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渗透敌后的作战中,如何撤离永远都是最重要的问题。
毕竟这些特战队员们作为红警部队最精锐的战士,不可能像鬼子兵一样被当做消耗品。
于是在经过严密的部署之后,24人的战术行动分队制定好了作战计划,整个分队直接一分为二。
12人进行渗透任务,12人在外围接应支援,而乘坐直升机正在赶来的战术救援分队则负责撤离接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执行渗透任务的分队了。
而就在此时,正在演武庄外围的战术行动分队的电台传来了呼叫声。
“雷霆,我是天山,我部将于15分钟后在你部西南方向5公里处完成机降,请注意敌我识别,完毕1
“雷霆收到1
没过多久,位于演武庄附近的一个山谷内,前来进行支援保障的10架米17稳稳落地,9辆装甲版212吉普车也从直升机的机舱里驶出。
“同志们抓紧时间,争取趁着今天晚上就把小鬼子的弹药库干掉1
“是1
随着两支特战分队完成汇合,经过简单的休整之后,一支12人的战术行动分队便开始前出,向演武庄进行渗透。
在特种作战中,人数从来不是决定胜利的关键,甚至如果人数过多的话,还可能导致部队暴露目标。
这也是对特战队员的技战术水平要求极高的原因。
负责进行渗透的12人分队此时已经将手中的81-1式突击步枪换成了85式微声冲锋枪和微声手枪。
毕竟这次是渗透作战,不惊动小鬼子才是最重要的。
这12人的作战分队分成了4个3人小组,分别是三个突击组和一个爆破组。
至于狙击组、支援组和指挥组则位于演武庄外提供支援,并在行动暴露之后展开营救行动。
正在渗透分队开始抵近时,位于后方观察的狙击组看着日军的警卫防线说道:“踏马的,小鬼子的弹药库偏是偏,但是周围的守卫部队是真特么多啊1
演武庄的弹药库毫不犹豫的说是可以影响战场走向的,而日军黄河防线的西部区域也是依靠这里的弹药库才能保证作战的持续性。
对于这样一个重点目标,小鬼子觉得派一个联队的人都少了。
要不是为了顶住渡河的红警部队,小鬼子能在这里驻守一个旅团!
而渗透分队的特战队员们,首先应对的并不是进行巡逻的鬼子兵,而是他们构筑的警戒防线。
“停止前进!铁丝网,剪开1
在夜幕的掩护下,特战队员对日军的铁丝网、壕沟、雷区等防御工事进行了渗透。
直到通过这些区域之后,他们才开始迎接这次作战中最大的难关!
“噗呲~噗呲~……”
位于后方的指挥组看到突击组到达日军阵地前沿之后,第一时间命令狙击组干掉了防御塔楼上的小鬼子,这个防御塔楼上不只有鬼子的探照灯,还有一挺13.2毫米的高射机枪。
这特么要是被发现了,一挺高射机枪就能让12名特战队员全部报销在这里。
在正面对抗中,技战术并不是真正的优势,口径才是!
于是为了掩护自己的战友,狙击组两支安装消音器的85式狙击枪直接二穿四,将塔楼的鬼子全部干掉。
可是这样的作战依旧是有隐患的,毕竟来回巡视的探照灯不动了,其他的日军肯定会有察觉。
此时正在塔楼不远处的两名鬼子哨兵见探照灯不动了,略带嘲笑的对塔楼上喊到:“朝山日成!你怎么又偷懒,是不是慰安所的女人让你站不稳了?”
“哈哈哈哈哈1
另一名的鬼子哨兵闻言立刻淫荡的笑了起来。
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脚边不到1米的位置,一个突击组三名身穿迷彩服的特战队员已经做好了摸哨的准备。
就在两名鬼子的笑声刚落时,已经做好准备的两名特战队员瞬间暴起,手持匕首直接切开了两名鬼子的动脉和气管。
而想要呼喊的小鬼子由于气管被切开,只能打出“呵呵~”的声音。
另一名红警战士在看到两名鬼子哨兵被干掉之后,直接装作塔楼上死去的鬼子,用日语回应道:“八嘎呀路,你在说什么啊混蛋,我只是抽颗烟休息一下而已1
这里的小鬼子并不止这两个哨兵,有回应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其他小鬼子的反应。
在红警部队的常规部队中,干掉多少小鬼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可是在特种作战中,干掉多少小鬼子在这里并不重要。
他们的目标不是杀伤,而是完成任务!
干掉鬼子的哨兵之后,突击一组的特战队员们比划了几个手势,随后继续向前进行渗透,而他们身后的两个突击组和一个爆破组则持续跟进。
直到在占领了一处帐篷之后,特战队员们才算正式发现了日军弹药库的具体位置。
“踏马的,这群小鬼子挺贼啊!把弹药库放在山体地下工事不说,还特么给入口铺了一层绿帆布,这是怕咱们的侦察机啊1
正在帐篷里面观察着外围情况的特战队员,看着日军弹药库的大门不由得愁的直皱眉。
这里不仅有鬼子的伪装,门口周围还有一个小队的鬼子进行防御,并且大门上还上了锁,想要在不惊动日军的情况下进入弹药库已经不可能了!
毕竟在悄无声息的情况下,干掉三五个鬼子哨兵容易,配合支援部队干掉十几人的巡逻队也不算太难,但是想在这里无声干掉50多个小鬼子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而且除了鬼子兵之外,鬼子的弹药库大门还上了锁,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技术开锁,只能选择爆破。
可是只要枪声和爆炸声一响,驻守在演武庄的一个鬼子联队就会像疯狗一样扑上来!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渗透的12名特战队员只能暂缓行动,并将当前的情况汇报给指挥组。
指挥组在得到这一消息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不远处的战术救援分队,而是在5公里外的山谷处停放的10架米17直升机。
虽然战术救援分队驾驶212吉普车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而且还有一定的重火力,可是这毕竟是地面部队,很容易被日军设置的各种障碍阻拦。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