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捧着一只小手炉在书案前嘚瑟的转圈,冬日里屋里烧有碳炉其实还不觉着冷,可一近春节碳炉开始撤掉,那可就凉快的紧了。光绪正在给大臣们写‘福’。据说这传统是雍正留下的,光绪一边写一遍在心里问候雍正祖宗。可转念一想,不对呀雍正可不就是自个儿的祖宗嘛,想到这不禁哑然。光绪甩了甩僵硬的右手。提笔喂墨正要继续,却听见身后宫女“噗”的笑了出来。随着光绪穿越的时间越久,这些常在他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在他边也越来越自在,都知道这位爷没啥谱,平时甚至会和宫女太监们逗乐。光绪听见笑声扭头一看,原来这可不是光绪在百年后习惯的签字笔,刚才这么一甩手,将笔中饱含的墨汁一点不差的在小德子脸上甩了一个呈V字的墨痕。光绪听见身后宫女的笑声,回头见状不由一乐,指着小德子哈哈大笑道“哈哈哈,你看看,你看看。这可是朕给那些个大臣写福,大臣们还没接着,你这厮倒是抢先接了个满福!”快过年了光绪被气氛感染心情也是很好。这个时候的年味儿可比一百年后的年味儿要足,就算是宫女太监们偶有犯错只要不是太过,一般也就不会处罚。这可不像百年后的电视剧,大过年的,说打死一个,就给你弄死了。要知道,寻常百姓家尚图一个吉利何况皇家?小德子张嘴正要搭茬。一个鸭公嗓在殿外响起“皇上,太后请您到畅音阁。”光绪笑着朝传话太监摆手示意已经知晓,一面放下手中毛笔转头对小德子说道“你这脸也就别擦了,走吧朕带你去听戏。”这个时代娱乐贫乏很,于是戏曲便成为大多数人喜爱的娱乐节目。光绪知道小德子也好这一口,而众所周知慈禧可是一个资深票友。慈禧也常常请一些国内名角来紫禁城唱戏,于是只要慈禧喊上光绪,光绪便带小德子。
一路说笑来到畅音阁“小德子,怎么一个大花脸儿到处溜达,你一会儿也要粉末登台不成?”慈禧笑骂道,临近过年,慈禧也终于收起那副扑克脸。光绪受到节日气氛的感染,有些忘乎所以,几乎忘掉了站在他跟前的女人正是杀死自己的人。“哈哈,他要登台额娘恐怕还不乐意看呢,这小子刚才接住了百官漏掉的福气。”光绪接口笑道。“百官漏掉的福气?”慈安也扭头看着光绪。临近过年宫里的太监丫鬟也比往日要宽松的多,偶尔僭越主子们也不会斥责,再说光绪本身也不太在意这些。小德子没等光绪开口就抢着将光绪如何抱怨百官人数太多写字太累,把墨汁甩在他脸上的经过说了一遍。李莲英见小德子在光绪跟前抢话光绪也不着恼,也在一旁打趣说道“这样说来皇上可是下了口谕,你小子得把这‘福气’留过了年,咱家可是得监督着你。”慈安这时也放下了些许大家闺秀的矜持,鼓掌笑道“对对对,小李子盯着他。要是过年我见他没了‘福气’这红包我可留下了。”这边小德子瘪嘴叫着屈。
皇宫里过节吵吵闹闹,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唱戏,宫娥彩女们放灯笑闹。唯独光绪一个头两个大,头两天因为这过节气氛到还是挺新鲜的。每天陪着慈安慈禧听戏倒也不觉得什么。可这挨到了第三天,光绪可真悬的没晕过去,原因就在这京剧上,光绪是真的听不懂京剧在唱些什么。可偏偏慈安慈禧都酷爱,平时倒也没什么,也就是陪老太太坐个那么半个时辰也就应付应付也就过去了,可这几日愣是一整晚一整晚的听戏,两位老太太倒是乐此不疲一边看一边还在讨论剧情,就连边上的小德子也听的津津有味。光绪也只好装装作听的入神,一边又以恩恩啊啊来敷衍慈安慈禧她们的剧情讨论。
罗刹国也传来好消息,曾纪泽果然不负众望愣是逼迫罗刹国这样一个对土地同样怀有奇怪渴望的国家吐出在新疆的部分利益。消息传回国内后在这年关口上也为这古老的帝国增添了几分喜庆。几十年的洋务、新军倒真有几番同光中兴的味道,民间甚至有人将光绪与康熙比较。其实对于重新签订了对俄条约在光绪看来也是差强人意,但好歹比崇厚的卖国条约要好让人接受不是。光绪想到这嘴角一翘恶作剧般的写下‘大国崛起’四个大字“小德子,小德子!”光绪喊了几嗓子见没人搭理咕囔道“难怪太后说说这小子没规矩,人又不知道野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