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
大西国的皇城内,却依然灯火通明。
烛光摇曳,政务堂内人声鼎沸,文臣武将们正一起研究地图商量对策。
安泽国重兵大举入侵,兵分两路进犯,边关战事告急。
两个重要军镇正遭受攻击,能抵抗多久,谁也不知道,而为了以防中了敌人调虎离山之际,附近其他边关军镇的守军不敢轻易调动,所以只能从后方派遣援军去支援。
粮草、军械、兵员、车夫……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敌人大军来袭,这势必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若只是派遣小股部队前去,那简直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任何作用,所以必须集结大军出发。
时任大西国皇帝的岄槎,并没有参与文臣武将们的讨论。
文臣们在乎的是战争得失,一旦大规模交战,那么势必会产生巨大的伤亡,消耗很多的钱财,当真是劳民伤财。
尤其是最近正值农忙时节,劳动力本来就奇缺,大规模征召农民入军服苦役,就算赢了战争,秋收时候的收成也不会好,粮食歉收必将带来物价不稳,贫寒百姓不仅无法纳税,甚至连生计都将成问题。
大西国无论是国土面积、人口规模,还是粮食、铁器、盐巴、布匹等重要物资产量,都与安泽国差距不小,所以相当于如今是强国入侵弱国。
战争打输的可能性较大,文臣们有的甚至想直接谈和,也有的人觉得可以以空间换时间,集结起来的大军不必去前线关隘参战,只需要在后方节节抵抗,逐步削弱敌人攻势即可。
文臣们的想法,都太过于荒谬不切实际。
敌人大举入侵,还什么都没捞着,就主动投降谈和?武将们当然是十万个不乐意。
对此,武将们的想法是立刻集结精锐力量,迅速前出去迎击敌人,尤其是现在被攻击的两个关隘军镇还依然尚存,借助地形和军镇非常适合防守。
反而如果等敌人攻破军镇一路杀过来,在开阔地形上作战,这反而不利于大西国,毕竟他们兵员不多、骑兵匮乏、物资贫瘠。
而作为皇帝的岄槎,他在乎的并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也对战争的投入和损失并不在意,他凝视着地图,想的是安泽国这一次大军入侵,而且选在农忙时节,到底是为了什么?
谍报部门一直工作不力,对安泽国的渗透侦查不够,敌人都开始战争动员,大军进犯了,他们才后知后觉,以至于只来得及让边关军镇加强防御戒备,根本来不及整备出动大军去边关抵挡作战。
敌人两路大军,号称三十万。
出动这么多兵力,自然要准备相当多的军械粮草,那绝对是蓄谋已久。
岄槎最担心的,便是安泽国和其他国家勾结,到时候他把为数不多的重兵,调集去了前线之后,结果其他方向上又遭受入侵。
国小势弱,就是这么苦逼。
岄槎现在迫切的需要情报,他必须要知道,安西国和另外两个邻国,到底有没有联手。
但很可惜,专门刺探情报收集敌情的敌察司,完全就跟一群饭桶似的,根本没有提供有价值的情报,只声称岳藤国和沙鲁国,目前还没有大军集结的迹象。
目前没有,那并不代表将来没有。
万一岄槎将重兵调集去了前线,紧接着这两个国家就大举入侵了怎么办?
三线作战?大西国的国力孱弱,怎么可能扛得住。
农耕封建文明,最痛苦的便是通信和交通落后,收集和传递信息困难、兵力物资调动极为不易,随便打一场仗,就跟要了国运似的,就怕一打输就亡国灭种了。
“报!!”
正当众人没有商量出结果的时候,一个高亢的声音打破了喧闹。
岄槎立刻坐直起身,本以为是前线的加急快报,没想到却是一个宫廷侍卫。
“启禀陛下,微臣带兵巡夜之时,突见天上光芒闪耀,带兵前往却发现有一夜明珠,您看,它竟然还散发着光亮!”
侍卫立刻将夜明珠恭敬递上。
政务堂内所有人都为之一愣,一个个惊讶无比。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