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对大学也没有什么好感,我是被逼的,我更喜欢晓华所说的花花绿绿上海,我很好奇的听着她们的聊天。
樊芸说“找他做老公也蛮好的”晓华说“不行,话都没有的,太老实了,只能做备胎,前天那个男的说我,长的这么精致,女人味这么浓,谁知道是大学毕业出来的,你知道吗?他也是大学生,是复旦大学毕业的,……”樊芸打断晓华说“别听他花言巧语的,这么会说话,又长的漂亮,他能过日子吗?这种人玩心重的,谁收的住,太平点”晓华五官精致,皮肤白皙,一头黑瀑布的长发披在肩上,赵芬好看但脸显得呆滞,不如晓华脸上透着妩媚和俏皮,边笑边说话的时候,两只眼睛发光而且神彩飞扬,她拥有一股自己特有的激情,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读书好的可以考上大学的女生有这样的精神面貌,上海市区霓虹灯下的华丽孕育出这样的女子吧,既有才情又有魅力。
她敢于对亲戚樊芸讲述自己对那个男人的好感,敢于对我说她的心情,对大学的失望,对朦胧男人朦胧感情详细的描述出来的那种青春活力,她这样的动感,这样的感性,她不说话时,她看上去那么的漂亮又内敛,她思路活跃对比樊芸,樊芸象个阿姨的思路,老派的作风,没有冒险的勇气,理智多于情感,生活一成不变,她生在上海繁闹地界却这样恪守本分,一点没有我们这种岁数女人的个性,张扬,幻想,冒险,沸腾,灿烂,好奇,痴情,有种才情是变幻的,是风流的,是蒙太奇的,是另类的,是鬼才型的……我们是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都出生在大上海,樊芸却跳过了燃烧岁月该有的萌动,感性,直接到了老太婆的理智思维模式了,她不让晓华讲对那个男人的事,那个豪华舞厅300元门票和有钱人的互动,他们的事情那么的新鲜,我真想听下去而樊芸连听都不要听,晓华是我姐就好了,怎么是樊芸,我就跟着晓华团团转。
晓华笑着对樊芸说“你那位怎么样?浦东人啊,人肯定老实的,听说到你家来,抢着干活,又听你话,这个人倒是蛮好的”樊芸点点头说“是啊,还可以”晓华笑说“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我一定要顺我意的,所以我心里……你不知道……也蛮苦的,找不到合适的,高不攀,低不就,最辛苦。”我想:樊芸那个在晓华眼里肯定看也看不上眼,条件和人样子都不配。
那个老妇人探头进这屋子对晓华说“晓华,不早了,我们也该走了”张真随她一起进来,与樊芸一起挽留“再坐一会儿,一起玩玩”那老妇人说“不了,家住远,早点回去”张真和樊芸说“以后过来吃晚饭,干嘛吃好了过来”
第二天一早,我被四川北路来往车声给吵醒了,那种熟悉的车水马龙声,私人摊位上的叫买声,我睡在床上,四脚朝天,安安稳稳,觉得自己身处繁华闹市,在整个天地最精华的核心处,我天生就应该在这样的地方
成长,这是我的归宿,多么心静啊,让我远离孤独,我想在这个中心摇摆自己,我想起床,去这个令我向往的繁华魔都。
我起床更衣,整顿了一番,我出了屋子,在边道口,那人在买睡衣,不停的两个女人的吆喝声,我看了看,然后来到四川北路,拥挤的人群,进入商城,还是拥挤的人群,到上海才知道人这么多,我在柜台上,看不停,口袋里只有20元,什么都不敢买,出去地摊上买茶叶蛋,又路过一个公园,里面有许多人摆地摊,卖邮票和古钱币,我看到好多邮票和古钱币,我不停的翻看,古钱币堆的那么满,怎么那么多古钱币啊,会不会是假的?古钱币容易作假,我不敢买,我买了几张便宜的邮票后,走出这个集市。
人群涌动,川流不息,骄阳洒下的光芒白花花的铺于一地,天闷热,行人匆忙,耳边到处都是上海人的吴侬软语,多么欢喜,多么动听,上海的一切,都让我喜欢,让我向往,长大了住在上海市区,让我这个农民几乎不敢想象,因为没听说过上海市区的房子也可以买卖。我来到外白渡桥,看到有人在买“溜溜球”,我上去问价钱,老叔叔问我“哪里人,口音听上去是不是浙江人?”我说“不是,嘉宁人”那人说“哦,嘉宁也是上海的,怎么一点上海口音都没有啊!”我听了不知可否,七转八弯的,看到瑞金医院,4个大字写的好大啊!连医院都造的这么富丽堂皇,来到外滩,外滩上外国人也很多,那些白皮肤,高鼻子,漂亮眼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