人才反倒是他期望看到的。
他还真想想看看,能从胡大老爷那一轮轮故意刁难的考题当中脱颖而出的,到底是何等的人才。
当然了,也正因为之前的工作格外出色。
那便更加不能让最后的殿试破坏了这大好的抡才大典才是。
这不,朱元璋就得让胡大老爷出力了。
胡大老爷听闻此言,倒也没慌。
这事儿嘛,其实很简单的。
最关键的是,殿试的考题,一般情况下皇帝本就会跟不少朝臣商量来着。
也就是说,这事儿嘛,不怎么犯忌讳。
那说说,也就说说嘛。
想到这,胡大老爷正准备开口呢,忽然心头一亮,笑着说道。
“陛下,臣这会儿忽然有个主意,虽然不知道靠谱不靠谱,但倒是挺有意思的1
朱元璋闻言一乐,遥指着胡惟庸笑骂道。
“好你个胡惟庸啊,你是不是又想着什么乐子折腾那些个士子了?”
“你这促狭性子就不能改改?”
“算了算了,你先说说看吧,咱先听听再说1
胡大老爷被朱元璋这么一说,倒也没觉着过分,嘿嘿笑了两声后,这才朗声道。
“陛下,刚刚咱俩不是在讨论禁海一事嘛?”
“那不妨就以禁海的利弊为题,让那帮士子总结利弊、各抒己见呗1
“若言之有物,鞭辟入里,那么哪怕既能彰显这学子的本事,同时也能看出品性来。”
“可若是辞藻华丽却空洞无物,满纸都是歌功颂德、阿谀奉承,那这等人趁早弄走吧1
“当然了,若是连具体的想法都提不出来,只能人云亦云甚至只会照搬什么经史典籍的话,那这样的也不能要1
“毕竟,这过了殿试,这些人可就要为官了1
“于大明计,这阿谀奉承之辈,将来怕是滑不留手;人云亦云之辈更是空谈误国的酸儒。”
“唯有言之有物、踏实肯干之辈,才是陛下所需之才啊1
朱元璋越听越觉着自己把胡大老爷叫来叫对了。
这事儿,还真就挺有道理。
至少,于朱元璋看来,既能听听他人对于禁海一事的看法。
也算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表率了。
但与此同时,也正如胡大老爷刚刚所说,也看一看士子们的品性究竟如何嘛。
挺好的!
这事儿,就算是这么定下来了。
正好,这会儿也到了饭点了,朱元璋干脆留下胡大老爷吃午膳!
不过,这次则是红薯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