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衰弱,各诸侯国势力越来越大,互相经常有征伐战争,社会进行着剧烈的变革。诸侯为了称霸中原,也纷纷四处挖掘人才。因此在思想意识领域中,就出现了光辉灿烂的“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盛况。
诸子指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管子、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学术流派的代表家。诸子百家是后世对先秦学术思想人物和派别的总称。
关于对诸子百家的论述,在战国时期的《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都已经有记载。
过去的历史学家,如西汉初期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首次把诸子百家分为儒、道、法、墨、名、阴阳六家。西汉末年的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加了:纵横、杂、农、小说四家合计为为十家。
东汉的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沿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近代国学大师吕思勉在其著作《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以孔子为代表主张“德治”和“仁政”,主张以礼治国,呼吁恢复“周礼”。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性善论”,而荀子则是对立的“性恶论”思想,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道家又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老庄派追求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黄老道家追求大一统,主张因俗简礼、宽刑简政,依道生法,依法治国。两者都主张无为而治。
三、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故成法家思想学说的代表人物。
四、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主张“非攻”,反对一切侵略战争。墨家在立场上是和儒家对立的一派,在先秦时期,墨家与儒家齐名,并称为“孔墨显学”。
五、名家,代表人物:惠施、公孙龙。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
六、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