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的琢磨琢磨,点头道:“大人的意思是两种士兵兼用,原本卫所制度下的士兵变成了预备兵,或者用在其他的用途。”
杨枭说道:“是这个意思!”
顾炎武接着说道:“既如此,可不可以这样做呢?从现行的士兵中,挑选出士兵纳入新军中。这一批士兵,便打破原来的卫所制度,实行新的规定。”
杨枭回答道:“可以挑选,但必须是精锐。新的三千人,不能滥竽充数。”
“明白!”
顾炎武点了点头。
杨枭又道:“新军命名为第一军,黄如来担任旅长,谷大海担任副旅长。”
“是!”
黄如来和谷大海闻言,起身抱拳回答。
两个人,都是深色兴奋。
杨枭示意两人坐下,继续道:“你们和顾先生一起,负责招募士兵。我只任命你们的军职,再往下的职务,你们从军中挑选。记住,宁可暂时缺少,也不能滥竽充数。在这个阶段,忠诚是第一位的,能力是第二位的。”
“明白!”
顾炎武、谷大海、黄如来同时回答。
顾炎武话锋一转,道:“大人,我们的军队作出改变,嘉定县的军队呢?”
杨枭道:“暂时不变!”
旋即,杨枭吩咐道:“下去准备吧,我给你们五天时间。五天后,我要看到新的第一军,新的三千士兵。”
“是!”
三人朗声回来,显得斗志昂扬。
顾炎武、谷大海、黄如来离去后,房中只剩下周炳中、刘景林、朱桓等人。
杨枭说道:“朱桓,这段时间,你也要动一动了。”
朱桓道:“请大人示下!”
杨枭说道:“松江府四个县,都在我的监管范围中。你作为松江府同知,身负重任。从今天开始,你着手查处松江府的贪官污吏,整顿风气,我要让百姓看到官府的举措。”
“明白!”
朱桓点头,把事情记在心中。
有了杨枭的批准,他就犹如得到了一柄尚方宝剑。
“报!”
这时,一名士兵急匆匆的走进来。
杨枭道:“何事?”
士兵躬身行礼,抱拳道:“回禀大人,府外来了一位老者,求见大人。”
说着话,士兵便递上了名刺。
杨枭接过了名刺,看到名刺上的名字,表情霎时有了变化。
眼中,有着一抹惊喜。
名刺上写着‘宋应星’三个大字。
对于宋应星,杨枭自是知道的。
宋应星是大明朝最著名的科学家,年轻时期,入官场做官。崇祯被杀后,便选择了归隐。历史上,南明朝建立,曾邀请宋应星出仕为官,却被宋应星拒绝。
宋应星的成就不在于官场上造福了多少百姓,而在于他的著作《天工开物》。这一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除此外,宋应星对其他的科学,也有相应的研究。
这一个人是相当厉害的人才。
杨枭没想到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竟然主动出现在他的府衙外。杨枭当即起身,整了整身上的衣衫,吩咐道:“走,随我出迎。”
刘景林、周炳中起身,跟在杨枭身后朝府外行去。(未完待续)