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剿与不剿现在不是徐卫国来决定的,他只需要在地图上标记好,写上大概的数字就好。
其实徐卫国也知道,这个村子的人都是山上匪寇的外围。他们享受匪寇庇佑的时候,也承受着匪寇的反噬,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徐卫国在地图上标记好,带着人从小村边的小道绕过。他要去侦察靠近莱州最近的一个寨子,神神台上的寨子。
神神台是三面高山,中间一个平台,很像一座平台,所以叫神神台。神神台中间有座寺庙,被匪寇占了,成了一个山寨。
这里可以直接看到整个莱州的城的动静,但这里并不是易守难攻之地,所以这里的人很少,只有几十人。
而山背后的山谷才是大山寨的所在地,因为山谷外小内大,易守难攻,而山谷内部较为平整,泥土比较深,非常适合农耕,在战乱前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寨子,所以这里是36寨中较强的的一个。
徐卫国让士兵们穿上吉利服,其实就是渔网绑上染成绿色掺杂灰黄色,细细的布条。
然后在脸上抹了青黄两色是油墨。当然这个油墨是用动物油拌黄土,以及绿色的蔬菜汁。
这是现代的作战方式,当然,他们的武器也换成了八一杠,虽然是刚生产不久,做了射击试验,泥水,沙土情况下都不会卡壳,而枪管的寿命在4000发左右,这和那个岁月的八一杠距离非常大的,不过4000发足够用了。
改变的不仅仅是装备,还有作战的思路。他们分成12人一个班组,一个班组里又分成4个3人小班组,对这就是三三制作战模式。
在常规作战中,也许是阵列线好,但侦察兵绝对是三三制占有优势。这样武器优势,作战方式的优势完全显现出来。
侦察连分成两支,分别在两边的山腰观察着山寨和寺庙的动静。山脊是不能去人的,因为山脊上有岗哨。
侦察,只是侦察,不是攻占,徐卫国非常明白这道理,所以观察一下寨子多少人,什么人,就离开了。
侦察继续往南推,山越来越来越陡,路也越难走。
徐卫国看看刺史府提供非常简单的地图,地图上显示的一遍是相对平缓的鹰山,崮山,水石岭。而一边是大泽山的主脉,大泽山,胡家顶,里皮山。
相对平缓山寨,其实就是平常时候的农村,战时结寨自保,当然他们绝大多数也是匪寇,不过他们是兼职的性质,而他们有家有室,军队一到,他们都是顺风而降的。
陡峭的山峰这边就不一样了,都是基年的老匪,穷凶极恶的。所以所谓的剿匪就是清缴这些人。
徐卫国朝大泽山这边走,没有走几步,就听到山路上传来声音。一个平和厚重的中年人声音传来:“你们说!老是截杀那些身无分文的穷人做什么?他虬髯客不是号称大侠么?”
一个年轻比较轻的人说道:“虬髯客只是说阻拦,没有说杀人。”
平和厚重的声音再次响起:“那大王为什么要杀人?”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